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德法关系,时空图谱,宏观分析,微观切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45-06
提炼学科“营养”,滋育学生“素养”,需要老师厚重的“学养”和精湛的“教养”。上海近年来围绕“践行史学思想方法,提升历史学习实效”主题进行了大量理论探幽和实践探微。2018年12月,笔者有幸围绕上述主题开设了一节拓展型研讨课——《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德法关系嬗变》,现将我对这段历史的思考、本课的设计思路做一简要梳理,以求教方家。
要讲好一节历史拓展课,首先要了解历史的梗概,并洞察历史的要义。对于本节课而言,钩沉德法两国充满敌意、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和历史怪圈,反观二战结束后两国在历史阵痛中的自责与反省、在现实忧患中的和解与联合,从两国关系嬗变的时空图谱中追踪沧桑巨变的缘由,从历史的深处获得现实的启示,是讲清和讲好这段历史的前提条件。
追根溯源,德法关系的历史怪圈滥觞于5世纪,法兰克人入侵高卢地区,与先前在高卢建立王国的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发生冲突。到9世纪,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被视为“欧洲的统治者”。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大体确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雏形。但“这种划分是极其草率的,尤其是界于法德之间的楔形地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为法、德两国时常发生争执的地方”。①可见,德法两国的形成就是对立的产物,这种情况又为德法两国结怨埋下了伏笔。
沿此追踪两国关系的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德法两国正是从这个原点上,走上了一条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之路。
从9世纪到15世纪,德意志经历了王权的巩固、削弱、重振与崩溃的过程;而法兰西则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百年战争后的路易十一时期,法国基本实现了近代民族国家的统一。两国同一时期国运历史反差为法国称霸欧洲提供了时机,也导致了法德之间的敌意与仇怨的发酵。为了厘清此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的轨迹,我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将目光聚焦于以下两个历史节点:
一是法国从地缘战略上打破哈布斯堡王朝的空间包围。如从16世纪初开始,法国“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②屡次发动对意大利战争,实质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③又如,法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在政治上促使德意志帝国衰微。再如,17世纪初法国出现所谓追求法国“天然疆界”的说法,首相黎塞留在其《政治遗书》中说:“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①
二是法国伺机卷入德意志内部诸侯集团的三十年战争。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原本是德国内部诸侯集团间,以及诸侯与皇帝间的内战,法国、瑞典等西北欧国家的相继卷入,使之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为了打开通往邻国各邦大门,1635年法国介入三十年战争,根据战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法国夺去了德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实现了黎塞留“天然疆界”计划中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正如洛赫所说:“三十年战争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②毫无疑问,三十年战争加剧了德法之间的怨恨与敌意。
为了进一步梳理两国关系,我从长时段出发,沿着历史时序,追踪18世纪以后德法关系此消彼长的过程,试图从中发现这种“循环怪圈”的内在缘由。
18世纪中期,普鲁士和奥地利从分崩离析的德意志版图上脱颖而出,并成为竞争对手。奥地利拉拢法国,用联姻方式达成了法奥同盟(1756年),使法国与奥地利由来已久的敌对关系消逝。但是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爆发,作为冤家的奥地利和普鲁士害怕法国革命引起国内革命,并威胁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转而组织或参加了六次反法同盟。在其后的拿破仑战争中,法国又征服占领了普鲁士和奥地利,横扫欧洲并冲破了欧洲原有的政治平衡。随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瓦解,普鲁士和奥地利联合欧洲封建国家通过“维也纳体系”再次强调“主权至上”的原则。柏林勃兰登堡门的雕像,在拿破仑战争前后失而复得的悲情故事,从一个微观视角诠释了两国关系的恩怨情仇。从此以后,冤冤相报的怪圈陡然膨胀。在不到一个世纪时间里,两国三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戰。阿尔萨斯和洛林轮回易手;凡尔赛宫演绎着相互羞辱;交互出现民族压抑情绪和复仇主义狂热;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剑拔弩张;福熙车厢胜利者与失败者的角色变换……正是这一时期两国关系的历史镜像。
只有在追述德法仇怨的历史前提下,我们才能从中看到两败俱伤的悲剧,及其给欧洲乃至人类造成的伤害,复仇主义只能使战争周期性频发;冤冤相报永远都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进而,我们才能从灾难中获得对灾难的深层追问与沉思——为什么德法会走进冤冤相报的怪圈而难以自拔?我们知道,自从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各国出于维护民族利益——如领土、资源、人口等的要求或争夺其他利益,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解决矛盾和冲突无非两种方式——对抗与妥协,遗憾的是德法两国在历史上屡屡选择了无休止的战争!
