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训练学与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的融合

2019-04-23 00:56庞婷婷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融合

庞婷婷

摘要:舞蹈训练学是一门基于现代科学研究方式,对舞蹈的动作和练习方式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的训练课程。舞蹈训练学在提升了现代人进行舞蹈训练效率的同时,科学的规范了舞蹈的动作,避免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危险的舞蹈动作对人体造成损伤。中国古典舞是几千年历史以来对中国的古代舞蹈进行总结的产物。中国古典舞在形式和艺术追求上都是对中国古代舞蹈种类的总结和学习,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舞蹈训练学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进行融合,是现代科学体系对人类生理构造了解的前提下,使中国的古典舞在训练上更加符合人体的构造原理,同时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效率。

关键词:舞蹈训练学;中国古典舞;融合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87-01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诗经”中就已经有了中国古代舞的记载。中国的古代舞蹈在中国古代戏曲中发挥了重要的艺术价值。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对古代舞蹈记载进行复原的情况,创立了中国古典舞这一舞蹈种类,并在中国的艺术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中国古典舞训练过程是根据前任的舞蹈经验进行训练的,在某些训练中显示出没有进行合理的科学训练规划的训练课程,使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学员不能系统的学习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在学习中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将舞蹈训练学和中国古典舞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方法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传统舞蹈学的发展,使我国的古典舞蹈在训练中总结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功训练动作和体系,使我国的古典舞艺术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一、舞蹈训练学和中国古典舞的融合依据

舞蹈训练学的基础理论。舞蹈训练学是科学的舞蹈训练方式,是经过对舞蹈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的较为适合的舞蹈训练方法。对舞蹈的训练效率和训练形式都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使舞蹈训练成为一门系统的学习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舞蹈学习的掌握。舞蹈训练学在教学舞蹈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应用性、创新性、耦合性等综合性的学习特征。在教学的训练中提出了明显的训练要求,比如训练过程的程序性、原则性、训练内容和方法都有了明确的训练要求。使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系统的教授学员进行舞蹈训练指导,提高学员学习舞蹈的质量和效率。舞蹈训练课程的应用性是指在舞蹈训练课程中,给学员设计了实际操作度很高的学习动作,使学员在初始的学习中依然可以遵循训练教程进行初步训练。舞蹈训练课程中的创新性是指舞蹈训练学总结了丰富的舞蹈曲种和教学经验,在对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依靠舞蹈理论进行大胆的舞蹈动作创新,同时符合大众审美和艺术要求。舞蹈训练学的耦合性是指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对多曲种的舞蹈进行训练,在不同的舞蹈训练中,有一定形似动作的耦合性,使舞蹈的学习更加群面和多样。舞蹈训练学的综合性是指在舞蹈的训练中融合了多种舞蹈和教学理论,是多种舞蹈学习的训练基础课程。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注重的是对舞蹈学员基本功的锻炼和培养。在基本功不断锻炼和磨练中,寻找中国舞蹈自身的韵律美感,并在不断模仿学习中锻炼自身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美感,完成对中国古典舞的学习。中国古典舞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中国古典舞的教学过程进行探索,发现舞蹈训练之间的联系因素,在训练因素之间总结舞蹈课程教授的办法。结合舞蹈训练学中对舞蹈科学训练方法的总结,使中国古典舞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价值。

二、中国古典舞在结合舞蹈训练学后产生的问题

没有做到针对每位学生学习天赋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舞蹈教学。在中国古典舞的学习中,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天赋和喜好是不同的。舞蹈训练学在舞蹈训练的课程中要求功能的训练和个体风格的训练应该进行相互联系,促进学生在舞蹈训练中选择适合自身的舞蹈动作进行训练发展。在实际的中国舞蹈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偏好和舞蹈训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舞蹈训练方面更加灵活的发展。

在中国古典舞和舞蹈训练学结合的过程中,没有对男生和女生的舞蹈动作进精细的划分工作。没有考虑到男生女生之间的身体构造差别,使舞蹈的训练过程过于刻板。在新的舞蹈训练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使每个学员根据自身的特点学习符合自身的舞蹈动作,使教学的效果更加理想。

在中国古典舞和舞蹈训练学的结合中,学习的目标主次关系发生偏离。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功的训练只是舞蹈学习的基础课程,每个人舞蹈风格的把控和学习才是舞蹈学习中的重要目标。在一些舞蹈教学中,学员的教学更注重基本功的锻炼,对舞蹈学习的主次关系认知错误。

三、结语

中國的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古典舞和舞蹈训练学相结合的舞蹈教学方式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新阶段,更有利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传承,是中国古典舞获得发展的新的依据和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