黄晓坚
【摘要】网络空间是筑牢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新维度,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对引领新时代的网络文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网络文化良莠不齐的现状,需要强化文化安全危机意识,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特色网络文化。通过对网络舆论的引领,提升大众网络媒介素养,加快网络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继而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 网络空间 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这为新时代引领网络文化发展、强化网络科学治理指明了方向。针对网络文化中存在的非主流价值观盛行、非理性情绪表达、“泛娱乐化”发展和产业思维缺乏等问题,亟需从文化及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推动网络文化理性发展,从而牢牢占据文化传承的信息传播制高点。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安全。网络时代,承载着复杂价值取向、目的和动机的外来文化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部分消极文化,诸如历史虚无主义以文化创新为噱头,本质上却是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否定。此外,少数网民过度宣泄非理性情绪,在消极的思想和文化中寻找“共鸣”,加快了消极文化的传播,威胁着网络空间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
应对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危机,要完善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诉求,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需明确维护文化安全、确保国家文化利益的发展主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信息的网络服务及传播体系。依靠健全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强化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采取舆论引导与正面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推进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层次地融入网络文化的内容体系,提升网络文化生产的内涵与质量。同时,要注重保持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发挥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培育新时代的网络文化自信。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的交流碰撞,推动了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然而,在外来文化、新兴文化、非主流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泛娱乐化”背景下,以内涵和深度取胜的民族文化在宣传和传播方面较为迟滞。这导致一些人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片面认识民族本土文化,以娱乐度和自由化为价值判断标准,而忽视了民族文化所记录的历史和承载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当下培育具有民族风范的特色网络文化尤其必要,这是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和自信心的必然选择。
网络文化建设要从民族文化宝库中汲取资源。需大力发展网络内容建设工程,深挖民族文化的内涵,加大民族文化的网络推送,注重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的创新,开拓国际视野,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提炼整合和创造性转化,融入到网络文化发展的洪流中,增强民族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如中华文明一般具有整体性、先进性和特色性的文化体系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使民族文化成为了在新时代中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独特资源。发展网络文化要立足于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基础,推动民族文化产品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提升网络文化的文化底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加快设计和生产出一批能够展现民族风范、中国气派与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产品,从而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使高质量、深底蕴的网络文化发挥出滋养心灵的育人作用。
增强文化自信,要净化网络空间的舆论环境。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的自信。相较现实社会的舆论,网络舆论的容量大、传播快、受众广泛、易于发酵,对公众的价值观念影响深远。因此,要从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出发,强化对网络文化的价值引领,积极主动设置围绕文化自信的讨论话题,搭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网络新媒体互动平台,营造立意鲜明、互动热烈的网络文化舆论氛围,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文明理念和制度规定,着力培育大众的文化自主性,增强人们对网络文化的判断力。网络舆论的引领要适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趋势,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驳斥消极、错误的观点,及时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回应公众的质疑,消除不实信息,不断增强人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使网络信息的转发、评论及“点赞”回归理性,增强文化自信、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培育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权威网络媒体,构建健康文化信息的网络集散地。当前,各类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众沟通互动的重要工具,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中,不乏具有代表性、服务性、功能性和文化性的优质新媒体,要将这部分媒体的力量整合起来,发挥出知名媒体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优势作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载体,引领网络空间的文化与舆论发展方向。要激励各大新媒体平台承担社会责任,把准舆论引领的方向,自觉抵制和应对“泛娱乐化”等非主流的文化现象,拓宽受众互动渠道,积极回应公众的文化诉求,提升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与文化自信,真正实现舆论引领、文化传承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前,网络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文学、游戏、音乐、短视频等文化产品类型日益多样化,引领了新一轮的大众文化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中还缺少与时俱进的产业思维,网络文化的创意设计能力整体偏低,部分短视频内容设计粗俗或过度模仿,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更使各大网络新媒体中的高质量文化内容被稀释。当前,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要从产业发展的高度,正确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的现实,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优势资源,加快现代文化產业和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和构建新型的网络文化发展业态及产业链。
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要重点加强网络文化的产业自信。需打破思维局限,全面树立产业化思维,关注大众的文化需求,优化网络文化产业的形态及运行模式,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发展。要秉持文化传承的原则,重点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加快传统文化的合理创意设计,依托网络技术与民族文化的优势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对网络文化的发展范式加以改造。此外,要科学整合网络媒介资源与文化生产要素,重塑网络文化发展的价值链、文化产出模式以及产业技术体系,引领大众对民族文化特色产品的需求,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与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在契合。
增强网络空间的文化自信是筑牢信息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培育底蕴深厚的特色网络文化,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领,全面提升大众的网络素养,加快网络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坚守和巩固文化自信,营造清朗正气的网络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