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诺婷
摘要:我国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多声部民歌,它们共同塑造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同时,不同民族、地区、语系的人民中间流传的多声部民歌在演唱形式、旋律形态、织体构成、调式调性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对绚丽多姿的多声部民歌进行研究、使用可以大大推动我国音乐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关键词:多声部民歌;音乐教学;音乐科研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225-01
欧洲多声音乐的出现较早,“自九世纪中叶的理论著作中记载的有关谱例开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较多。1953年薛良发表的《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一文正式开启我国多声部民歌的近代学术研究。
经音乐学专家们多年调研发现,我们有近三十个民族拥有多声部民歌。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流失、濒危,很多的多声部民歌已经失去了传唱环境、群众基础。本文将从多声部民歌本体特点出发,展现其艺术魅力、文化价值,探讨将其应用于音乐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方式。
一、我国多声部民歌的特点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旋律性声部同时作纵向结合发展的民歌,称之为多声部民歌”。不同的多声部民歌与当地习俗、语言、环境等密切相关,有着自己独立的名称、体裁、结构、组合方式,同时又在此基础上集聚出了共性特征。
(一)具备一般民歌喜闻乐见的传唱性,也带有一定的技巧难度
与一般民歌不同,多声部民歌不是时刻伴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中,而是在丰收后的狂欢、种族或群体之间争斗等比较重要的场合时出现。这些特殊场合需要一种带有评判功能的音乐体裁,更具技巧挑战性的多声部民歌应运而生。
在演唱方法上,多声部民歌提升了难度,具有较强的群体竞技性,不同声部之间的组合、交替以及真假声的使用等都较为复杂。
(二)表演灵便,又具有强烈仪式感
一般民歌表演重在自由、随意、真实,表演性次之。演唱者是将最天然的生活、情感状态与艺术表达紧密融合,对于表演空间、条件要求不高,甚至不需要舞台、伴奏乐器。作为相对复杂的多声部民歌往往是在宗教、祭祀、欢庆、节日等特定场合和时间进行表演,仪式感更强。
(三)体现日常生活和民众智慧,也蕴含更深入思想
在艺术结构和内容上都更加讲究的多声部民歌,具有传统民间艺术平实、朴素的共同特性,同时也可以融入更多思想和主题,表达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随着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的提升,劳动人民不满足于已有的常见娱乐项目,需要超脱于基本生活需要之上的艺术形式。很多多声部民歌采取一人领唱的表演方式,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创造了单个个体无法实现的新的艺术创造和诠释。这些都是劳动人民群体协作、进取精神的折射。
二、多声部民歌的作用
(一)保留呈现原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原生文化样态的存在环境已经消失跆尽。虽然大多原生文化与现代文明具有对抗性,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化基因的源头。很多原生文化是社会衍变过程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是文化生态链条完整的必要部分,多声部民歌从先民们自发性、随意性的“大混唱”到逐渐成为成熟的艺术体裁,经历了长期的演唱实践,在此过程中,多声部民歌也烙刻了不同时期先民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俗。
(二)文化重构创造全新作品
新时代的新作品可以通过全新创造来完成,也可以利用对已有母体文化的重构、采用来实现。“侗族大歌以多声部、自然和声、无指挥伴奏为主要特点,并且其演唱形式也比较罕见,是以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来进行的……(著名作曲家陈怡)在钢琴曲《多耶》中就运用了这种多声部的表现方式”。多声部民歌可以启发音乐家的创作灵感,也可以直接作为音乐素材加以应用继而产生全新作品。
(三)意识形态的有效承载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掌握主动权,应该找到可以共同接受的文化因子,民间艺术提供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动载体。植根于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现实情况,借助更能体现人民团结协作精神的多声部民歌,就可以通过具象化的文化作品传达主流价值,变被动、灌输教育为自觉主动传播,从而消弭意识形態工作的政绩成分、说教痕迹,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积极健康的内容来潜移默化弘扬主旋律,又依托主流价值观为民族民间文化扶正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四)审美理论的丰富拓展
在音乐学术探索方面,关于多声部民歌的理论研究,丰富了研究内容、拓展了研究空间。多声审美理论针对多声部民歌的不同方面展开研究,如艺术特性与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民族文化、社会民俗等内外部环境和驱动力的研究,更多的理论研究着眼于声部协调机制的建立、旋律形态与声部构成、织体类型和和声规则等音乐本体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对不同审美理论的印证和支撑,也从审美主体、审美关系、审美意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
(五)产业运作的资源整合
多声部民歌多分布在少数民歌地区,展现了不同民族的原始风貌和艺术追求,这些作品的创作、表演多与当地人民的采茶渔猎等劳动情境、饮酒集会等娱乐休养息息相关,往往带有神秘新奇的民族仪式、热烈奔放的情感表达,可以呈现合唱混唱的喜庆场面、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自然音响的模拟再现。这些都成为了当下文化旅游的特色资源,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多声部民歌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应用方式
(一)参与音乐基础教学,培养多声思维
音乐院校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需要利用好民族音乐素材,多声部民歌可以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多声思维。利用多声部民歌进行分声部视唱、合唱练习,锻炼学生立体化的音乐感悟力,打破传统的单声音乐思维习惯,全面加强乐理知识。
(二)参与音乐表演教学,丰富演唱技巧
多声部民歌演唱时真假声的使用方法多元,不同声部、同一声部都会进行真假声切换演唱,另外,还有压嗓、润腔、泛音等不同技法。这些演唱技巧、发声方法都可以被声乐尤其是民族声乐专业教学借鉴吸纳,从发声位置、气息控制、鼻音使用等方面对音乐表演教学产生众多启发。
(三)参与音乐创作教学与实践,突出民族风格
作为亲民艺术,多声部民歌在具备乡野特征和民俗风情的同时,它们更具大众性、群体性特点。当下,部分创作者强调个性、先锋,人为拉开了作品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成为既没有民族底蕴也无法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神曲”。多声部民歌可以拓展创作者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和学术视野,借鉴复调、和声式创作技法,或直接使用多声部民歌的音调、节奏等元素从而完成富有民族风格和群众基础的音乐作品。如作曲家杨勇创作的当代民乐室内乐《秋声赋》中多线条旋律的进行、不同声部的设置在很多程度上都契合了多声部民歌的特征。
(四)贡献理论研究素材,拓宽学术视域
我国关于民族音乐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多声部民歌的理论研究才开启60多年。除了音乐本体研究,还有学者从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方面展开了学术争鸣。但是,不同音乐作品的结构形态、调式调性有所不同,观众的审美立场和观念也在动态变化。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结合作品内容、审美情趣不断更新研究方法、拓展学术视野,从而形成新见解,厘清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多声部民歌是劳动人民创造、流传的文化遗产,我们既要将它们保护、继承下来;同时,也要让它们在新时代发挥出其艺术价值,推动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