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明朝的科技与建筑”剖析

2019-04-23 10:20任世江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明代建筑

关键词:明代,传统科技,建筑,观察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7-0022-06

部编初中教材将课标要求的两个点“明长城和北京城”,“《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合编成一节课。但是,这节课又加上《红楼梦》以外的三本名著,画蛇添足,实无必要。在“三国鼎立”一课中結合《三国演义》,是历史课讲这本名著最好的时机,何必非要在明朝专门介绍?况且这本书也不完全是明朝的文学创作,流传已久的话本是其基础。初中语文课有“智取生辰纲”节选,语文老师必然介绍《水浒传》,历史课再重复,实在没味道。中国孩子有几个不知道《西游记》的?有些地方的中考将《西游记》列为名著阅读范围,历史课不必面面俱到。

观察明朝的技术水平有两个视角,从中国历史的角度可以得出课本的结论;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则要看到传统的不足。客观地从三本书剖析明代的科技水平,是深层次认识近代中国落后的基础。而一味地肯定成就,后人却还不能“开眼看世界”,岂不贻笑大方?

对中国古代科技有专门研究的李约瑟博士写道:“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共计52卷,190多万字,附图1160幅,共收药物1892种,其中包括李时珍新发现的374种,药物图1109幅,还有医方11096则。该书在药物之下,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故名《本草纲目》。经现代医学证明,这部书对药物的记载大部分准确,至今仍有实用价值。李时珍耗费27年精力完成的这部著作,堪称奇迹。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清晰而合理,以现在对学术著作的要求审视,这部书也很规范。比如第一卷,首先评述历代诸家本草,有官修本草,大部分是私人著作,共计41部。有价值的,不厌其烦,详尽评论长短;没有价值或失传的,寥寥数笔。此前研究到什么程度,开篇交代得清清楚楚。然后阐述本书所依据的理论,比如采药与时节的关系,处方的原则和种类,药剂的特性与用药的阴阳辩证。第二卷以实例论证自己的用药观点。第三、四卷从病症谈用药处方,比如脚气,有风湿、寒湿、湿热、食积几种病源;用哪些草药针对哪种病源,服用的药怎么配制,洗泡、热熏、敷贴用什么药物,怎样使用,等等。从第五卷开始以“部”分类,总共归纳了16个部,即水、土、火、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指绵、布、纸等)、虫、鳞、介(指甲壳虫动物)、禽、兽、人。每个部下又分若干类,共62类。物以类从、目随纲举、条理井然。其中对植物类的阐述所占篇幅最大,人部最少。对每种药物都注不同的名称,再述药性、药理和药效,有些再附药方。比如人参,释名开列了黄参、血参、人衔、神草、地精等10个名称,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部分首先叙述前人已知的各种药效,注明出处,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经”。“本经”指《神农本草经》。然后再述其他药效,也注明出处是哪本书,这些书都在第一卷的41部书里。最后补充李时珍自己发现的疗效,“治男妇一切虚证……胎前产后诸病。时珍”。有些药物加“附方”,就是针对症状的剂量和服用方法,也注明是哪本方剂类书的记载。

《本草纲目》梳理了中药学两千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前人基础上再发展,也纠正了此前本草的一些错误记载。李时珍对药物的分类和叙述使读者一目了然,超过以往,因此该书刊印完毕,很快产生巨大反响。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赞誉此书“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可惜李时珍没有看到刊印的成书。以后这部书多次翻印,还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日、英、法、俄等文字。达尔文称,《本草纲目》是“中国的百科全书”,他从中引述了不少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李约瑟认为,李时珍的科学水平可与伽利略相提并论,是“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

毫无疑问,《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是,这部书也有一些奇怪的内容。比如水部,记有雨水、露水、冬霜、腊雪、夏冰、井泉水、温汤、山岩泉水8种水可以做药物。其中雨水,指立春那天的雨水,书中说,夫妻在同房前各饮一杯,有怀孕的神效。李时珍虽然注明此为唐朝《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的说法,但他又补充一条:立春雨水有补中益气的药效。也许那时没有什么污染,雨水都是干净的,如今则无法验证。再如第八卷金石部,古镜,也是药物,主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煮汁和诸药煮服,文字弥古者佳”。这也是陈藏器的发现,李时珍抄录了他的记载,最后说:“小儿疝气肿硬,煮汁服。时珍。”看来他是认真的。水煮古铜镜有这种疗效?古铜镜传世至今很多,但没听说哪个老中医开此方剂。“人部”药类更显荒唐,且不说“寡妇床头灰”“人肉”也是药物,“耳塞”,就是耳朵里的脏东西,居然也有“耳垢、脑膏、泥丸脂”等别名,也是药物。李时珍说,被蛇、蜈蚣咬了,挖点儿耳屎涂上就见好。这需要积攒多少耳屎呢?看来总掏耳朵是浪费药材呀。还有人尿、人血、头垢,都能入药,今人无法理解,也许是自然条件变化太大,古代与当代不可同日而语。科学发展到今天,即便笃信中医的患者,恐怕也不愿意服用人部的这些“药材”,至少心理上不能接受。

