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辉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联系金融投资类企业的业务实践,解读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的主要变化,以及可能对公司投资管理、风险控制以及财务规划等方面的影响和挑战。通过实务和理论的结合,本文着重讨论金融投资类企业应对准则生效需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并对投资策略、系统、人员、流程等方面如何进行提升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业务、风险管理与财务的融合,以适应准则变革的要求,满足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
关键词:新金融会计准则;影响;应对策略
一、绪论
(1)新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及实施的背景
经过前后历时近10年的讨论和修订,IASB于2014年7月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并确定在2018年1月1日全面生效,以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与此同时,我国财政部专门成立了由学术专家、各大金融机构财会部门负责人和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等组成的金融工具会计工作组,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和形势,推进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工作。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与IFRS9等价的三套中国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轉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政部根据企业自身是否上市公司、是否于境外上市等特点,制订了差别化的生效时间。境外上市公司为了与国际准则保持一致,将于2018年1月1日施行,剩余企业最晚于2021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2)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深入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的主要挑战以及企业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力求提高财务报表的相关性,因此更加强调公允价值的运用和专业工具的判断,其对财务报表和考核影响主要包括: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若重分类为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盈余管理的功能将完全缺失;持有大量信贷资产和应收账款类投资的企业将基于预期减值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参股类无活跃报价的股权投资需进行公允价值评估,需配合成熟的评估机制才能得以实现。可以预见的是,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将会使得涉及企业的利润波动更加明显、减值计提更加谨慎、专业判断的运用更为频繁,同时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差异及其影响
本部分主要讨论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变化内容中影响范围较广的几个部分。另外对于金融资产的转移和套期会计的运用等方面,新金融工具准则也作了相应的完善,主要针对的是资产证券化、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实务中的一些问题,由于其专用性较强,在本文中不作深入研究。
(1)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
在现行准则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默认分组,将不能严格归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全部包罗划分至其帐下,随意性较强。在金融行业实务中,除了持有期限具有不确定性、中途转让的可能性比较大的股票、债券投资外,伴随着资产管理以及私募股权市场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各类资管计划、信托计划、非上市股权、定向增发股权等也被大范围地收纳其中。而出于平滑利润、简化管理、降低利润波动性的考虑,金融投资类企业在金融资产初始分类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动机较为强烈,平时这类金融资产的浮动盈亏无需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当需要增加利润或者减少利润时,再择时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予以出售,将以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浮动盈亏转出形成实际盈亏,因此用以平滑利润,也有利于业绩考核管理。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与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规则基本一致,均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进入其他综合收益。但重大的差别在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针对权益性工具,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浮动盈亏以后也不得通过处置进入当期损益,只能直接进入留存收益,而债务性工具的浮动盈亏在终止确认时则可重新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可见,权益类可供出售的利润调节功能将被完全取消,企业需要在初始投资时对权益性投资的属性和持有意图进行全面评估和指定,充分考虑其潜在的影响。
(2)预期损失模型的运用
新金融工具准则引入了全新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金融资产(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进入综合收益以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进行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用于替代信息传递较为滞后的实际损失法。
新金融工具准则致力于充分利用报告时点掌握的数据和信息,提高减值计提的及时性和前瞻性,以应对关于现行准则中及时性较为滞后的批评。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减值范围主要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应收款、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等,可以预见以银行、租赁、保险等金融企业将承受一定的利润压力。由于预期信用损失的判断和计量都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经济数据、计量和概率模型进行支撑,相关机构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搭建完善的流程和标准,以应对准则的切换。
(3)无活跃报价参股类权益工具的计量
