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9-04-23 01:17王光松张子龙刘海波
时代金融 2019年8期
关键词: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手续费

王光松 张子龙 刘海波

摘要:随着新时代、新金融的不断发展进步,商业银行经营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目前公认的银行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布局便是做大、做强中间业务,从而在资产业务之外,培育起更为稳定的收入板块。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目前面临的挑战与短板,提出未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间业务

一、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通知将中间业务划分为9大类:支付结算类、银行卡业务、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其他类。

中间业务收益稳定性强、风险较低、资本占用较少,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间接体现着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利润表的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一)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

上表内各个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最低农业银行仅为13.57%,最高的民生银行为33.09%,差距较大。其中农业银行该项目收入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由于代理财政部委托资产处置业务于2016年底到期,导致代理手续费收入下降166.04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较同期增速较快的银行包括:浦发银行增长12.01%,主要是理财和托管业务手续费的增长;中信银行增长10.80%,主要是银行卡手续费增长57.6%;交通银行增长10.20%,主要是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增加;平安银行增长10.10%,得益于其零售业务飞速发展。

总体来看,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收入构成中传统的利息收入仍占据绝对地位,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在30%以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基本在20%以下,处于较低水平。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在30%-4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普遍接近3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内部机制更加灵活,能够相对便利地调整布局专注于某一项或多项领域,转型发展的难度相对较小、速度相对较快。其中,目前各家争夺最为激烈的当属零售市场板块,零售业务市场活力大,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较快的银行也基本是前期将战略布局重点向零售市场转移的银行。

(二)国际主要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

歐美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探索较早,早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潮流,便走上了混业转型经营的探索之路。发展至今其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其中不乏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业务。因此国际主要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高达40%-50%。除巴黎银行、花旗银行外,其余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均较高,其中德意志银行高达41.60%。从总体面上,国外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大幅高于国内银行,这说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及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也就是说谁能够抓住机遇提振中间业务,便能够在当前时代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抢得先机。

二、中间业务发展的紧迫性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在澎湃的改革浪潮中,人们的各种习惯逐渐被新兴事物不断改变,而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在各种形势的合力下倒逼商业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中间业务发展战略。

(一)利率市场化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利差趋于收窄,也就极大地冲击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利息收入依赖度较高的现状,上市银行近五年来净息差下滑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未来发展。改变战略布局,创造性、可持续性地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整体经营转型发展。

(二)金融脱媒

当前在资产层面,投资渠道和方式多样化,部分资金由传统储蓄逐渐流向保险、理财、基金、股票等;在负债层面,个人及企业融资渠道也不断扩宽,包括融资租赁公司、保理公司、各类金控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资金绕开商业银行进行体外循环愈加普遍,但总体来看金融脱媒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一定程度上蚕食着商业银行部分市场份额,同时在利率市场化的叠加影响下,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也从另一个层面显现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三)互联网金融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金融,近年来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并深入人心。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规模达143.26万亿元,增长44.32%,是2015年的将近三倍。除了基础性的结算支付功能,互联网金融正快速向理财投资、信贷、代理业务等领域延伸。而前期各个商业银行也逐渐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中,但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技术、产品及创新等方面优势也较为明显,相较于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极大的号召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中间业务层面对银行的冲击更大,特别是在零售领域构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量之一。

(四)金融强监管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基于银行信贷“七不准”、服务收费“四原则”的制度约束,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逐渐适应强监管的外部氛围,服务收费逐步规范,甚至挤出部分水分,这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来源的影响较大。另外,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出台,债券融资环境收紧,资管、托管等业务中收也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当前监管形势下,势必会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阵痛。但长远来看,监管的趋紧将能够极大地规范中间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大于挑战。

三、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虽然目前能够意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也采取了诸多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内在问题。

(一)经营管理理念有待提高

商业银行机构较为臃肿,涉及部门多,部门间较为独立、权责划分过于明确,众多的中间业务收入品类分散在各个独立的部门中,出发点天然地为自身负责的产品及利益,容易出现重复营销、各自为战,无法统筹考虑,难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而潜在仍是以银行利润为中心,服务体验差。

