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蛙》中“姑姑”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9-04-23 00:56秦欣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悲情姑姑人物形象

秦欣阳

摘要:莫言在其长篇小说《蛙》中塑造了一个经典小说人物形象“姑姑”,她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时代里的代表人物。计划生育政策让“姑姑”的一生布满了传奇而悲情的色彩,但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却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本文对“姑姑”这一人物形象展开分析。

关键词:莫言小说;姑姑;人物形象;悲情

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2-0018-01

计划生育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以回望和反思中国历史为显著特色的莫言小说——《蛙》,是多年来第一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回应的长篇小说,文中通过塑造“姑姑”这一形象深入的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思考。

一、“姑姑”人物形象分析

1.人生初期里的“姑姑”。作为老军医子女的“姑姑”本身性格就比较刚烈,即使被日本人控制在城里也表现出了过人的胆量。毕业与卫校的她跟随父辈脚步做了一名乡村妇产医生,坚信科学的她十分反对传统接生婆对科学的不尊重和蔑视,甚至还与自己厌恶至极的接生婆打过架,这是充满年轻时期的“姑姑”。由于医术高明,她成功的帮助了很多情况危急的产妇,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产妇的赞赏和敬意,逐渐有了一点小名气的“姑姑”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送子娘娘”。“姑姑”的人生因为飞行员王小倜的出现燃起了对爱情和家庭的希望之火,但也因为王小倜后期的叛逃行为让“姑姑”的梦想彻底破灭,这也成为了“姑姑”性格变化的转折点。

2.人生中期里的“姑姑”。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后,姑姑带着自己的助手“小狮子”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忠实的支持并坚定将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位。就因为实行计划生育,她与掌权一家发生了很多矛盾,最后还造成了张拳老婆溺死河中一尸两命的后果,就连她自己的侄媳妇也从坚决不流产被逼迫到被接受和被安排,最终难逃难产而死于病床上的命运。对执行政策的态度近乎疯狂的她自从得知王胆怀有身孕后,便不惜任何代价与王胆一家玩起了捉迷藏,尽管王胆早产剩下了一女,但也在逃跑途中不幸夭折……这一人生时期中的“姑姑”虽保留了当年的泼辣,但失去了感恩,也不再懂得善待,以雷厉风行的态度在自己家乡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她完全陷入了疯狂的状态,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识。

3.人生晚年里的“姑姑”.唯物主义、无神论和科学是“姑姑”一辈子的坚持与相信,但晚年时期的她在家里却表现出了云淡风轻的人生态度,甚至有些随性、泼辣,因为她从未间断过的经受着过去的拷问,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包围着。小说最后的话剧阶段中,曾经因姑姑的执着而流走的无数小生命幻化成立青蛙精灵,对她进行鞭策和拷问,那些回荡在脑海中的蛙声对姑姑而言就像是孩子们的哭叫……故事后期,姑姑嫁给了村里的泥人匠,她将那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被打掉的孩子一个个的用泥巴捏了出来,将“他们”供奉下小黑屋里,用每一次上香来忏悔自己前半生的罪恶。话剧的最后一幕停留在“姑姑”得到心灵救赎和轻松的画面,姑姑在“我”的注视下上吊自尽,然后被人救下,“我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这对“姑姑”而言就算是赎罪和一次新生。

二、莫言心中的“姑姑”形象

尽管小说《》蛙中全面的呈现了“姑姑”在执行技术生育政策过程中的野蛮行为,但从而否定过“姑姑,所从事的工作,并在剧中借人物蝌蚪的口就计划生育对人类的贡献表示了肯定。

作者对姑姑行为的态度并没有带批判和谴责的色彩,而是同情。一个个与“姑姑”有着直接关系的惨烈又血腥的故事,但也并未将她往一个罪人形象去塑造,谁在那个年代里都免不了去做那样的事。莫言曾经在谈及“姑姑”形象时说过:“以前我都是一笔带过的在一些短片小说里提到“姑姑”任务,但在长篇小说《蛙》里面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她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描写。”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对=看待“姑姑”的立场,是同情,并非批判,丰富而形象的姑姑形象,有着深刻的时代寓意,整个小说给读者的感受也是姑姑虽有罪,但并不可恶。再粗暴的行为也难以掩饰她慈悲的胸怀,作者基于“必要恶”的视角,带领读者跳出“忏悔者”和“罪人”的格局去看到“姑姑”背负特定時代背景的困难女性形象,牺牲自我,成全大我。粗暴的行为难掩她慈悲的胸怀,莫言笔下的“姑姑”就像一位“神”,一位勇于承担时代罪恶与苦难的“神”。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从鼓励生育、一胎政策、单独二胎政策,再到放开二胎政策的过程。客观的回望过去,小说《蛙》中表述的严格的一胎政策没有绝对的对错,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尽管为人诟病,但始终是特定情境下必须性的执行政策。如今已经全面开发二胎政策,严格的一胎政策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但《蛙》中的“姑姑”形象是此前在文学史中没有出现过的典型,其己成为特定历史时期里,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代名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姑姑”这个人物形象既可怜又可爱,她的左手托起了生命,右手却沾满了罪恶的鲜血,但她将自己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被称为时代产物的“姑姑”最终在人生晚期将自己对家人的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宣泄了出来,她用悲情的方式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和那一代人的悲哀。

猜你喜欢
悲情姑姑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钗头凤·痛悼爱妻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姑姑出嫁了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陈水扁“悲情奔丧”
本 期 导 读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