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书写重回对话

2019-04-23 02:57姚舍尘
中国篆刻 2019年4期
关键词:碑帖书法

文︱姚舍尘

当参展、入围、入会已成当今书法唯一评估标准的逼仄环境下,当书法的全部内涵,愈来愈倾斜于造型艺术的简单认同而无从以修为使作品升华的困境中,当书法早已远离文本的情怀而沦为“文抄公”以至精神下沉,技术飞翔的普遍现象时,我们还能重回古人书法的精神状态吗?青年书家常秦尝试以书写经典重回对话,与晋人陶渊明、宋人苏东坡及民国王国维。

所有古老的语言,不是对话体就是寓言体。而寓言体实质上也是对话体。常秦以书法源头的用笔与结体与经典对话,在交通中实现重回,足以令人欣慰。对当代人常秦而言,这样的对话发韧还要早一些。如果说,当年中国书协“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是一次跨季节播种,今天这39幅或楷或行的尺牍也可视为一次破土发芽。身处喧嚣社会,若言“不恐独后,不因人热,不籍秋风”这样的雅人深致,成一条都不易。常秦与古代、近代这些精神高蹈之人的对话(书写),是沉浸其间的,因而是孤独的,所谓“闭门即是深山”。在他自我营造的“桃花园”里,虽不能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但昔日他曾热衷的以为要务的书法生活常态,确凿已如远山雾岚。如今,他的作品汇集形式更像一个沙龙或文人雅集。倘佯其间,如饮陈酿,且是小酌,而后微醺……箫统说陶潜“少有高趣”,那“东篱”断不是世俗枝条所扎,不然,哪得“悠然”?林语堂说苏东坡的独创性,关健在“表现中国笔墨欢愉的情趣上”,重要的消遣是“戏墨”之作。我们能将正襟危坐或虚张声势的书法,视为“重要的‘消遣’”么?王国维曾比较苏东坡与章质夫词:苏轼的杨花词是和韵之作,然而却仿佛首创。章质夫词乃是首创,却仿佛和韵之作。多少人能真正体认《人间词话》的三重境界呢?对话,无论是客观的自我倒逼,还是主观的追怀与敬仰,手心合一终究是双修的过程。

倘若一定要说古典的学术意义,恐怕莫过于一个“通”字。

书画同源,是“通”;张怀瓘将画分为能品、妙品、逸品、神品是“通”(层次愈高愈见其“通”);赵孟頫论书“结体因时而变,用笔千古不易”是“通”;文史哲,道释儒渗汇为缤纷之“国学”还是“通”。清人在书法艺术上有两个革命性变“通”,是被后人不同程度曲解或低估的。一是写碑,由此引发所谓“碑帖”(碑学与帖学)之争,几近迂腐。只不过写碑因成时尚或矫往过正而大大忽略了“打通”的重要意义。其实,历数清代写“碑”(或推崇碑学)之人,其作品哪一幅无“帖”的成份?另一个是篆刻,秦印(秦与先秦还有差异)之天人合一,汉印之朴茂方正,而晚清至近代“浙皖”二宗,则力主“写刻一体”。试想,除去方寸间的布局与设计的特殊性,写刻一体的“一体”难道不正是一种打“通”?早先看常秦赠我的书法结集,如闻他“六如山房”絮语,用笔、结体老道,且充溢着抒情性,或者说激情加抒情。好看的,自然是他书法的审美趣味。但这似乎并不足更多称道,正如木心所言:审美,知识救不了,学历也救不了,此乃天赋。我更看重的,倒是他法书的疏离、聚散中碑帖结合所弥漫出的特殊意韵。现在,他毅然将一般意义的审美喜悦悄然掩埋,而开始重新把握书写源头技法,将所涉猎的法帖、碑刻互相揉合生发,所呈现出的效果,竟是汉魏碑刻雄浑博大背景下,典雅之美的水到渠成。我想,他的内心一定有大欢喜。

走碑帖结合的路子以期形成刚柔并济的风格,似乎是近代文人书法的情节。但终因难度大,有成就有面貌者寥若晨星,如海上赵冷月、巴蜀谢无量,秦川于右任等前辈。今人则有金伯兴、洪厚田等也稍有境界。碑帖结合也许正如蜀道,但在此路上我个人浅见并不完全赞同一味“直追魏晋”。相对于王羲之代表的魏晋风度,颜真卿推出的盛唐气象无疑是一个更庞大而丰富的系统。他从三十岁到七十岁横跨四十年的楷书风貎,他的更为精采的行草中显现的率性,隐形的美感,“筋”的淋漓表达,很可能让后来者肆意驰骋出一个新的美学世界。这既有源头或中游参照系的问题,又有一个碑与帖本身规律的问题,就说吸收颜“筋”,不仅从当红“花旦”《祭侄稿》(美院普遍使用),还要观察冷僻如须生的《刘中使帖》(手札),甚至到被质疑成如“小丑”的《湖州帖》,似乎都有其一脉相承的韵味。我年轻时曾有集中时间临习“勤礼”碑、“告身”帖,到“麻姑”因奔波生计而败下阵来。荒于实践之人,总疑自己“坐而论道”或“胡说八道”,固不敢写这类文字。但我固执地以为,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书家而言,培养一种“通感”的审美把握能力十分重要。而碑帖结合尤为如此。这是一条艰辛之路,但常秦已经在路上 。

常秦告知我,他将这批如家书尺寸的作品汇集,以献自己不惑之年。这使我想起日前有幸看到我的街坊——坡子街天德巷孙龙父先生十七岁时的四季诗抄,刷屏之间,竟能窥章草大家中年变法之端倪。想来孔子这把年龄段与成熟度的比例尺,用在今天就很是吊诡:旧人的“不惑”大约适逢其时,今人的“不惑”(四十)倒可视为“早熟”了。

现今的书家都喜欢写《心经》(当然不是唐人抄经的态度与心境),《心经》里的“五蕴”,正是心灵的五瓣花。而每个心灵的五瓣花又在其暂住的时刻各开姿容。

张衡《归田赋》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黄州咏海棠》

项穆《书法雅言》选录

猜你喜欢
碑帖书法
碑帖之美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五期)
别去碰它
李金亮 身处闹市,竟收藏了600多件古籍碑帖
园庭信步读碑帖
碑帖 亿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