往往在悲剧反复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能从灾难中获得教训,并且试图寻找大国关系的新路。二战后,挣脱战争噩梦,却元气大伤的两国人民陷入深深的反思。他们认识到,两国只有摒弃前嫌、化敌为友,才能在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有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德法关系和解的进程,从一定角度上说也折射出了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
二战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给德法两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之双方的真心诚意、共同努力,长久以来弥漫着的充满火药味的乌云终于被驱散,迎来了喷薄欲出的朝阳。在开启德法两国关系历史性转变的历程中,我们既要从两国和解的地缘关系、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驱动等内部驱动因素加以解释,也要从世界格局、历史趋势等外部环境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历史拐点上那些有远见卓识的历史人物的关键作用:阿登纳对国际局势的敏锐眼光和政治信念(阿登纳当选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时已是古稀之年,为了实现与法国的和解多方奔走,孜孜以求,最终在87岁时完成了他的宿愿);戴高乐基于历史的切肤之痛和基于现实的忧患意识;舒曼在德法和解与欧洲联合中的先见之明和周密计划,等等。
搞清楚了德法关系的时态特征和内在逻辑,为我的教学设计打下了牢固的学科本体知识的基础。
如前所述,德法关系的历史涉及千年、波及世界。在一节课有限载荷情况下,显然无法全景式的穷尽两国关系的细枝末节。要对两国关系历史嬗变的因果关系做出合理解释,前提是为学生呈现相关历史的路径和面相。换言之,就是从长时段和大空间入手,从纷繁交错的历史现象中厘清两国关系变化的基本轨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就有必要紧紧扣住德法关系发展变化中,若干历史的关键节点、关键事件,使之成为爬疏千年历史轨迹中的一个个坐标点和链接点,让复杂迷离的德法关系划归为一条清晰的历史图谱。
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提纲挈领、举要连线、执简御繁的方法,铺就了德法关系史线索:
●从查理曼帝国到“凡尔登条约”三分天下的鼎足态势。
●从三十年战争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后欧洲的格局。
●从拿破仑战争到“维也纳体系”欧洲政治秩序的恢复。
●从德意志统一到普法战争后到欧洲力量对比的新架构。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凡尔赛体系”德法关系的隐患。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美苏两极格局下德法关系的嬗变。
上述的罗列仅仅是历史图谱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和孤立现象。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德法关系变化的走向和机理,我在教学设计中还特别关注到了两点涉及“释史求通”的要素。
一是将上述六个历史“坐标点”从历史变化的时序性和关联性角度加以逻辑疏通。例如,普法战争中德国对法国的羞辱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列强联合重组——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之间的内在联系;“凡尔赛体系”和德国的复仇主义与法西斯上台的民族心态,等等。通过对现象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将历史的节点加以无痕对接,形成历史通感。
二是诱导学生从宏观历史谱图中聚焦德法关系的走向,再从德法关系的走向理解国际格局的变化。例如,查理曼帝国的分裂与德法之间关系的肇始;三十年战争与德法关系微妙的变化;英国的“均势”外交政策与德法之间此消彼长变化;两极格局与夹缝中的德法两国联合自强的诉求,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叙事与核心内容之间构筑一条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双向互动通途,引导同学们在探寻德法关系滥觞和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获得历史思维的拓展。
但是,上述点睛举要、逻辑疏通的教学构想,也仅仅铺就了从长时段视角理解德法关系变化的边框,并不意味着抓住了德法关系关键切点。换句话说,宏观勾勒德法关系的历史图谱,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从深度学习的角度上对历史问题加以微观分析和灵动解释。为了将历史的宏观叙事与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承载德法关系史上的一以贯之的微观焦点和切口。经过反复推敲,我最终决定以德法两国边境小城斯特拉斯堡的历史归属变化,帮助学生管窥德法两国关系变化的历史过程。
