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莉,李宗敏
(1.日照市中心医院母婴保健中心,山东日照 276800;2.日照市中心医院产科,山东日照 2768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一种严重的周围血管并发症,此种病症对产妇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从而良好的治疗时机便显得尤为重要,产妇应在最佳的时机接受治疗,才能使身体症状被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该文主要对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该院收治的4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42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 22~41岁,平均年龄(29.8±1.9)岁,经阴道分娩2例,剖宫产40例,初产妇36例,经产妇6例。患者的年龄、生产方式、生产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获得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进行该次研究,并在该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完成。
医护人员让患者保持卧床、抬高患肢、溶栓抗凝,在不断治疗的过程中,急性期中的婴儿运用人工喂养的方法,急性期患者应减少活动,从而防止血栓脱落,并且避免用力,卧床中患者下肢的位置可以变换,足部还可以进行伸屈运动。同时,患肢应该抬高30°左右,从而有利于静脉回流,使水肿、疼痛的情况获得好转,对于肿胀明显的产妇而言,便可以对其运用芒硝500 g,冰片5 g,将其放进特制的棉布袋中进行外敷,每天敷2次,2 h/次,以清热消肿止痛,便可以运用广谱抗生素来预防感染[1]。此外,在进行溶栓与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急性期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便应浅静脉输入尿激酶30-50万U到患者的患肢,每日注射1次,夜间向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7~10 d便可以停用尿激酶,对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2 h为1次,患者口服华法令2.5 mg,每天口服1次,持续的周期为7~10 d。并且医护人员向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与复方丹参20 mL进行静滴,1次/d,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注意事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该先于华法令口服,华法令的起效作用较慢,用药早期便可以诱导血栓的形成。此外,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产妇进行治疗,使用前检查仪器接口是否完整,检查无异常现象后运用大小合适的充气腿护套,使产妇的两下肢放置于压力带中拉锁固定,腿部与压力带的接触面能够容纳一指为最佳,使接管口与压力带的接口连接,压力值为80~110 mmHg之间。同时,压力从小到大依次调高,顺序为脚部、小腿、膝盖、大腿由上至下,从而顺次反复增加释放压力,治疗30 min。
对产妇下肢深静脉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了解最终的治疗效果。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并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实验可知,产妇下肢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比例大于血流缓慢、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产妇下肢深静脉出血的原因
通过实验可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出血症状消失人数多于好转、无效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产妇下肢深静脉出血的治疗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一种常见性的病症,倘若妊娠时胎盘中产生大量的雌性激素,足月时便会达到最高峰,进而大量雌激素便会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形式的凝血因子,此外,在妊娠末期的时候,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也会不断增加,但是天然抗凝蛋白的活性便会有所降低,纤溶系统会受到抑制,进而血液便会处于高凝的模式中[2]。通过实验可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具有关联度,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占据90.48%,血流缓慢占据4.76%,产后活动少占据2.50%,剖宫产占据2.50%,下肢生理性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比例大于血流缓慢、产后活动少、剖宫产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42例患者中39例消失,2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后下肢深静脉出血症状消失人数多于好转、无效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静脉注射肝素的基础上,便能迅速达到抗凝的效果,其能够调动内源性胞浆素原发挥溶栓作用,肝素与华法令在母乳中的分泌数量都较少,但是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使用,其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3]。在产妇卧床休息的情况下,下肢肌肉便会较为松弛,血液流动速度会较为缓慢,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会逐步增加,在运用此种方法对产妇进行治疗的时候,便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溶栓与抗凝疗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也能预防此种病症的发生,最终,产妇出院时间将会提前,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