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9-04-24 02:06李红梅古次里娜托汗
系统医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血管性

李红梅,古次里娜·托汗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疆喀什 844000

血管性痴呆是目前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常见疾病,继阿尔茨海默病后排在第二位。血管性痴呆是因患者在发生多种脑血管疾病后,导致脑功能障碍,伴神经系统定位损害、心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血管性痴呆患者多表现为认知、记忆、情感、语言、心理、性格等精神减退等症状,近些年来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对其研究日渐深入,其治疗方法也有一定增加。而且相关学者[1]研究报道称,血管性痴呆属于可预防性痴呆疾病,早期规范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时,多选择改善脑循环及脑代谢药物,恢复患者脑循环功能,改善认知功能。大量资料证实丁苯酞软胶囊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就在该研究报道,对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2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0例,男性67例,女性 33 例;年龄为 50~75 岁,平均为(65.42±5.93)岁;病程 3~36 个月,平均病程(8.64±2.13)个月;观察组患者100例,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为50~76岁,平均为(66.50±6.13)岁;病程 2~35 个月,平均病程(9.01±2.4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技术诊断,符合《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断标准探讨》[2]中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标准;②患者伴记忆减退、认知能力下降、情绪异常等症状;③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10分;④患者知情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⑤该次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

排除标准:①伴颅内出血史、心源性脑栓塞、凝血抑制异常、全身感染者;②药物过敏史;③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④发病前伴痴呆;⑤药物、酒精成瘾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及时控制基础病症: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支持,改善脑血管循环。

对照组患者经尼莫地平片(国药准字H61020545,规格:20 mg/片)治疗,口服,40 mg/次,3 次/d;观察组患者经丁苯酞软胶囊 (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100 mg/粒)治疗,口服,2 粒/次,3 次/d;两组患者连续用药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尿常规检测,检查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变化。②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3]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包括患者时间与地点定向力、即刻与延迟记忆、语言、计算力及视空间能力等功能,总计30分,MMSE评分<10分为重度痴呆,≤24分为认知障碍,分值越高,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越好。③采取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4]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多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范围在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5 效果评价

显效:患者认知、记忆、情感、语言、心理、性格等精神症状恢复,能够准确定位,精神集中;有效:患者认知功能、记忆功能改善,精神恢复正常,心理障碍改善,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记忆、认知、精神功能无变化,情绪障碍未改善[5]。

1.6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s)行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n(%)]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100例患者,显效者46例,有效者52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100例患者,显效者25例,有效者57例,无效者18例,总有效率为82.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00,P=0.0000)。

2.2 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MMSE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ADL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8.24±3.28 18.30±3.26 0.130 0.448 27.42±2.36 23.58±2.87 5.190 0.000 42.91±6.82 43.12±7.03 0.214 0.415 84.62±6.73 71.36±7.84 12.833 0.000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检查无变化,对照组出现5例皮疹,4例胃痛,3例恶心,3例心动过速,3例腿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出现1例皮疹,2例胃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8,P=0.001)。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多见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患者,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是针对病因,行基础性治疗方案。血管性痴呆发病基础病理为脑组织缺血、缺氧,人体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大量自由基生成,使线粒体功能障碍,致血管性痴呆发生。另外机体炎症反应,增加氨基酸毒性,使海马神经元死亡、白质损伤等,导致血管性痴呆发生。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其目的旨在改善患者脑供血,恢复神经细胞的代谢,纠正神经元损伤。因此探寻一种能恢复组织缺血区的血流灌注、维持线粒体功能的药物是临床重点研究方向。

丁苯酞软胶囊是我国治疗脑血管病的第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于芹菜籽中提取的左旋体,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在动物试验[6]发现,对脑缺血痴呆大鼠行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其药理作用为:①丁苯酞软胶囊脂溶性高,能轻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脑血管病,具较高治疗效果;②丁苯酞软胶囊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起到营养神经、修复脑血管损伤作用;③对花生四烯酸及代谢产物的选择性抑制,阻断病理形成、发展过程,缓解脑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清除体内大量氧自由基,能够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恢复患者记忆功能;④丁苯酞软胶囊对线粒体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降低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使细胞线粒体能量供应功能恢复正常,增加血管内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素浓度,阻断谷氨酸的释放途径,增加抗氧化酶活性,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因此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不仅能维持线粒体功能,也能保护神经,减少神经元死亡。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正常。

药物安全性是临床疾病治疗的重要关注方面,丁苯酞软胶囊是以70%代谢产物形式排出,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该次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18.00%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丁苯酞软胶囊安全性高,与程文姚等[7]学者研究报道药物不良反应为10.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丁苯酞软胶囊具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应用,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血管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