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霏
摘 要:中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中小企业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融资难题,而供应链金融作为实现内部各主体协同共赢的系统,从共生理念的角度看不仅有助有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压力,也有利于供应链内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共同的利益增值。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共生理念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根基,是维持社会稳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达99.7%,创造了全国GDP的60%,提供了大约80%的就业岗位。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发展潜力大,但是面临着比较严重的金融约束。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各银行和金融机构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等问题。但是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是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瓶颈。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小企业是推进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但是却难以从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这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传统融资模式之下,在间接融资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商业银行给与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小,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另外,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尽管各地的政府成立了一定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互助基金,但中小企业依然无法从中获取资金。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现有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方式都对中小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以及资产实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从而中国的中小企业间接和直接融资都十分困难。
第二,中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需要较高的成本。因为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规范透明的财务制度,从而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审核时,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可信度较强的企业财务信息和各种材料,银行为了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材料就会增加审核的时间和费用。此外,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融资频繁、融资量小和借款期短的特点,当其自有资金无法满足生产经营活动要求有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中小企业就会转向民间借贷,尽管民间借贷可以快速筹集短期资金,但是其利率较高,这就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最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而言更容易出现资金周转不足或是债务负担过重,此时中小企业就会面临着无法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这部分风险需要从贷款利率中的得到补偿,因而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會高于大企业。
第三,中小企业担保难度相对较大。中小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因为抵押物的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的贷款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再加上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较低,愿意为其进行信贷担保的大型企业较少,并且中国的抵押担保流程较为繁琐,对于融资的时效性也会产生影响。
二、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1)供应链金融内各主体之间的“共生性”
供应链金融是由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物流机构等共生单元构成的,它们基于业务的需要和相互之间的优势互补的合作共赢为目标,按照相对固定的分工合作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共同追求价值增值的共生系统。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某一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中小企业借助了大企业雄厚的实力来达到信誉的提升从而改善融资环境,与此同时也实现了购销的稳定。大企业在与中小企业的分工合作中实现了生产的专业化和业务的核心化。金融机构可利用供应链低成本地扩展中小企业的业务,在与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合作中也降低了融资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借助供应链不但开拓了物流业务,稳定了物流客户,也在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增值。在供应链金融中,各个共生单元都以自身的核心业务来与其他的主体建立合作,在相互之间的协作中达到整个共生系统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也实现了价值的增值。
(2)供应链金融融资对传统分离融资方式的突破
1.弱化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限制
中小企业融资一直都受到银行的“歧视”,供应链融资则有效的减弱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限制。传统的融资方式下由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大,成本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多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但是在供应链金融共生系统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估不再仅限于单个企业,而是以整个供应链为基础的,供应链是一个整体,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意愿会因为整个供应链的存在而提高。在供应链中,各个中小企业通过贸易联系在一起,并且基于真实的交易关系,对彼此之间的信誉状况和经营能力都比较了解,银行可以更好地知晓中小企业的信誉和财务状况,打破了传统模式下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实现了更好的与供应链内中小企业的合作,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2.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道德风险
企业自身信用的缺失是造成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但在供应链金融中,信息实现了公开和透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交易情况、资金和信用状况都可以被金融机构充分的了解,并且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监督也提高了企业的信用水平,降低了道德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通过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的更为完善的了解与监控,有效的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风险。
3.改变了金融机构传统授信模式
在传统的授信模式之下,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视考核中小企业的担保抵押物、资信情况和财务情况,而中小企业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可信的财务报表,从而中小企业会受到金融机构贷款的“歧视”。但是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会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考核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对单个中小企业进行考察的模式,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
(3)中小企业运用供应链金融进行融资的共生动力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是基于协同共赢的目标而建立的。在实现共赢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首先实现了生产资源与信用资源的融合。核心企业把生产链上的原料、加工、组装和销售等环节分包给了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这样各个企业都凭借自己的优势来为供应链提供核心的能力,实现了生产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小企业依托与核心企业的真实交易以及核心企业强大的实力、高信用等级和強融资能力来实现与核心企业高信用资源的整合。其次,供应链金融实现了第三方物流与银行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者对物流和信息流的掌控优势,因此其与具有资金资源和信贷风险管理优势的金融机构就会意识到二者合作的优势,从而两者进行资源整合,双方不仅都创造了业务的扩展和服务的增值,也突破了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形式,有效的促进了供应链上资金的运转。
共生的本质是各共生单元借助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的协同和合作。供应链金融的运作就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机构在共生的过程中,各个单位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各个环节开展合作,相互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核心能力的交互延伸。从而,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由供应链内效率最高的合作单位来完成,以此达到各个环节都对价值链的增值做出最大的贡献,从而各个主体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利益增值。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内部各个共生单位基于共赢的优势资源整合的过程。
三、共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内中小企业融资的实现机制
