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丰
[摘 要]对假分数的认识障碍一直是分数教学的顽症。由于学生认定了平均分的份额总量不能超过“单位1”,于是,他们始终无法接受分子大于分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教师要另辟蹊径,从分数的除法定义入手进行教学。
[關键词]分数;分数值;假分数;零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1-0042-01
同分母加减法的教学重点是讲解并揭示其算理,让学生能熟练无误地进行计算。但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的做法令人瞠目结舌。那么,学生究竟会有哪些失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弥补挽救呢?
一、错认分数值的上下限
[片段一]计算[38+48]。有的学生认为3个[18]加上4个[18]等于7个[18],即[78];有的学生认为[38]代表将物体均分为8份取其中3份,而[48]则表示把另一个物体均分为8份,取其中4份,所以,是将两个相同物体平分成16分,前后一共取7份,即[716]。
[片段二]计算[38+68]。对于[98]这一结果,有学生认为不正确,因为这相当于将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然后共取走9份,超出了总份数。
[片段三]计算[34-34]。一些学生声称结果“0”是错的,理由是分子不能为0;有的则表示分母相减为0,于理不合。
这三个教学片段暴露出以下问题: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仅局限于分子不为0的真分数和分子等于分母的这种假分数,将0分数和超过1的分数屏蔽在意识之外。教材在界定份数时,是将整体看作“单位1”。因此,对学生而言,“单位1”就是一个不可超越的囊括一切的整体,当相对量发生变化时,对“单位1”的认定就会产生混乱。换句话说,一旦选取的份数超过“单位1”分的总份数时,学生就会犯迷糊。
二、平均分,分不清真假
对上述问题的出现,笔者进行了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分数时,对“份数”的定义不够明确。按照“划分份数取其中若干”来编制材料,虽然能直观地揭示出分数的基本涵义,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弊端之一就是不能解释0分数的存在。纵观教材,无一不是从平均分切入;这里,平均分的对象是一个单件的物体,或者有许多单个的物体组成的集合,分数表示的是获取份数与总体之间的比例;从这点上讲,分数的分子下限不能达到0。因为0就代表没有选取,毫无意义。
弊端之二就是不能证实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的存在。教材设计中,通过让学生分拨、涂画、对折、述说等活动,认知和接受“单位1”和平均分概念。因此,学生基于实物分配的刻板认识,就会形成总份数不能大于整体1的僵化认识,即分数的分子不能大于分母。
弊端之三就是教师解读教材不到位。教材一味强调平均分,把单个整体看作单位“1”,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参悟总份数逾越“1”这一整体的情形。教师忽视了分数的除法定义(为了将无法整除的余数整合到商数中,从而衍生出分数),让学生误以为分数就是均分后的取值结果。
三、另辟蹊径,重新定义
教学中又该如何规避以上障碍呢?首先,从除法运算引入分数。在学生遇到两数相除有余数的认知冲突时引入分数进行表示。可以这样设计新课导入:①把6块巧克力平均分给2个小孩,每人分得几块?②把1块巧克力平均分给2个小孩,每人分得几块?③把3块巧克力平均分给2个小孩,每人分得几块?学生根据题意列式,对算式“[1÷2=]”“[3÷2=]”产生困惑,并产生探究动机。这时教师乘势推出“分数的认识”。从第二个问题的研究开始,认识分数[12]。这样将除法和分数融为一体,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商数带余的一种简写形式。
其次,引入“数轴”阐释分数。在教学中,为了将分数的概念与整数对上号,不妨引入“数轴”进行直观演示。数轴模型的分数表示是对矩形模型的二次简约抽象,将原来二维的平面面积表示的份数,用一维线段长短来表示,所有具备具体尺寸的物体到这里统一简化为“单位1”,学生对1和2的认识会变成份数而不是整数。如[35]、[45]这两个分数就可以在数轴中表示:
[ ][0][1]
综上所述,从新的角度理解和领悟分数,可以排除学生无法接纳0分数和分子大于分母的假分数的认知障碍,为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基。
(责编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