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formalEducation的内涵探讨其中文译词的选择

2019-04-22 09:43杨文源刘晟
科教导刊 2019年4期

杨文源 刘晟

摘 要 术语是概念的载体,翻译外来术语时,译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读者对相应概念的理解。译词的中文词义与术语内涵的匹配程度是判断译词是否恰当的依据。Informal Education是一个外来术语,常用译词有“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综合《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这2个译词都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不匹配。追溯Informal Education的源起和发展,“非制式教育”更符合其内涵。另外,调查显示,目前常用的2个译词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的误解,而“非制式教育”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者形成正确理解。

关键词 非制式教育 非正式教育 非正规教育 中文译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19

Finding a Chinese Equivalent of the Term Informal Education Based on Its Rational

YANG Wenyuan[1], LIU Sheng[2]

([1]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As a term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ts corresponding concept, the Chinese equivalent of a foreign term can directly affect learners'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concept. The accurateness of a Chinese equivalent could be judged based on to what degree its semantics is appropriate to the idea of the corresponding foreign term. Informal Education is a foreign term, which possesses two common Chinese equivalents, "Informal education" and "Non-form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s in two popular Chinese dictionaries, neither of the current common Chinese equivalents is appropriate to the term Informal Edu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rational of Informal Education and Chinese semantics, "Informal Education" is a more appropriate Chinese equivalent to Informal Education. Moreover, a survey on the readers' literal explanation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current common Chinese equivalents are very likely to lead readers to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Informal Education", whereas "Non-standard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Keywords non-standard education; informal education; non-formal education; Chinese equivalent

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用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交流过程中的意义建构。[1] 准确的、不产生歧义的用词,才是良好的语言表达。[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学术文化的交流也形成了国际化发展的潮流。在学术文化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翻译不仅是译者认知行为和认知状态的反映,同时也是读者理解所译内容的信息来源。[3] 准确表达内涵历来都是翻译的基本准则。[4] 教育领域的翻译,尤其是关键术语译词的选择,同样应当遵循准确表达的原则。本文讨论的Informal Education就是一个外来术语,国内目前常用的中文译词有两个,“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这两个译词是否恰当,需要以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与译词本身的中文含义之间的匹配程度作为判断依据。此外,译词的字面意思会在多大程度上引发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的误解,也是判断译词选择是否恰当的依据。

1 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

一提到“学习”,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及其学业成绩。事实上,早在学校出现之前,人类就已经存在学习活动;学校出现之后,人类的学习活动也不仅仅局限在校园范围内。相对于学校教育(Formal Education)而言,发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稱为Informal Education。

1.1 Informal Education的源起

农耕时代,人类在耕作、园艺、酿酒等农业社会的日常活动中总结出对自然世界的直观理解和实践经验,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话、讨论、示范等方式进行传播,这就是最早的Informal Education。在学校教育出现的早期,由于学科门类较为单一、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受众范围较为狭窄,Informal Education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属于人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增强,Informal Education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表现出不断壮大的趋势,其中,最具代表性且一直延续至今的,是兴起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博览会(the Worlds Expositions)。[5] 世界博览会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展示交流彼此的商业、技术、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公众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在信息技術和通讯技术不太发达的时期,世界博览会一度成为科学技术广泛传播的源泉。近年来,还有研究者收集过去世界博览会参与者的个人回忆录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在Informal环境中,人们能够做什么、学什么,以及能够通过这种学习获得什么。[6]

1.2 Informal Education的发展

学校教育出现以后,Informal Education一直与学校教育并行发展。当现代学校教育运作模式较为成熟之后,反而暴露出对加强Informal Education的需求,特别是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教育事业从精英教育转向全民教育之后,在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下,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在科学教育领域,Informal Education长期为培养公民科学素养提供着不可或缺的助力。

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不仅引发了学校科学教育的震动和反思,也激起了对公众科学教育的关注。一些Informal科学教育机构相继成立,在政府财政拨款的大力支持下,对Informal Education展开系统研究。2000年前后,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影响力排名前3位的期刊《国际科学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和《科学教学研究》(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先后发行专刊报道Informal Education的相关研究;之后,又分别在正刊中新增了Informal Education栏目,专门接收相关研究文章,并通过规范的同行评审机制来筛选文章。此外,还出现了Informal Education的专门刊物,如《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和《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与此同时,研究Informal Education的学术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更有学者以此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学术期刊的认同和学术力量的壮大,说明Informal Education理论和实践体系日渐成熟,标志着Informal Education已经进入专业化发展的队列。时至今日,在国际科学教育领域,Informal Education也已经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之一。[7] 2007年,美国教育部发布的《学术竞争力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Council),基于“确保美国经济竞争力,特别是确保教育系统有能力培养具备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素养的未来公民,以及培养未来科学家、工程学家、数学家和技术人员”的需求,将美国教育体系划分为3个部分,K-12教育(幼儿园-高中毕业)、高等教育和Informal Education。[8] 这一报告相当于从官方层面,正式确立了Informal Education的重要地位,认可了当前Informal Education已经发展到规范化、系统化的阶段。