指出缺陷并不妨碍李时珍的伟大,而是让学生历史地认识李时珍。从《本草纲目》的那些谬误中,可以窥见当时中国的科学还是在传统轨道上运行,没有出现与现代接轨的迹象。尽管中医药学自成体系,但发展仍需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屠呦呦即是在古代中医药记载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获得成功。若是止步于传统认知,仅凭草药,那她就不会获得诺贝尔奖。

《农政全书》与《天工开物》有很多的共性。一、都是明朝末年的著作;二、都记载农业技术;三、都是后来才受到重视;四、都有一些先进的看法;五、作者都是官员。这两部书与《本草纲目》相比,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其实中学课程选择《徐霞客游记》更好,容后再言。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在其早年著作《种艺书》基础上,增补、修订但尚未完成的著作。按照现在行政区划,徐光启是地道的上海人,上海市的徐家汇因他而名。徐光启生于1562年,1597年获乡试第一名,3年后在南京见到利玛窦。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在传教中努力学习汉语,钻研儒家经典,以儒家所言的“天”“上帝”称呼天主教的天主,减少了传教的障碍和西学东渐的阻力。初次会晤,徐光启对天主教和西学留下深刻印象,以致3年后再去南京学习教义,接受洗礼,成为天主教徒,教名保禄。1601年徐光启高中进士,入京翰林院学习,此时利玛窦已定居北京。在北京,徐光启与利玛窦密切交往了8年,直至1610年利玛窦去世。

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打破了传统中国“天圆地方”的概念,令每个见到它的读书人惊讶不已。一些中国人开始真切地了解西方,徐光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学习西方科学,积极推广西方数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知识,更难得的是,他认为西方人在基督教信仰下的道德观念远胜于中国传统。他指出,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政治规范虽然详备,但只能约束人的外在行为,不能使人內心产生真实的道德情感和善良意志;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假欺诈现象,源自帝王的人治和圣贤的说教。李贽与利玛窦也有交往,且与徐光启在批判圣贤之道方面颇为相近。但徐光启是反复比较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伦理,以西方宗教批判儒学,比李贽更具分析精神。徐光启已经触及儒学是否适应近代社会的问题,倘若这种思想趋势发扬光大,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徐光启在北京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将西方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方法引进中国。与此同时,他还保持着对农学的兴趣,写成《种艺书》。后来,魏忠贤专权,徐光启受到排挤,闲居在家。在这期间他对《种艺书》进行修订和补充,改名《农政全书》,未完稿又被崇祯帝启用,数年后去世。他的门生陈子龙等人整理书稿,删了大约1/10,增补了1/5,最后定稿60卷,50余万字。该书主要将此前文献中所有关于农业的内容抄录下来进行归类、整理,徐光启自己的补充、注解散见各处,总共约有61400字,虽然只占全书内容的1/8,但大多是他亲自试验、调查的成果。比如棉花种植,从选种、播种到棉田管理,很多新技术都是此前没有记录的。1580年甘薯(即山芋、红薯)刚刚传入中国,徐光启在书里就详细介绍了甘薯栽培的方法。他还作《甘薯疏》,大力鼓吹。书中有“荒政”18卷,总记了古代各种救灾、防灾的办法;水利部分9卷,重点讨论了南北不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修建水利工程,还特别介绍了从传教士那里得知的西方水利技术。

《农政全书》刊印之时,正逢明末战乱,流行有限,直到清末才被重印。此书写法类似《本草纲目》,辑录了此前所有关于农业方面的著述,集中反映了古代农学成就。严格地说,书中有些内容不属于农学范畴,比如“荒政”,有如何减灾技术方法,也有救灾救人的措施。书名“农政”也说明不只是农业技术。

