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
摘要:避开中职英语课堂的枯燥乏味,巧妙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导入英语知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激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从而实现“活”的英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带着情感走进课堂,对学生多加了解,唤醒和鼓励,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兴趣;游戏;情感;鼓励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41-01
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讲,英语课堂是乏味无趣的,而中职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且厌学情绪高,英语课堂活不起来往往也是我们教学的一大烦恼。如何让他们从厌学到开始慢慢接受,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能力和需要。
一、导“趣”
课堂是快乐的课堂。课堂改革,就是变厌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让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寓学于生活,寓德于学,“学着乐、乐着学”,感知学习之愉快,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①。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用身边事,将现实生活巧妙引入英语课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课堂不枯燥乏味,更贴近生活,经常有意穿插一些简单易懂的英语常用口语,让学生知识结合实际的脱口而出,比如:A 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Itsnone of my business.(不关我的事)You are a chicken.(你是个胆小鬼)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竞成)等等。
二、激“趣”
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根据教材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有选择地将经典英语原版等音视频资料引入课堂,能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重视课堂互动,不断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课堂的多样化设计,让英语课在表演中进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而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英语教学要创造新颖多样,适当地插入游戏、竞赛、歌唱、猜谜、顺口溜等活动,来唤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与鼓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傳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首先,把学生放到“人”的主体地位上,强调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其次,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课堂艺术,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再次,尊重教育规律,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服务理念。因此我们应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并及时捕捉学生在会话、发音、写作、书写等方面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学生树立其学习英语的信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带着情感走进课堂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笑容和真诚最有力量,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和热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师爱的老师,从而爱屋及乌的喜欢上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做朋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学生练习或回答问题时,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把尊重和信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开心的在课堂上学习,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发挥无限的创造力。
五、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精心做好各项准备,才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课堂能不能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任何一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课下认真备课,做好各项教学资料的完善,预设好各种突发状况,按时批阅完学生的课后作业并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富有成效的教学经验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水平,也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把握和了解,从备教材到备学生,从优化的课堂设计到驾驭整个课堂活动都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课下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互联网时代,各种教学资源都能便于及时查找和利用,我们可以将课堂上枯燥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让其变得生动活泼,新颖有趣,让学生易懂易接受。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照顾到中职生知识的不平衡和不自信开口讲英语的种种特点,追随他们的兴趣点,以提高课堂气氛和效率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为基础,注重自己对学生的情感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不断的提高和学生不断的充满自信与提高积极性的双重合作下,中职生的英语课堂势必会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