1.3 关于Informal Education的解释

解释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通常会与学校教育(即Formal Education)对应起来解释。简单说来,Formal Education,也称学校教育,是指发生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与之相对应,Informal Education是指发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表1详细对比了科学教育领域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的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活动设计原则、发生的场所和在人生中出现的阶段。

从表1可以看到,在教育目标上,Informal Education与Formal Education一致,都是培养面向当今社会和未来发展的素养,只是受众更广。在教育对象上,Informal Education面向所有人,而Formal Education仅面向在校学生,Informal Education的教育对象涵盖了Formal Education的教育对象。在活动设计原则上,两种教育虽然各有侧重、略有差异,但指导理论都源自《人是如何学习的》(How People Learn)和《将科学带到学校》(Taking Science to School)等教育领域的经典著作,都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已有概念、科学实践和文化背景等要素。在发生的场所上,二者没有交集,Informal Education发生在学校之外的各类环境,Formal Education则仅发生在学校。在人生中出现的阶段,Informal Education伴随终身,Formal Education仅出现在学生时代。通过表1的对比,可以发现,Informal Education和Formal Education在“教育目标”和“活动设计原则”上趋于一致;在“教育对象”和“在人生中出现的阶段”上具有包含关系;而在“发生的场所”上完全没有交集,这也是Informal Education和Formal Education的本质区别。

事实上,Informal Education与Formal Education是一个基于学习环境视角的、对人的终身学习进行划分的连续体,二者遵循相同的教育原理、认知科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发生在学校的教育活动称为Formal Education,发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称为Informal Education。

2 Informal Education目前常用中文译词词义辨析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存在Informal Education的教育形式,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Informal Education这一术语在我国属于外来词汇,目前常用中文译词有两个:“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2.1 非正式教育

“非正式教育”是目前關于Informal Education的常用中文译词之一。检索《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查到关于“非正式”的解释,但有关于“正式”的解释,“合乎一般公认标准的;合乎一定手续的”即为正式,如“正式比赛;正式工作人员;正式会谈;他穿的很正式”。[11] 检索《辞海》,同样没有查到关于“非正式”的解释,只查到3个相关词条,“非正式解释”“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组织”。其中,“非正式解释”是法律术语;“非正式制度”是经济学术语;“非正式组织”是通用词汇,意为“由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人们自愿结合而成。成员之间以私人方式互动,没有严密的规章、计划和正规的组织机构”。[12] 综合上述解释,可以认为,“非正式”是指不符合一定标准或手续的、非官方的、没有规章计划的。因而,“非正式教育”的中文词义实际上是“不符合一定标准或手续的、非官方的、没有规章计划的教育活动”。根据前文所述,与Formal Education相比,Informal Education除了发生在日常生活(如家庭生活)外,还会发生在经过设计的环境(如博物馆)和课后项目与成人项目,后面两种环境都是有规章计划的。比如,前文提到的延续至今的世界博览会就是一项经典的Informal Education活动,既符合国际惯例、由国家层面官方主办,又有严密的规章和计划。再比如,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主办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是Informal Education领域的一项开创性活动,也是一项非常正式的活动,既有一系列官方文件的规范,也有周密的计划和组织。[13] 因此,“非正式教育”与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并不对等,将Informal Education翻译为“非正式教育”有欠妥之处。

继续检索《辞海》,查阅关于“正式”一词的解释,没有查到对该词的直接解释,仅查到一个与教育相关的词条:“正式课程”,意为“即正规课程”。追踪检索“正规课程”,意为“亦称‘显性课程、‘正式课程。与‘隐蔽课程相对。指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计划上列出的全部学科或活动”。检索词条“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其中,“显性课程”意为“即‘正规课程(2429页)”;“隐蔽课程”意为“与‘正规课程相对。指正规课程以外,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一切影响。1968年由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hilip Wesley Jackson,1928—)首先提出”。[14] 由此可见,“正式”一词形容教育活动时,指的是发生在学校的一部分教育活动;与之相对应,学校还发生着其他一些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根据前文所述,Formal Education指发生在学校的教育活动,Informal Education指发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因此,“正式”一词并不能涵盖Formal Education的范畴,相应地,“非正式”也不能表征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文译词“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不能准确反映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一方面,在语义上不匹配;另一方面,在内涵范围上不对等。