从经营角度来看,与信贷业务关联性强的中间业务收入出现大幅滑坡,已经对商业银行原有中间业务构成提出了警示。在这种局面下应该迅速调整战略导向,部分原来“短平快”的中间业务经营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因此经营理念亟待提升。

(二)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不高

目前中间业务收入种类虽然较多,但各个商业银行同质化较为严重,大多产品附加值不高,诸如结算、代理等简单的中间业务占比较高。即便目前火热的零售板块,产品和服务在各个银行间区别不大,并且拓展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在高附加值的投行、资管等业务领域,国内银行起步较晚,能力及水平远不及国外银行,目前普遍在中间业务收入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例如基础的信用评级业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国内商业银行凤毛麟角。

(三)创新活力有限

雖然各个商业银行都在不断投入力量,加快创新发展,但究其效果来看,投入产出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与科技类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差距更为明显,行业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把创新的产品与创新的模式有机结合,通过简单的培育、推广,自然地以商家推广商家、以商家推广个人、以个人推广个人,以个人倒逼商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某些领域,商业银行却已屡屡成为“模仿者”“追赶者”,产品和服务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间业务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四)业务品种不足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品种约有600项。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研发力度仍然欠缺,品种类别依旧较少,根本上不足以支撑未来非利息收入的增长。而国外银行中仅花旗银行中间业务就有5000余种,差距显而易见。

四、对策与建议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背景,商业银行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如何改善内部经营,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提升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贡献的核心课题,而这也直接关系到银行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经营转型。

(一)改善管理体制及经营理念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也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在资产实力及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迈入了国际领先的阵营。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具备了混业经营的内部力量及外部条件,下一步需要统筹布局,明确中间业务发展方向,协调好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适当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性。与此同时,在管理上尝试机构改革、流程再造,协调和统筹各类资源,力争扁平化管理,以打破部门墙,使各项业务出发点真正回归到以客户为中心,改善客户体验。

(二)积极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发展是各行各业永恒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了大量创新工作,但在创新的效率、效果上参差不齐,或是市场接受度低,或是在变相地模仿,创新的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需加大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承载产品或服务的渠道、制度、营销方式的创新。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创新性地使各方有效捏合,形成合力。

(三)重塑外部合作

在炙手可热的零售市场板块,转型较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银行卡、理财等业务大幅拉动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并挣揽了一大批具有活力的青年客户群体。当下,在一批“零售银行”崛起的同时,谁能够将以往与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公司之间对立竞争关系进行重塑,加强合作、有序竞争,实现协调发展,谁便能实现共赢、脱颖而出。尤其是商业银行应该重新审视互联网支付的历史趋势,避免耗费大量资源跟随式的竞争,导致各自为政,降低了客户体验。例如自2017年开始,工商银行与京东、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农业银行与百度均陆续建立了广泛、互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力争协同发展。

(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业务

在金融监管的规范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放量提升的必然选择便是加大投行咨询类高端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大力开展短融、中票等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资产证券化、并购重组咨询等高技术含量、附加值的投行业务。补足高端业务的发展短板能够极大地拉动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而这一领域国内银行较国外银行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精力。

(五)加强保障支持

中间业务发展重要的保障支持便是人才和信息技术。商业银行需重视近年来人才流失的严峻性,尤其是在目前亟需发展的高端投行业务领域,大批量专业人才基本聚集在基金、券商类金融机构,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商业银行过往不曾重视的课题,也是制约中间业务发展潜在因素之一。另外,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并不断加大投入。根据下一步的发展趋势来看,提高中间业务相关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从根本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因此继续强化科技力量使其走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前列显得尤为关键。

参考文献:

[1]李玥.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比较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6).

[2]李振球.吴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探讨[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8(1).

[3]操海国.丁春.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8(2).

(王光松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度支行副行长;张子龙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度支行对公金融业务部副经理;刘海波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度支行对公金融业务部经理。)

猜你喜欢
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手续费
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及发展建议
国内外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比较分析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2年的数据分析
河北省各城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