《天工开物》也是明末成书,作者宋应星,举人出身,官至亳州知州,崇祯末年弃官回乡,清顺治年间去世。《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科技著作,农业生产的内容较少,包括粮食作物栽培、谷物脱粒加工、种桑养蚕、种植棉麻等,这些《农政全书》也有辑录。此书大部分记手工业,纺织、制糖、染色、制盐、制陶、制瓷、冶铁、冶铜、造船、造车、榨油、造纸、酿酒、烧石灰、烧制硫黄、采煤、采玉料,等等,好像除了烹饪、刺绣、盖房子之外,古代手工业几乎无所不包。各项都是从原料开采到生产操作详细说明,也不是只记传统方法,特别重视介绍新技术,比如用砒霜拌麦种防虫,甘蔗育苗移栽,排除矿井瓦斯的方法,等等。宋应星还试图发现规律,比如化学反应中隐含的质量守恒定律、力学上的重心转动、生物学上的生态变种,等等。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出现基础学科,这些发现都止于感知,不可能上升到科学理论。

天工,表示自然力量;开物,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取名“天工开物”表达了作者的理念。该书问世后产生一定影响,但不知为什么,清乾隆朝编撰《四库全书》没有收录《天工开物》,以致其流传渐少。直到1927年,有人根据日本刊本重印,经海归地质家丁文江大力推崇,该书才受到重视,并被翻译成各种文字。

《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的写作都是一个思路,就是将此前各种文献中相关内容辑录下来,按照新的体例分门别类,再加上作者的发现和见解。因此可以说,这三部书集中总结了传统医药学、农学和手工业的经验和技术。由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有限,西方近代科学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三部书基本是沿着中国传统的轨道发展。而中国传统科技能否自然而然地走向近代科学技术,正是“李约瑟之谜”提出的问题。

《农政全书》没有太多的亮点,徐光启最突出的贡献不在于这本书,而是他接受并尽力推广西方科学知识。《徐霞客游记》则是一部创新著作,以前中国没有一部完全类似的书。徐霞客不是一般意义的旅行者,他对自然地理的观察让李约瑟感到吃惊,故其对这部书评价很高。徐霞客的精神也是当今时代需要提倡的,而且学生更容易理解《徐霞客游记》,也更有兴趣。

古代有很多人喜欢游山玩水,比如“驴友”李白,走的地方很多,但纯属“玩儿”,兴致来了,作首诗而已,不具任何考察意义。徐霞客则不然,他在旅游的同时,观察细致入微。尤其是他从51岁起历时4年的西南之行,从江苏出发,取道浙江、江西、湖南进入广西、贵州、云南。那时交通不便,道路崎岖,一人步行几千里,这种“长征精神”非常人能比。徐霞客是有文化之人,只是不愿当官,远离科举。他以简洁生动的文笔记下沿途风土人情、农副产业、城镇沿革、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遇险遇恶人的情景,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丁文江曾为《天工开物》作跋,但其实他更看重这部书。丁文江16岁出国,26岁学成归来,是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第一任所长,笔者叙述“北京人”发现过程曾提到他。1914年他入滇考察,一路对照此书,感叹三百年前徐霞客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录之详,于是回来后亲自整理《徐霞客游记》,1927年交付出版。

朱元璋的各项政策迫使子民安土重迁,但明朝却出现一个游走四方的徐霞客。他的情趣不止于游山玩水,他的社会观察能力尤其值得今人效仿。

现在能够见到的明长城,北京八达岭段、天津黄崖关段、河北山海关段修缮保护得最好。明朝时护卫北京的长城一线也是建筑最好的。站在长城的制高点远眺,没有修复的长城弯弯曲曲延伸到远方,呈断垣残壁状态。长城已经是中国的符号,其图片、影像资料都不难找到。如果仅仅感叹长城的雄伟和人民的劳动,那不是教历史,也不是历史教师的长项,甚至不如导游的水平。长城是军事设施,古代叫“边墙”,用以阻挡游牧民族的侵扰。如果长城足够万里,需要多少士兵守卫?怎样守卫?这么长的防线,一旦被突破怎么办?士兵常年在长城上巡逻吗?他们住在何处?吃、喝怎么解决?长城是哪些人修建的?明朝为什么修建长城?守备长城花费了多少银子?对明朝有何影响?在漫长的边界线上建城墙似乎是消极防御的笨办法,当时没有别的选择吗?教师提一两个问题,启迪学生再提出问题,教师再讲解,效果也许更好。

