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当今数学知识越来越接近真实生活。学生能力高低,关乎学生日常生活的质量,更关乎学生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成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计算;能力;成效;课题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数学教材越来越接近于学生周遭的现实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孩童,大到古稀,可以说计算伴随着个人的每时每刻。计算能力对人的生活品质是一种必需品,培养人的计算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最基本的数学素质之一,也是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的成效。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和任务之一。
一、 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计算
在现行教材中,应用题都是作为理性的一个证明和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的实践中,最终要通过计算达到理解与掌握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发掘创造,用贴近学生的周遭生活形式,创设一种立足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从中观察,思考,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理解计算过程。
在教学二年级“混合运算”时,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种学生喜欢的花,并为每种花标上价钱。根据场景,教师现场创设问题情境:三八妇女节就快到了,同学们想送束花给妈妈吗?如果你要买花送给妈妈,你想怎么买呢?准备要花多少钱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列式,计算,得出结果。之后分小组交流,然后展示不同方案的计算过程。接下去,教师再从买花的数学问题延伸到生活其他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师設计这样的生活场景,生动地把计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感到有趣、熟悉、自然,对数学计算不会感到担心、害怕,而是产生了迫切的亲切感、兴趣感,学生学习起来非常专注,学习效果非常好。
二、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计算
纵观计算教学,一大部分的新知识是在原知识上的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建构特点,教学中应由教师牵着教,转向学生主动学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新知通过比较、分析、联想等方法,获得认知与经验,逐渐将新知纳入自己的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因此,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在教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同样秉持着以学定教的理念,上课伊始,就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有一个书架,有12层,每层放书14本,这个书架一共放了多少本书呢?14×12=?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探究,产生了多种算法:
①14+14+…+14=168
②12+12+…+12=168
③14×10=140 14×2=28 140+28=168
④12×10=120 12×4=48 120+48=168
⑤14×6×2=168
⑥12×2×7=168
⑦14×12=168
⑧14×20-14×8=168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对多种计算方法特点的进行比较,分析等,得到了知识、乐趣、方法等,同时又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理解得很深刻。
三、 从教学目标中,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规,准确、熟练地计算;要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在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来理解;在计算速度和难度上有所降低,重视学生的心算、口算及估算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
(一) 重视学生口算与估算素养的培养
口算和估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笔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和估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命题。
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训练学生口算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题目,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编写一定数量、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培养学生口算计算的灵活性、敏捷性,使学生在具体的口算计算实践中,计算又快捷又准确。
估算是现代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的计算能力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良好的估算能力,将为学生数学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常的计算学习中,算前算后估算,不断提高学生的估算素养。
(二) 在运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中培养素养
在计算教学中,无论是整数、小数还是分数,以及综合的计算,都有各自按规则的计算策略。同时在规则中,蕴含着生动的算理。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运算法则、各类运算法,还要将抽象有算理,生动化,生活化,这是每一个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基础。当学生的运算法则了然于胸的时候,在运算中,即使教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能自学,也会进行正确的计算。重视学生运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于形成学生的计算技能,非常重要。
(三) 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计算是一项严谨的事情,不能有半点马虎。在计算中,一步错,就会造成步步错。因此,好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素养之一。在平常练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化、有效的口诀,如在计算时,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再算一算,最后查一查等方法。对要计算的题,勤打草稿。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等。对错的题,要先观察,再分析,想对策。这样反复实践,促成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总之,计算教学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眼点,不断发掘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形成有效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陈光,王迎冬.中国儿童数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3).
作者简介:
张华明,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三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