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所有权益投资均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现行准则中不形成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无活跃报价的权益投资,在不可充分可靠地计量公允价值时,以成本减去减值计量的豁免规定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将不再适用。根据持有目的,企业可以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期间变动进入损益和期间变动进入其他综合收益两类,仅在有限的适用条件内,例如可获取的输入信息极其有限时,才能以成本作为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同时,准则指出当被投资单位的业绩与预算、计划相比发生重大改变,股权或产品市场、所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等时,其账面成本不能够代替公允价值。应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广泛运用,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估值模型,并根据投后被投资单位的业绩和经营情况进行持续的重估调整。
三、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对金融投资类企业的主要挑战
通过对准则主要条款的解读,可以预见其对于金融投资类企业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从时效性上看,财政部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规定了差异化的准则生效时间,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准则切换的时间并不十分充分。此外,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对报表进行追溯调整,涉及比较数据的调整。因此,企业更需要及早进行研究对策,从业务发展、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等不同层面,分析主要挑战,健全管理机制,顺利完成准则过渡。
(1)对于公司整体管理层面的影响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所有金融工具的分类原则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因此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都需要站在公司管理层面,对内部的产品、业务条线的经营模式进行重新梳理。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模式,重新审视持有某项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短期出售获取差价,还是为了获取稳定的现金流,或是两者兼有。这也要求财务人员也深度地涉入投资管理流程的前端环节中,对投资分类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确保业务发生前就可以进行明确的分类认定。对于债务类、固定收益类工具合同条款,公司也需要梳理产品和业务清单,逐一排查合同条款中是否存在除了合理的货币时间价值、信用风险以外存在不符合现金流特征测试的因素,从而判断目前的计量方式是否合适。
同时,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框架、控制流程和定量分析能力都需要大幅度的改進。一方面,可以预见准则实施后,主要类型的金融工具都需要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若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对冲和转移,会造成报表项目的较大的利润波动,仅靠经验式、事后控制为主、定性为主的风险管理显然已不能满足实务要求。对应地,风险管理部门减值模型的开发和改进,数据质量的精确化提升迫在眉睫。风险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搜集内外部信息,开发计量模型,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监控和衡量。
(2)对于财务管理层面的影响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技术细节进行解读,评估自身的专业能力,更需要牵头检视投资流程,拟定准则研究和切换落地的计划方案,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及业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宣导和部署。由于财务部门一般也是预算管控、经营考核和监管指标的归口管理部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上述方面的影响也应该及早分析,灵活应对,充分沟通。
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金融资产的分类依赖于企业对自身的业务模式的判断进行认定,企业需要提前投入大量资源,对存量和可能涉及的所有金融资产大类进行逐项疏理,以确定分类的恰当性。例如针对债务工具,财务部应该牵头,协助管理层、财务、司库和相关的业务部门负责人,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风险偏好等综合因素,对其持有头寸的业务模式进行判断。公司对债务类金融资产的具体运作模式可能有很多,例如为流动性储备目的持有金融资产、为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持有金融资产、或者在合适的期间出售以获得最优的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对金融工具的持有意图、历史经验、交易频率、风险管理指标、收益率、考核利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对投资组合业务模式的判断,并形成实质性的支持文件、满足财务报表、监管、审计、稽核等合规方面的要求。
此外,随着现行准则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润调节作用的不复存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应用将迫使企业直接面对市场风险对财务业绩产生的冲击,也对投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相关统计,目前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表内原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和占比较大,主要涉及的投资业务可以分为标准化产品和非标准化产品两大类。标准化产品主要包括二级市场股票(包括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限售股、PE项目上市后的限售股)、债券、ETF、场内基金等,非标准产品主要包括各类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和银行理财产品等。近年来,随着我国资管市场的蓬勃发展,非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和比重在逐渐加大,一些系统性的风险也在逐渐积聚,因此金融企业也需要对其持有的非标准化产品的评估计量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防止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除此之外,对参股类的非上市股权投资和非标投资等没有活跃报价的金融资产,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投前决策、投后管理和估值技术的运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对投资流程、专业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减少评估的误差和局限,以适应准则变革的要求。
四、金融投资类企业的整体应对策略和具体措施
(1)投资策略与大类资产选择