明代守备长城从辽东到甘肃共有9大军事重镇,又称“九边”。据肖立军教授的研究,九边军队常在60万左右。①若以长城万里计算,平均1里(500米)60人防卫,人均守卫8米多的距离。但这60万人不可能排列在长城上,正常的巡逻也不是步兵,是骑马的哨兵。利用长城进行防御,不是消极地在城墙上等待,有两个措施很重要,一是不断地向长城外派出“夜不收”,打探敌情。夜不收就是侦察兵,他们经常化妆深入草原,打探蒙古人的动向;二是在长城外建墩台,也叫烟墩、烽堠。一般墩台高约10米左右,墩臺上建房,看守墩台的叫墩军,日夜坚守,每墩少则5人,多则10余;望见敌人在百人以下,放一响号炮,多则多放,万人以上放5响。天晴举炮,天阴举烟,天黑举火,或直接派人报告。由于墩台多设在荒无人烟、五谷不生之地,吃水都很困难,因此墩军的生活十分艰苦。夜不收的危险性更大,1529年,隶属甘肃镇的夜不收被蒙古人发现,死亡155人。墩军与夜不收合称“瞭侦兵”,数量可观。如开平卫(今河北赤城北独石口)有“七千九百余人”;守备宣府(今河北宣化)一带长城的瞭侦兵有“三千二百余人”。②

瞭侦兵隶属九边各军镇,军镇设在长城内,在网上可查《皇明九边考》所绘图示。军镇由若干卫组成,各负责一个地段的防御。如辽东镇在明后期下辖锦州至山海关一带,共25个卫,兵力在10万以上。各卫部队分驻在若干小城堡内,统领一个军镇的总兵驻在较大的城内。如果得到瞭侦兵的报告,有敌军来犯,总兵调度军队出击。相邻军镇也有相互支援的义务,每个军镇都有无固定防区的机动部队,叫“援兵”“游兵”,用于镇内和镇外相互援助。总兵还直接掌握着一支兵强马壮的精锐主力部队,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出击。另外还有专司守城的守城兵,将领还有自己的家丁,家丁少则几百,多达几千,他们护卫主将、镇压兵变,也参加防御战斗,因此也由官府发放粮饷。

明朝中后期,北方有蒙古侵扰,南方有倭寇侵扰。“北虏南倭”比较,北方更严重。“北虏”指退回草原的蒙古人,15世纪初,统一草原东部的政权自称蒙古,明朝称之为鞑靼,称西部蒙古为瓦剌。明成祖朱棣曾5次亲率大军征讨蒙古,但收效不大,后来明朝允许蒙古来京朝贡。草原没有农业,缺衣少食,因此蒙古每年来北京的“贡使”经常多达两千余人,期望得到更多的赏赐;若不能满足,他们就一路抢掠。明朝军队的战马不及蒙古,不得不修建和加强长城防御。1449年和1550年,蒙古两次集中10万骑以上,大规模南下,直抵北京城外。但是,蒙古也没有灭亡明朝的企图,就是要通过战争掠夺财物。北京距离草原太近,边防形势一直很紧张。戚继光平倭之后就被调到蓟州,承担北京东北的防御任务,他的麾下也有10万人马。长城边线经常处于战时状态,九边必须维持庞大的部队,每年所需粮饷的数额也很大。军饷主要从国库支出,还有北方各省直接供应的粮食,和其他名目的收入转归九边,长城沿线的军屯也解决部分口粮。明中后期,九边军费是国家财政最大的一笔开支,最多一年达到595万两,而明朝全年税收白银最多时只有435万两。1571年以后,明朝与蒙古和解,恢复朝贡关系,开放边贸,蒙古的物质需求得到很大满足,长城防御的压力终于缓解。但不久,明朝援助朝鲜,对日战争又打了7年,而后满族崛起,辽战不断。没有李自成起义,大明王朝也已经被战争折腾得差不多了。

长城、墩台属于边防工事,沿线屯堡多为军营,因此主要由各镇总兵等军官负责督建,有些地方巡抚也参与城堡建设。建筑者主要是九边士兵,也雇佣附近民工。明朝初年,在长城沿线先是修建城池、屯堡和墩台,没有大规模修复长城。当时北京以北的长城叫“拦马石墙”,是简易的长城。屯堡建有围墙和敌台,堡内建营房、住宅、仓库、水井,堡外有菜园、教场等,有的屯堡还挖防护壕。墩台几乎是每隔10里一个,有大有小。大规模修建长城始于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大约近百年才停止。长城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砖、石、石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石头的地方就砌石墙,没有石头夯土墙,重要关口以砖石包砌夯土。西部长城很多是土墙。土墙是用一层草做“筋”,夯一层土,再加草筋,再夯土。这种筑墙的方法也叫“干打垒”,到1970年代北方还在使用。最好的长城就是北京以北的地段,最后是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时加固修建的。修建长城的同时还在建屯堡、墩台,所以修长城用了多少银子是弄不清的事。长城与九边防卫耗费了明王朝很大一部分财富,填又填不满,不填又不行。朝廷开支虽然很大,但底层士兵仍然艰苦,地位低下,明末起义军中很多就是九边士兵。

