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程继明
区域是地理要素的空间载体。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等都落实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实践平台,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最终归宿。在高中地理教学和地理高考复习中,地理现象的描述、地理原理的分析以及地理规律的探索等均离不开区域。因此,区域地理便成了地理知识的综合体,同时在区域地理教学和复习中,如何有效地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厘清区域地理的复习思路,成为众多地理教师教学思考的方向。很多教辅资料归纳总结了一些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但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结合学情、考情,找到一条融合自己思维的复习捷径,是师生梦寐以求的。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方法、方向不同,研究思路也不尽相同。多方位、多视角看待区域,糅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特征,了解区域内在结构,明确区域发展需求,可能会给我们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本文侧重于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和区域结构的分析而进行区域地理整合的几点思考。
区域的位置和范围是区域分析研究的基本切入点。区域定位的方法很多,常规方法是经纬网定位。这种由线串点的方式若结合由点连线的方式定位,可能会使记忆效果更好,也便于突出了解区域特征、区际界线和类比区域结构。回归本源,区域划分多以山川、河流等自然地物为区域界线。记住了一些山脉、河流走向,也就记住了一些地形区、流域、行政区的分布。例如,定位山西省时,“东边有山,西边有河”一句歌词便点出了位置。若再追问一句:“山的东边为什么,西边为什么?”那便是“太行山之东为‘山东’,太行山之西为山西”。再如,我国三十四省歌中的“两广两湖两河山”,可谓是洞庭湖以南是湖南,洞庭湖以北是湖北,黄河以南是河南,黄河以北是河北。这些山川河湖即使在不同尺度的地域空间图上,也可作为重要的区分界线进行辅助定位。
一般情况,小尺度区域考查中给定了精细的经纬线,区域定位的意义不大。在大尺度区域中,经纬网定位则是重点,但难度大。因此,可以借助重要经纬线和重要山川、河湖、城镇、海域、岛礁等交织叠加的方式进行定位与记忆。或用重要山湖城镇等串点连线逼近重要经纬线的方式来记忆位置,亦可用重要经纬线串点来了解山川、河湖、地形区、城镇等地物的分布。例如,秦岭—淮河(约34°N)、包头—巫山—雷州半岛(约110°E)、尼罗河—黑海海峡(约30°E)、密西西比河(约90°W);再如,赤道(刚果河口—苏门答腊岛中部—亚马孙河口)、北回归线(印度河口—恒河河口—台湾岛中南部—佛罗里达半岛南侧)、30°N(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端—拉萨—杭州湾—密西西比河口)、60°E(乌拉尔山—咸海—阿拉伯半岛东端)等。无论是构线还是串点,点的选择都不宜过多。一方面是减少记忆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是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我们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是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而非单纯地记线背图。在区域定位时,我们用线来扫描世界,通过重要地理事物与重要经纬线的连带关系拖动区域的呈现,由经纬区间地理事物特征牵引,缩小区域判定范围,选好参考坐标基准点,辨别区域相对位置,促进区域定位判读。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承载的信息量大,对地理要素的显性表达度高、直观性强,成为区域地理研究的必要工具以及高考地理区域考查的有效素材。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几乎是无图不成题,地理要素考查离不开地图,区域考查更离不开地图。地图的种类很多,无论哪种都有其基本的构图要素。从构图要素去观图读图,有助于提取图形信息,如若能动手作图,则更利于形成图形意识。如区域要素图中等高线地形图,从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入手读图,能较好地感知地形区空间大小,了解陡崖、山峰等地形的区域分布,辨明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等;从动手绘图来说,能很好地判读山脊、山谷、鞍部、瀑布等局部地形地貌。
区域地图,作为区域的背景图片,承载了区域众多信息。那么,又如何读图提取区域地理信息呢?这也是高考地理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是读图。读图需要我们观察地图中有关要素的呈现方式,抓住构图要素,更需要关注地图体现出的区域特征。
例如,在读黄土高原部分区域背景图时(如图),显性的图形表达有:图中分布有经纬线及其度数,可见黄河部分上游和中下游部分河段及其主要支流汾河、渭河、泾河、洛河,还可见黄土高原南部边界秦岭及高原内部山地六盘山、吕梁山、太岳山,另有部分200 mm、400 mm、600 mm年降水量线穿插其中。而隐性的图形信息,则需要我们充分地回顾和调动所学地理知识来分析该区环境特征。该区位于季风区,200 mm、400 mm年降水量线穿越本区西北部,故本区多位于半湿润区,有少部分干旱、半干旱区,季风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大陆性气候又相对较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冬春季节冬季风强劲,风沙活动明显;夏秋季节雨带推移至此,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作用强烈。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因而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因早期地壳变动地形隆起而断裂陷落以及河流冲积形成陷落盆地。本区黄河上游初冬封冻、初春解冻而有凌汛现象;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使得黄河含沙量大增;下游部分河段由于流速较缓泥沙大量淤积及长期人工筑堤束水形成“地上河”而水患较大。同时,黄河上游地带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富含水能;中上游地区因工农业生产、生活引水量过大,下游河段春末夏初断流现象比较严重。
由此可见,区域图的分析难度大、综合性强,需要全面而整体地把握区域特征。因此,突出区域特征分析,对建立区域分析思路、把握区域发展方向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3中《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节内容,通过展示西北地区沙漠区域分布图中各沙漠、沙地的分布,反映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造成当地降水稀少,突出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由此展开要素联系,分析得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植被稀疏——土壤贫瘠等多条关联链,最后概括出干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区域农业发展》中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环境特征,显现出森林、土地资源优势,也反映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生产,东北地区形成了农、林、牧综合发展的大农业发展道路。显而易见,通过区域特征分析,有利于加强区域知识联系、促进区域知识迁移和搭建区域知识框架,从而形成区域认知体系。
区域地理的研究与分析,是对区域地理环境要素进行个性化分析和对区域地理环境进行整体评价,最终是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时,我们可以以区域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对区域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区域之间的差异;再根据区域的内在发展需求,建立区际联系、通过区域合作促进资源配置优化等要素的动态流动为思维主线;最后以推动区域结构的重塑、优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知目标。区域结构分析主要可以从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网结构等方面进行。根据区域结构类型差异,可基本划分为结构相似的区域和结构不同的区域。对结构相似的区域来说,区域发展的条件和需求也可能相似,通过归类归因分析以便使同一性发展问题可以系统化处理,从而形成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促成同类型区域的系统性知识同一化。
例如,日本工业临海布局主要是基于国内矿产、能源资源短缺和国内市场狭小等导致的工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老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横比各工业区的产业结构、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措施等不难发现,同一性问题的牵引能使区域发展突出区域重围。这利于我们打破区域地理教学的传统模式,以新结构方式参与区域地理教学。
那么,对结构不同的区域来说,区域发展条件的欠缺推动着区域联系,促进了资源、人口、产业等流动与转移,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会使我们由结构相似区域的同一性问题分析的碎片化思维再次回归整体性分析。例如,非洲与欧洲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与依赖性。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经济落后、工业水平低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而欧洲经济发达、工业技术先进,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因此,非洲成为了欧洲重要的资源获取地和欧洲原材料的供应基地,欧洲也成为非洲重要的农矿产品消费市场。再如,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启实施的“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工程就是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双赢工程。这两项工程既发挥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也弥补了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上的欠缺和东部地区资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