2.2 非正规教育

“非正规教育”是目前常用的Informal Education的另一个中文译词。同样检索《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查到关于“非正规”的解释,但有关于“正规”的解释。“正规”是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如“正规军、正规方法、不太正规”。[15]《辞海》收录了“非正规教育”一词,解释为“与‘正规教育相对。指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中以及在校外教育机构中获得的教育。形式多样”。追踪检索“正规教育”,意为“与‘非正规教育相对。指学习者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以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方式获得的教育”。[16] 从释义来看,《辞海》收录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与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基本一致。但是,在检索“非正规”时,除了“非正规教育”,还查到了另外几个与“非正规”相关的词条,“非正规部门就业数”“非正规部门统计”“非正规就业数”。其中,“非正规部门统计”词条将“非正规部门”解释为“组织水平低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之间有少量分工或没有分工,经营规模小,劳动关系大多建立在偶然就业、亲属或个人以及社会关系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具有正规保障合同协议之上的企业”。[17]由此可见,“非正规”是指“组织水平低下、规模小、没有明确分工和正规保障、不符合正式规定的”,这与《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正规”的解释相对应,说明“非正规”一词实际上带有明确的否定和贬义倾向。如果将Informal Education翻译为“非正规教育”,从译词的中文含义来看,会误导读者认为Informal Education是指“组织水平低下、规模小、没有明确分工和正规保障、不符合正式规定的教育活动”。而事实上,世界博览会、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Informal Education活动都具有国家级别的高组织水平、规模大、有明确的分工和正规保障,也有正式的官方文件作为指示。

术语是概念的载体,望文生义是学习者错误概念的主要来源之一。[18]“非正规教育”这一术语会误导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的理解,因此,将Informal Education翻译为“非正规教育”有欠妥当。

3 “非制式教育”更符合Informal Education内涵

追溯Informal Education的源起和发展,可以发现,描述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通常都会用到“在学校(in school)”和“在校外(out of school)”,这两个词也是阐释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最贴切的用词。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共同组成了人一生的全部学习活动,二者的提出是强调和看重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从而为实现终身学习和提升素养服务,而不是为了区分和强调谁是更正式的或者更正规的。实际上,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件事情,二者一直存在相互融合的部分。比如,学校组织的野外考察就是将Formal Education延展到Informal环境当中;再比如,发掘博物馆、植物园、科技馆等社区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其实就是将Informal Education引入Formal环境当中。即使在二者未融合的部分,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也始终追求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即促进终身学习、提升公民素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的融合还将不断扩大和深入。

是否在学校发生是区分Formal Education和Informal Education的标志。Formal Education发生在学校,是统一式样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通常有固定的校舍、稳定的教育周期、统一的课程和学制;与之相对应,Informal Education发生在校外,形式多样、场地丰富多变,教育周期因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背景不同而灵活设定。因此,Formal Education实质上是“制式教育”,相应的,Informal Education实质上是“非制式教育”。

检索《现代汉语词典》,“制式”意为“规定的式样或程式”,如“标准制式、制式警服”。[19] 检索《辞海》,没有关于“制式”的直接解释,但收录了一个包含“制式”一词的词条,“制式装备”,意为“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格生产并列入军队装备体制的装备”。[20] 根据前文所述,Formal Education(即学校教育)正是规定式样的教育,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格来培养学生。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所有学校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授课理念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这样的教育环境使得学生从一所学校转学到另一所学校时,在原学校所学课程能够与新学校的课程衔接起来,最终达成课程标准对相应学段学生的要求。这就类似于,不同工厂按照统一规格生产的螺丝和螺母,能够匹配拧在一起。相反的,Informal Education则式样多元化,没有程式化的约束,不同场所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各不相同。比如,学习者从一家博物馆去到另一家博物馆,前后学习的内容很有可能互不相关、对接不上,但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这就类似于,不同工厂按照不同规格生产的螺丝和螺母,不能匹配拧在一起,但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型号。

因此,Informal Education翻译为“非制式教育”更为恰当,与Formal Education(制式教育)相对,并不强调谁更正式或更正规,仅仅是发生场所和相应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差别。

4 读者对上述译词的理解

如前文所述,望文生义是学习者错误概念的主要来源之一。准确的文字表达有助于读者形成准确的理解。如果外来术语的中文译词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读者对其内涵产生误解,那么,就应当考虑将现有译词替换为更准确的用词,以更有效地传递相应概念。本研究调查了读者对上述译词词义的理解,进一步探讨上述译词的恰当性以及准确选择译词的重要性。

4.1 调查设计

2017年7月-9月,本研究以来自2所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的、没有Informal Education领域学习经历的59名硕士研究生为样本,调查他们对“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制式教育”3个译词字面意思的理解,调查问卷见图1。问卷强调“根据你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作答,是为了检验中文译词的选词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理解的准确性。此外,問卷将“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制式教育”与上述3个译词对应起来让读者解释,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没有Informal Education领域学习经历的人来说,“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制式教育”这3个词是比较生僻的词汇,可能无从解释,但如果有与之对应的词汇就能帮助读者找到解释的切入点;另一方面,Informal Education通常都是与Formal Education对应起来解释的,对Formal Education译词词义的解释可以作为判断作答者对Informal Education译词词义理解状态的辅助证据。