长城的防御作用在当时十分有效,骑兵过不去,步兵也爬不上去,蒙古人也不善于攻坚。后来清朝不修长城,皇族与蒙古贵族联姻,对闹分裂的西蒙古坚决打击,使整个蒙古草原成为中国北部的屏障,长城从此成为摆设。

北京城的布局融合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都城礼制观念,将天人合一贯彻其中,但最主要的是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理念。北京城有一条由北向南的中轴线,皇宫,即紫禁城,坐落在中轴线的中央。皇城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天宫又叫紫宫,皇帝是天子,天子所居宫殿也称紫宫,这是紫禁城的含义。民国时期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于是“北京故宫”成为“紫禁城”的现代名称。

紫禁城内的宫殿都是坐北朝南,体现“面南而王”,唯我独尊的意识。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紫禁城里的宫殿坐落在中轴线中央的位置上,在今天安门广场上的中央各府衙分列中轴线的两侧,象征性地表达了皇权对国家的控制。紫禁城南面的大门叫“午门”,是群臣上朝候旨之处,如果打仗获胜,也在此举行凯旋仪式。北门叫“神武门”,取神武护卫之意。南门和北门均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含义为帝王具“九五之尊”。“九五”出自《易》“九五,飞龙在天”。九,阳爻;解释为九五阳气盛达于天,故飞龙在天。后世儒生神化皇权,将“九五”喻为帝位。紫禁城的东华门与西华门,与其内的文华殿、武英殿,象征“左辅右弼”,辅弼,即辅佐之意。文武左右辅佐君王。

紫禁城外还有皇城,皇城南门叫承天门,清朝时更名天安门。皇帝的圣旨开头一句“奉天承运”,承天的意思是皇帝承接、代表天意。天安门两侧皇城内,东边是太庙,西边是社稷坛,在面南位置看是“左祖右社”,一边是祖宗,一边是社稷(土神、谷神),保佑皇帝长治久安。从天安门前过金水桥原来有一条南北笔直的街道,称作“天街”,天街两侧是中央各部门的衙署。北海、中海、南海三个湖泊原来都在皇城内,有黄瓦红墙与外部隔绝。民国时,北海已开辟为公园。

皇城的南门是天安门,北门是地安门,南北相对,也在中轴线上。天安门再往南,现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后面还耸立着正阳门,俗称前门。正阳门外穿过前门大街正对着的永定门。原来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外就是南郊了,为防御蒙古侵扰,明中期加筑外城,于是才有了永定门和左安门、右安门。本来的想法是再加筑一圈外城,类似现在二环外有三环一样。但朝廷实在没钱,只在前门外建了一圈,使北京城形成“凸”字形轮廓。永定门内的天坛与先农坛相对,加上朝阳门外的日坛、阜成门外的月坛、安定门外的地坛,这五坛是国家祭祀的地方,原本都属于城郊地带。

明朝的北京城基本是重建,历时14年完工。以帝王为中心的北京城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又造就了皇权的威严和神秘。北京城的建设与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唐都长安、北宋汴京、南宋临安,以及各个朝代的都城,没有一个像明朝北京城这样突出皇帝的位置。唐朝的皇宫在长安城的最北面,皇城的南门也叫承天门,对着朱雀大街的两侧是尚书省等府署,但中书省、门下省在皇城内太极宫两侧。中书、门下两省虽然脱胎于内宫,但这时已属于政府机构,在宫内办公,好像显示了皇权对这两个机构的重视。宋朝的皇城太小了,周长才500米,明代紫禁城的周长是3428米。由于皇城太小,宋徽宗在皇城北部又建延福宫。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城四周形成繁华的商业圈,整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由于皇城与民间的隔离不是很严格,所以宋徽宗能够经常溜出皇城,混迹坊间,寻花问柳。南宋的临安限于地形,城市建设更趋向于融合自然,无法体现以皇权中心的思想。明清有条件也有意识地将北京城建设与政治理念结合在一起。

如果认真落实课标要求,“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则需要探微北京城建筑。比如紫禁城的角楼,梁架与斗拱交错,设计难度在哪里?皇宫里怎样解决冬季取暖?北京城有污水排放系统吗?皇城宫苑用水与城内居民日常用水都是依靠水井?这样也有趣味性,也是一种选择,其教学效果是另外一个方向,未尝不可。

【作者简介】任世江,《历史教学》顾问。

【责任编辑:王湉湉】

猜你喜欢
明代建筑
建筑与数学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