设计的灵感常常源于广泛的阅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个法国小城渐渐引起了我的关注——斯特拉斯堡。当年在凡尔登条约中,这座小城本属于意大利;奥托一世征服意大利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时将其收入德意志;14世纪法国夺取了斯特拉斯堡……小城被称为“欧洲联合的三大中心”之一;2018年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活动的第一站选择在斯特拉斯堡,小城的世事沧桑,恰恰折射了德法关系的历史轨迹。小城在德法关系中属于地缘交集和文化交融之地,其特征呈现及归属变化,其实正是德法关系变化的历史基因使然。在具体史料的支撑下,对两国关系嬗变的探究便有所依托,于是,也就有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关注,并在后来的分析过程中反复被提及和引用的一段的材料——通过地理和文化地图观察斯特拉斯堡的城市特征,我认为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审视德法关系的纵切面:
地理位置——今天的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恰好位于莱茵河畔的法德边境。
地形特征——侧临莱茵河,背依南德高原,面对北德平原,两国共有要冲。
戰略地位——两国交界、交通要道、经济重镇、军事要地,德法关系的前沿。
民族构成——德法民族杂处、德法语言并存,其中86.8%的人口母语为德语。
文化多元——小城建筑风格、车站德文标识、阿森纳足球教父温格姓名趣事。
借助命运多舛的小城梳理德法关系变化的梗概和图谱,仅仅是本课教学的载体和手段。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宏观叙事和微观刻画,在“释史求通”的过程中领悟学习历史的思想方法,并且结合本校的校情和班级的学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悟探究历史的路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特别采取了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掇菁撷华、执简御繁的策略;二是自主探究、众筹分享的策略。
其一,掇菁撷华、执简御繁。在引导学生对斯特拉斯堡城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又将观察点进一步移到了探索斯特拉斯堡的兴起、辉煌、伤痛、重生的城市荣辱历程,试图从城市曾经的悲喜中体悟德法关系变化给小城带来的烙印。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小城经意大利—德意志—法兰西的反复多轮易手。
●中世纪后期城市复兴,曾一度摆脱两国封建领主的控制走向自治。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造就小城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
●欧洲人文主义学术中心斯特拉斯堡大学和早期欧洲著名印刷中心。
●宗教改革中心和保持了400多年世界最高纪录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之所简要罗列上述现象,意在说明在德法关系相对缓和和欧洲局势相对稳定的时候,小城一度获得辉煌。同时,也可与在德法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厮杀中,给小城造成的毁灭性创伤形成鲜明的历史反差。例如:
●1870年,在那场无情的普法战争中,斯特拉斯堡城市建筑毁于战火。
●二战期间,当地犹太人被驱赶,欧洲最宏大的犹太教堂被夷为平地。
●1944年,在英美盟军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中,整个城市中心被摧毁。
从这样的历史反差和小城命运中,再来看二战以来,伴随着德法关系的缓和,以及两国在欧洲联合进程中携手共进,给斯特拉斯堡带来的重生。例如:
●斯特拉斯堡成为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以及欧洲人权法院的首选之地。
●斯特拉斯堡以其特殊的身份与布鲁塞尔、日内瓦并称为“欧洲之都”。
正是在这种德法关系与小城春秋之间“聚焦”和“变焦”的有机切换和彼此关联过程中,我试图让相对单调的历史变得丰满,让学生从历史的时空变化和文化基因中去解释历史,以达到“释史求通”的目的。而且让学生体味这个悲情离乱之地和小城居民命运中所内藏的失落伤感——“乡愁”是对故土依恋和牵挂的情缘。实际上,也在探索如何在世界史教学中反哺学生的家国情怀。
其二,自主探究、众筹分享。因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长时段、大空间、多视角出发,在史料支撑和历史理解的前提下对两国关系的嬗变加以深度分析,渐次达成关于历史解释四个层级水平要求。为此,我在教学规划中有意识地设计了一项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分享的微型话题,试图在问题驱动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会“历史解释”的基本逻辑。
上课前,我要求学生借助自己所学的德语、法语的语言优势和德法交流的见闻,搜集德法走向和解的原版文献或者口述史料,探究“为什么德法之间数百年血腥的历史轮回在二战后会‘急刹车,进而走向和解合作”?上课中,组织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就自己的探究成果各抒己见、分享交流。经过同学们充分的课外阅读和思考,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一位选修德语的同学引用康纳德总理在签订《爱丽舍条约》前的一段讲话:“如果我们不能实现欧洲的联合,德国将前途未卜,因为德国民粹主义的潜在危害远超过人们的认知,欧洲政治危机使得民粹主义分子猖狂起来,他们正在重建自信,重获支持”。认为康纳德想借助法德和解遏制德国境内尚未彻底平息的民族主义势力。