4.2 评分方法

首先,制订评分规则。译词本身的中文含义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表1)的匹配程度是判断译词恰当性的依据,因此,评价读者对译词字面意思的理解应当以其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一致性作为评分标准。本研究按照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一致性,将读者对“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制式教育”3个译词的理解状态划分为4个水平(见表2)。此外,在判断3个译词的理解状态时,还应核对作答者对其对应词汇“正规教育”“正式教育”和“制式教育”的理解作为辅助参考,以更加准确地判断作答者的理解状态。

然后,2位研究者按照上述规则分别独立地对59名作答者的答案进行评分,“正确”赋值为2,“部分正确”赋值为1,“不知道”赋值为0,“错误”赋值为-1。运用SPSS软件的Wilconxon符号秩检验计算评分者打分的差异性(表3),以检验评分者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显示,2位评分者关于作答者对3个译词字面意思解释的评分,显著性系数Asym. Sig. (2-tailed) 均远大于0.05,说明评分者按照上述规则对作答者理解状态的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评分结果的是可信的。最后,核对2位评分者的打分,复查打分不一致的样本,讨论确定了所有样本的最终得分。

4.3 调查结果

对59个样本的最终得分进行分析,分别统计作答者关于“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制式教育”字面意思的理解处于“正确”“部分正确”“不知道”和“错误”状态的人数(表4)。

从表4可以看到,59个样本中,对“非正规教育”理解错误的人数高达52人;对“非正式教育”理解错误的人数达49人;而对“非制式教育”理解错误的人数仅7人。与此同时,59个样本中,没有人能正确理解“非正规教育”,仅有6人能达到部分正确水平;关于“非正式教育”的理解,仅有1人达到正确水平,9人达到部分正确水平;而关于“非制式教育”的理解,有19人能达到正确水平,30人达到部分正确水平。根据评分规则“以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一致性作为评分标准”,表4的统计结果说明,目前常用的译词“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都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发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误解,而本研究建议的“非制式教育”不仅引发误解的几率很小,还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读者形成正确理解。

进一步计算处于“正确”“部分正确”“不知道”和“错误”状态的人数百分比,以柱状图的形式更加直观地呈现作答者关于“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制式教育”字面意思理解水平的分布情况(图2)。

从图2可以看到,“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这2个译词引发的关于Informal Education的误解率均高达80%以上;而“非制式教育”这个译词则在帮助读者形成正确理解上表现出相当明显的优势,多达80%以上的读者仅通过“非制式教育”的字面意思就能对Informal Education形成“正确”或“部分正确”的理解。因此,相较于“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非制式教育”是更能准确反映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中文译词。

综合Informal Education的内涵和译词的中文词义以及读者对译词字面意思的理解,目前常用的2个中文译词“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不仅在词义上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不符合,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读者对Informal Education内涵的误解。因此,有必要将现有译词替换为更准确、更恰当的用词。本研究建议的“非制式教育”一词不仅在中文词义上与Informal Education内涵更为契合,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者形成关于Informal Education的正确理解。所以,将Informal Education翻译为“非制式教育”更为妥当。

是否发生在学校是“非制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与“制式教育(Formal Education)”的本质区别,二者遵循相同的教育原理、认知和学习理论,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相互协调甚至交叉融合,共同组成人一生的全部学习活动,为实现终身学习和提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21-142.

[2] 平克著.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M].欧阳明亮,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22-227.

[3] 卢中卫,王福祥.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认知翻译学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3.45(4):606-616.

[4] 刘云虹,许钧.理论的创新与实践的支点——翻译标准“信达雅”的实践再审视[J].中国翻译,2010(5):13-18.

[5][1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Learning Science in Informal Environments: People, Places, and Pursuits [M].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15,27-53.

[6] Anderson, D., Storksdieck, M., Spock, M.. Understanding the Long-Term Impacts of Museum Experiences [M]. In J. H. Falk, L. D. Dierking, & S. Foutz (Eds.), In Principle, in Practice: Museums as Learning Institutions. Lanham, M. D.: AltaMira Press,2007:197-215.

[7] 杨文源, 刘恩山. 国际视野下的科学教育研究发展方向[J].科普研究,2016.11(1):16-21.

[8]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oE). Report of the Academic Competitiveness Council [R]. Washington, D. C.: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7:5-8.

[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M].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2:23-37.

[11][15][19] 中國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672,1671,1689.

[12][14][16][17][20]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0489,2430,2429,2063,2276,2455.

[13]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EB/OL].[2018-03-05]. http://www.kexueying.org.cn.

[18] 李高峰.初中生物学前科学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