鉴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力求将金融工具的波动性和预期损失透明化,我们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着眼思考资产配置的问题。金融相关的学术研究表明,资产配置策略能够解释90%的投资收益,因此大类资产配置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的大类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类:股票、债券、货币、房地产、商品、大宗商品等,每类资产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子范畴,其中股票可分为大盘股和小盘股,蓝筹股和成长股;债券可以分为利率债、信用债、可转债等;货币可以分为现金、存款、央票、短期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风险和收益是衡量金融资产优劣的两个重要维度,在此框架下,金融投资类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如何在公司制订的风险容忍度内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从大类资产配置的长远视角来看,以私募股权、对冲基金、房地产、基础设施及能源为代表的另类投资将越来越受到专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以克服全球经济“低增长、多动荡”的环境带来的影响。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规模排名领先的大型主权基金中约有三分之二在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达到 15%及以上,这一比例在未来还会继续提升。根据学术研究成果,另类资产与传统公开市场投资的相关性较弱甚至为负值,在投资组合中能有效地分散风险。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等实体资产能在较长期间内产生高度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还具备保值性高、抗通胀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促使投资者注重长期投资,藉此熨平短期波动,并通过积极的投后管理主动创造价值。因此,另类资产必然会成为主流的资产配置策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出台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金融投资类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另类资产的投资研究和证券化来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2)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与改进
在新的体系中,风险管理部门需要与业务、财务部门配合,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计划、利润、资本充足程度等相关指标,设定风险管理目标,明确风险偏好。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不同种类资产的风险特性进行分析,并考虑不同业务线之间风险的相关程度,从个别层面、组合层面、业务线层面设定投资规模、风险限额等清晰的政策,并要求业务前线人员在交易或发起时严格执行。通过风险管理系统的搭建,风险管理部门持续和有效地监控各类风险,将公允价值波动和财务业绩下行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同时,风险管理部门也应该与业务前线紧密合作,根据金融资产的组合特性和对应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模型搭建,选择合理的衍生工具,将风险进行对冲和转移,将企业的风险敞口管理在合理范围内。
(3)会计与财务体系的优化与改进
针对金融工具分类的影响,财务人员需要对核算系统现有的科目进行重构,建立数据接口,与业务条线、风险管理等部门优化投资流程系统的耦合程度。针对追溯调整的要求,财务人员尽可能地在准则正式实施前,安排一次报表的模拟调整,以充分了解期初和比较数据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在技术和流程支持层面,财务人员需要充分梳理存量产品和业务清单,对债务工具的持有模式和现金流特征,以及权益工具的持有意图进行检视,编写完善的金融资产分类指引,并对特殊的业务采用个例识别机制,以适应准则变化的要求。
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所有非上市的参股类投资必须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此类项目的持续性评估工作将难以避免。因此,我们建议财务部们应该设立专岗,统筹第三方的评估工作,并与估值团队、投后管理部门等紧密协作,通过引进合理的定价方法和模型、推进信息系统改造,提高估值能力和风险定价水平。通过加强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沟通合作、建立规范公允价值评估制度,在保证报表公允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估值与实际值存在的差异,提高报表规划工作的前瞻性。若企业认为该股权的目的为长期持有并分享公司的业绩,定期进行公允价值评估并不能反映其持有意图,财务人员可以建议企业完善投后管理流程,强化监督,通过派驻董事、财务总监等形式,满足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对于重大影响的定义以实现权益法核算,达到业务与财务管理目的的融合。
由于准则中涉及主观判断的客观条件越来越多,可以预计审计师方面将会设计更严密的审计程序,收集更充分的审计证据,从而相应增加财务人员对接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这需要财务人员进行更精细化、前瞻性的预算和报表规划,对于潜在风险较大、争议较多的项目与审计师提前进行磋商和谈判,对重大账务处理进行预约安排,提早掌握主动,增强报表管理的确定性。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需要在会计准则的研究方面加大力度,通过案例介绍、专题研究、文献学习等方面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加强与监管部门、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师团体的沟通和交流,在实务工作中提升专业技能。
五、研究总结及启示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后的转型期,金融监管政策和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还有待完善。在去杠杆、去库存、货币紧缩的大背景下,同业杠杆较高的资本市场时常受到流动性和估值体系的冲击,近年来数次出现的“钱荒”和“股灾”从侧面印证了我国股票、债券等标准化投资产品的高波动性。而以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为代表的非标准化产品,凭借其跨市场、跨周期、跨领域的特性,在近年来成为了最受人瞩目的金融工具。但随着宏观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和实体经济回报的下调,以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底层资产的非标准化产品的风险敞口也逐渐暴露。这一切,都对金融投资类企业的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金融市场变幻莫测的大背景下,以简化金融工具分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增强财务报表相关性为目的的金融工具准则的出台,已成为金融界高度重视的议题。会计实务界,尤其是金融投资类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对各类金融工具进行深入的检视,从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的高度,分析准则对公司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影响,并对管理层提出完善、合理的改进方案。本文通过结合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技术分析和现今金融投资业务体系中的操作实践,对企业如何有效应对准则的变化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随着准则生效范围的推广和研究的深入,这些建议将会得到验证和改良,帮助推动金融业务的优化发展。鉴于我国各类金融工具体量庞大、结构复杂、牽涉广泛,我们必须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市场引发金融危机的教训,更专业性地推进金融实务和会计实务的深入研究,加强研究和资产配置能力,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 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普华永道.格物致知:实施IFRS 9减值模型的银行版攻略,2016.7
[3]IASB 2015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