一位选修法语的同学则通过询问了法语外教找到了关于法德关系走向和解的另外一个动因——从维持国际竞争力的视角,提出两国必须捐弃前嫌,寻找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中两国的“栖身之地”,于是“抱团取暖”成了两国的共同选择。
一位选修西语的同学从英国《卫报》上一篇关于“柏林空运”的历史介绍中获得灵感,提出在冷战背景下,欧洲和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希望处于反苏前沿的联邦德国保存实力。
有同学从《爱丽舍条约》和《两德关系基础条约》中发现了德法关系和解的关键因素;还有同学从西欧的资源调配、市场互动,以及地缘关系解读两国关系和解的客观因素;甚至有些同学从本节课老师所讲述的斯特拉斯堡的城市特征、文化基因和民族结构中发掘两国关系得到谅解的原因……
正因为结合了双语班的学情特点,并充分发挥了问题的驱动作用,学生展现出优秀的跨文化思考和国际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问题驱动、发散生成和交流分享中,学科素养不仅得以滋育,而且伴随着探讨的深入和发散,历史解释学业水平层次也随之而循序跃升。例如,当我在回顾普法战争,植入都德《最后一课》,与同学共同咀嚼小说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是否对这篇课文有新的解读或感受呢?”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从本课所讲到的小城斯特拉斯堡和德法关系的历史谱系中,特别是从小城的民族结构、语言分布等历史信息中,引发了对作者主观意图和关于证史价值的辨识和质疑。
反思《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下德法关系嬗变》一课的创意、设计、实施,我在如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实践路径有了一点新的理论认识。
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五大学科素养的内涵界定和相互关系。历史学科五大学科素养是一个上下联动、彼此牵动的有机整体。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学科素养,必须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學理论与方法,以真实的材料为依据,以清晰的史实为依托,透过历史时空变化,在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去探明历史的因果逻辑,解读历史的发展趋势,阐释历史的演变规律。
其次,要在问题驱动下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为历史解释的主体。学生不仅是我们培养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对象,更是参与历史解释的思想和行为主体。只有真正将学生视为历史解释的主体,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培养他们“像历史学家一样”去学习和理解历史。实践证明,将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培养过程,转化为问题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再次,要在倾听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在思想方法上内化迁移。就德法关系的历史演变这节课而言,其核心主旨是透过斯特拉斯堡归属的变化管窥德法关系历史演变基本路径,依据一定理论预设(唯物史观)和判断准则(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叙事提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在揭示两国关系演变的内因与外因、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方面关联的过程中,体会并内化“历史解释”的基本要义和思想方法。但是,在同学们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自己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加以调控、调节和矫正、纠偏,并未将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转向历史思想方法高度的引导和点评。正如课后专家点评中所说,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构建思想方法模型,从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提炼他思考的视角、视野和逻辑,这些才是迁移到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中的关键要素。
“历史思维,是一种长时段思维,要求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贯通古今的智慧,分析当下碰到的问题,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①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就是涵养我们民族的历史思维,我们肩负的使命十分重要,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者简介】黄桂兰,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