(1)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
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在分析和评估核心企业经营、信用和财务状况时,会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往来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而中小企业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帮助及担保,有效的加强自身的信用等级,这就提高了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谈判的能力和资本,在此过程中,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持续的合作关系,双方的信息沟通也越来越顺畅与透明。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因此抵押物较少,从而会影响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中小企业的动产中存货占比很大,当中小企业有和核心企业的担保之后,就可以将存货或者应收账款进行抵押,从而解决抵押品不足的问题,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极大的丰富了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合作的方式,由于核心企业的担保,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业务发展和结构优化。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与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帮助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的潜在客户,同时还把握住了核心企业这样的高端客户。
(2)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担保机制
供应链金融将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引入到了信贷结构之中,在原本的银企委托代理关系扩展为三方模式,新增了银行和第三方物流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核心企业一般都是实力较强,规模较大,拥有很强的采购和销售能力的企业。它们具有充足的资金、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运营能力。引入了核心企业之后,由于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而核心企业会在既往交易的历史中对中小企业供应链准入资格进行评估。核心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势必会选择经济效益和资信水平优质的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中,所以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比一般的中小企低,这种准入制度就成为了传递企业信用水平的信号。
第三方物流对于促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的授信融资达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金融机构会把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过程中的监督职能转让给第三方物流机构,而金融机构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贷款的流转和回收上。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因为把监督职能转给了第三方物流机构,所以会大大降低其搜集信息的成本,仅需要调查了解第三方物流机构的信息。从第三方物流机构的角度来看,尽管近些年物流机构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其业务范围还有待扩展,而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利用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交易的过程中,积攒更多的客户资源、扩展业务范围,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供应链金融中各主体的共生合作机制
供应链金融中的各个主体都参加到这一种合作方式中来,是因为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对与中小企业来说,供应链金融缓解了其信用等级较低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融资困难。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可以快速得到融资从而缓解赊销造成的自己压力,减少了周转的时间,能够迅速投入到下一轮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下游的中小企业可以延迟对核心企业的付款,降低了购货压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与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的合作在供应链金融中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不但极大地缓解了传统融资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也降低了在高利率下放贷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更好的开拓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第三方物流机构来说,第三方物流机构在供应链金融中极大地缓解了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运转效率,并且锁定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物流外包业务,扩展了新的业务并获得了利益回报。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也保障了自身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和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四、利用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作为一种新颖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途径。它把资金流融入到了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之中,缓解了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给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等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他们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和共赢机制,开创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但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可供金融机构开发的供应链有限,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努力,构建金融业务更加多元化、业务形式更加多样化的高效率的供应链。
(1)建立长效稳固的供应链上下游合作机制
供应链内的企业在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时,要立足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情况,找准在供应链上的定位,加强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在上下游企业的积极合作中提高供应链的竞爭力的运转效率。中小企业要和核心企业进行良好的互动,依托于核心企业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用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核心企业作为主导,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其实都是为核心企业提供服务,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其实是核心企业生产经营的延伸,因此核心企业要帮助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就会提高。商业银行也会更倾向于为这种模式的供应链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这就会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解决,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获取更多利益的共赢局面。
(2)金融机构扩宽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动产质押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质押品的范围,例如把企业的专利、著作权和新技术等纳入到抵押品的范围。金融机构也要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选择的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也可以根据不同供应链的融资需求,为不同的企业提供不同的信贷服务,满足不同的信贷需求。金融机构亦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交叉业务。除此之外,金融机构也要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风险控制。金融机构要在进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对供应链、供应链上的融资企业以及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进行审慎的选择。
(3)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优化共生环境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对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首先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由于供应链金融的贷款模式、风险控制和抵押物都与传统的模式存在着交代的区别,因此政府要积极完善与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明确供应链内不同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其次由于目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供给方是金融机构,因此政府部门可以鼓励其它实力雄厚的机构参与到其中,丰富参与的主体,适当的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有资格的企业和机构加入到供应链金融中。考虑到市场化程度对于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推动作用,政府要不断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从而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
参考文献
[1]路红兵.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J].江苏科技信息,2013
[2]刘丹.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模式及其创新[J].金融发展研究,2013(7)
[3]薛文广,张英明.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