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术展览会看蔡元培的美术思想

2019-04-23 00:56司程程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蔡元培展览会美术

司程程

摘要:蔡元培通过在法国、德国的学习,回国后提出的“美育代宗教”思想在国内受到拥护,其思想从而影响一大批青年仁人志士投身教育。他很早就意识到具有公共性的美术展览会在国民美育及艺术启蒙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以一九二九年的民国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为代表的国内美术展览,到各种国际上的中国美术展览会。对于很多展览来说蔡元培先生都处于一个关键重要的地位。并且,从每次美展的展品、陈列品及主题也可以看出蔡元培先生当时的艺术理念,经过对比也可看出其美术思想及美育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蔡元培;美术;展览会;美术理念;美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B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9)06-0036-01

艺术启蒙以及国名美育离不开公共性,蔡元培也意识到美术展览会之必要,所以他也在在民国初期的讲话和著作中多次提到。“食物之人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脱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千里之外的明月,我和每个人都不能私密。中央公园的花石和农业试验场的水木受到了大家的赞赏。

美是不会被消耗且可与人共享的,无论自然美还是艺术美。埃及的金字塔,希腊诸神的崇拜,罗马的剧院,哀悼者的沉思,以及岁月的价值。各国的博物馆是不向公众开放的,即私人收藏的珍宝,也是供同志欣赏的。各地的音乐会和剧院都是为大多数人设计的。所谓的独奏音乐比人们的音乐好,寡乐乐并不是所有音乐都好,也就是说,由于国王的懒惰,仍然可以认识到美是普遍存在的。

作者不会浩浩荡荡的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展示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具有自娱性。而且当时的收藏家也只是一小群志同道合的人,被邀请来评价和欣赏。经过多年,國外美术展览已发展成熟,清末民初学生留洋海外所带回的国外的艺术文化思潮也影响到我国文化的发展。我国的首次全国美展正是在这种基础上结合本国特色、吸收前人经验举办的。

西画从全社会的世俗风尚转化为为学院内部的精英传承是因为中国的西画潮流遭逢到了传统绘画的阻击。第一届全国美展的组织权存在于以王震这一群海上画坛巨擎为幕后代表的江浙沪书画家和收藏家及具备政权背景的日商买办手中,而不是原来由蔡元培拔擢以林风眠与林文铮为首的留法派负责。正是由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政治背景,这些上海地区的书画家和收藏家们,才得以守护住了传统。并通过现代展览手段向海外推介中国传统艺术,从而抵制住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画学衰败极矣的论调,为中国绘画发展开拓了新的可能。

既要仿效日本的帝展和法国的艺术沙龙,又要能囊括一切民族艺术样式而彰显其整体的文化特征。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还留有早年展览会、炫奇会、赛珍会的影子,所以它并不是一次艺术主题明确的展览。

蔡元培在一九二四年《旅法中国美术展览会招待会演说词》中说,“我觉得法国人与中国人性质相近的很多。例如率真、和易、勤而不吝、自爱而不骄、不为偏狭之爱国主义而牺牲世界主义,都是相同的。”

由此也可看出蔡元培先生美术思想的变化。中国美术在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第一次全国美展所在的这一时期,决不能遽自满足,而谓无参考他国美术之需要。既要仿效日本的帝展和法国的艺术沙龙,又要能囊括一切民族艺术样式而彰显其整体的文化特征,注重西方的绘画技术与中国传统美术的融合。而在柏林美展等一系列旅欧中国美术展中,蔡元培先生更加宣扬的是将中国传统美术推广出去。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也是曾推崇宣扬西方美术的蔡元培等人回归于中国传统美术。在全民抗战时期,特别是从香港的圣约翰美术展览会可以看出,蔡元培这一时期更加注重中国传统美术及其内涵的儒家、佛教等宗教思想。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完全回归,还深刻表现了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思想。

而从始至终,这一系列美术展览会的举办都是在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思想之下,传播、宣扬并进行美的启发及教育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蔡元培展览会美术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蔡元培的气度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
2017第二十一届中国烘焙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