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目标导向与经验研究

2019-04-22 06:51孙秀玲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目标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

孙秀玲

摘 要:社会发展目标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之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党的领导人,坚持目标导向,深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完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并形成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目标导向;经验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6-0018-05

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善于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主题和时代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创新社会发展目标,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成功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对目标导向的阐释

对于目标导向在人类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角度进行了阐释。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改造对象世界的自觉活动。他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已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正是因为“意识”指导作用的存在,实践作为人的最根本的生存方式,有着不同于动物活动的特点。对此,马克思有着形象的论述,他说:“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足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2]实践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念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是人的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特征。这种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观念或者意图就是目标的特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观念是对人的自发性实践的规范。

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呈现出社会系统的整体上的进步或积极的、向上的变化。“社会发展”有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的意义上使用,但更多的是指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目标是对社会生活整体考量的结果。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与否,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发展目标,并以目标为指导引导和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往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因此,在一定意义说,一旦指导和规范实践的目标出现了问题往往也导致实践出现问题。要保证人类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或减少实践活动带来的负面效果,就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指导和规范实践的认识或既定目标进行检验、修正和改进。

人类总是构筑各种社会发展目标指导和规范自己的社会历史活动。但是这种构筑的社会目标往往毫无现实根据或凭依的纯粹的空想,而且把这种目标当成了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唯一科学模式。在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以后,社会发展目标建构才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但社会目标的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恩格斯进一步重申:“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4]因此,建构社会发展目标,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从每个国家的实际出发,而不是将社会发展目标建构在主观愿望上。列宁非常重视和尊重建构目标中的客观实际,反对将主观愿望凌驾于客观实际之上。他指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最危险的错误莫过于在需要组织起来的时候把自己的策略建筑在主觀愿望上。不能说我们已经获得多数拥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不信任、不信任、再一个不信任。把无产阶级的策略建筑在主观愿望基础上就等于把它毁掉。”[5]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中国化和民族化的社会发展目标,社会发展才能取得成功。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社会目标建构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立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近代中国试图以西学为模式来改造中国现实,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建构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实现模式。

(一)毛泽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近代以来,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富裕。当资本主义的目标选择宣告破产后,“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6]。实现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中得出的结论。其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所构建的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内容。在党的七大上,他在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05年屈辱历史的基础上,认为工业是国家巩固国防、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基础,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他郑重地告诫全党:“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7]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前提,“现代化”第一次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目标被提出来。1954年,毛泽东提出要“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8]。1957年初,在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先后两次强调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同时,在汲取苏联工业化发展教训的基础上,毛泽东对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提出建设现代的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1959年前后,现代化的目标被进一步明确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建设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了分两步到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伟大战略设想。虽然,在实践中,这种战略构想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但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这充分反映了实现强国富民、最终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不渝的追求。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重新审视国家发展现状,对中国社会发展目标进行深入思考。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会议代表团时,通过回顾历史,阐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9]。在重新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础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邓小平把社会发展看作一个整体,赋予现代化以新的内涵,在继续重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把政治和文化纳入了现代化的范畴,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208。在党的十三大上,用“富强、民主、文明”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了界定,拓展了社会发展目标的内涵。同时,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符合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阶段性目标,“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0]237。以“小康社会”表达和代表“中国式现代化”,把中国式的现代化阶段性目标表述得既形象又具体。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丰富

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中,都有特定矛盾和主要问题需要解决。党的十四大后,江泽民从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高度,对社會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因此,“不但经济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11]。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江泽民认为,现代化不仅包括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而且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人类社会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了这一思想。同时,江泽民还对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再认识。党的十六大分析了小康社会现状,提出了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奋斗目标。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再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不同时期目标的发展,才有了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最终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末,“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第二步已经完成。江泽民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党的十六大对21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进行了细化,将第三步的实现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性目标,既使人民有奔头,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避免了急躁冒进。

(四)胡锦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发展

“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现实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把“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同时,和谐社会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中来,从而把现代化建设目标扩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大定位。我们党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表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加注重价值理念与客观规律、质与量、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的升华。同时,对“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丰富和发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这一要求进行了回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种新要求体现在五个方面,包括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要求从战略目标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小康社会建设思想。

(五)习近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创新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有两大典型变化,一是目标内涵进一步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有机体以自然生态为前提。“美丽”主要是指生态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个目标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以美的原则改造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价值追求。二是国家发展目标定位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2]。同时,习近平还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重要论述,在更深层面、更广维度丰富和发展现代化目标。在实现目标的步骤安排上,党的十九大把目标实现时间确定在三个时间点,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社会目标建构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

社会发展目标合理与否,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通过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的社会发展目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如何认识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正确确立和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前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历史的发展的具体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是不同的。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形态或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构成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根本任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但随后受“左”的影响,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过分地强调和夸大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把生产力的作用摆在次要位置上,忽视了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邓小平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原则上来。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仍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阶段性量变上,明确主要矛盾确立的逻辑起点是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决定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依然是非对抗性矛盾,体现在生产与需要之间的矛盾,为建构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13]。

(二)在社会目标建构中呈现人的价值

“为什么人”进而“怎样为了人”,是任何价值体系的核心问题。在现代化目标问题上,西方发展理论把财富甚至财富的增长速度当作衡量现代化水平的唯一尺度,宣扬价值中立,否认现代化与价值之间的联系。这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如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日益拉大等问题。以弗朗索瓦·佩鲁为代表的“新发展观”虽然提出了“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口号,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只能是资产阶级最大限度地占有剩余价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同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密切相关,其意义不但是使中国获得独立自主的政治地位和实现经济迅速增长,更重要是的是人民的解放和富裕,这是一种反映人民发展要求的价值范导。邓小平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0]128。同时,邓小平还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社会发展的标准。江泽民把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标志。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的发展融人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中。习近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人的发展一直是现代化目标的核心内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目标建构中对人的价值的关照和实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會发展理论。

(三)社会发展目标和模式的统一

目的与手段、目标与途径应该是统一的。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实现的手段和途径,必须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能使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论目标还是实现模式都应是生产力不断发展与生产关系不断进步有机统一,既要促进人的解放,又要实现社会发展。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但“抓革命,促生产”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随着对阶级斗争问题认识的错误发展,“抓革命”被归结为抓政治、抓阶级斗争,带来的后果是生产力破坏和经济停滞。邓小平认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第二次革命”,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把生产力从僵化的体制下解放出来。同时,第一次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提出来,把对外开放作为党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之一。这一模式蕴含着丰富实际内容的理想模式,联结着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论述根本立足点是人民主体地位,价值遵循是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解决的根本抓手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变革,实践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频共振[14]。

(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建构过程先从解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开始,在解决问题中建构起社会目标。正如习近平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15]然后又从建构起的现代化目标倒推,厘清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阶段性目标。毛泽东提出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党的十六大对21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进行了细化,将第三步的实现分解成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习近平又对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后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安排。同时,随着我国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内外联动、交织叠加。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引发风险的因素化解在问题发生之前。习近平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16]。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将这两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之中,找准着眼点和着力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以伟大的目标激发强大动力,又以求实精神真抓实干破解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6—217.

[5]列宁.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0.

[6]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1081.

[8]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29.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3]曹洪滔.论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重要论述的唯物史观机理[J].理论视野,2019(11).

[14]张夺,王桂敏.变与不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与内涵实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

[1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16]新华社.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2).

责任编辑:顾榕昌

猜你喜欢
目标导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