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飞燕
青年属于年龄范畴,也属于代际范畴和社会范畴。具体而言,在年龄范畴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青年的年龄段为15~34岁,在这一年龄段中,青年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从青春期向成熟期转变;在代际范畴上,青年的内涵通过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建构起来,当代青年的成长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其社会化过程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性;在社会范畴上,青年是各种社会关系中的“青年”,青年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促进青年的成长成才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习得社会行为规范是个体实践。习得社会规范并按照社会规范行动的过程,是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向全体成员提出的行为准则,是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指导个体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为社会风俗、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但在一系列结构性因素转化的背景下,当代青年的社会行为失范现象不断出现。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偏离社会化正常轨道,进而产生有悖于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违俗失范行为(如盛行的“杀马特”“屌丝青年”等现象)、违德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公众助人冷漠”“网络暴力”等现象)、违法失范行为(主要有“网络暴力”“校园欺凌”“青年团伙犯罪”等)。当代青年行为失范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社会价值取向冲突:青年行为失范的社会背景
當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处于深化阶段,成长于复杂的网络信息时代、多元文化时代和后喻文化时代的青年,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容易强调个体价值而淡化社会价值。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万象更新,青年开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告别崇拜”“据斥‘雷锋”“躲避崇高”。“潘晓之问”“萨特热”“台港流行风”“蛇口风波”等是青年在对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人生信仰的思索中产生的疑惑,是青年对集体主义压抑个性和自我的反抗,是青年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当代青年的就业观、婚恋观、生育观、消费观、交往观等都向个人本位倾斜。极端的个人主义、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和强调个性发展难以与社会主流所要求的集体主义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社会化的实现。一是青年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理解有限,在社会化过程中脱离社会寻求自我,常常出现偏执甚至极端行为,导致解放自我变成放纵自我,在自我与社会的徘徊游离中陷入困惑。如“杀马特”现象就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另类甚至怪诞的青年现象。青年染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头发,吹着“刺猬头”,描眼线化浓妆,挂铁链穿体环,满身“山寨奢侈品”的标志,奇装异服,令人咋舌。其选择用惊世骇俗的装束打扮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突破主流社会给青年预设的角色限制,抵抗成人世界和主流文化。二是部分青年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下降,在奉献与索取之间陷入困惑。近年来,“小悦悦事件”“老人菜场摔倒无人帮扶而死”等一系列“公众助人冷漠”事件相继发生,这些对社会冷漠以及违背尊老爱幼社会公德的行为,反映了青年公众责任淡化,抛弃传统文明之根,自我保护意识过强。三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与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出现严重的分化与冲突。近两年,“校园贷”现象频发,青年为满足自我消费欲望而以高额利息或“身体”为代价进行消费贷款,这是对“勤俭自强”等社会公德的公然对抗,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青年的价值迷失。
学校德育效能低下:青年行为失范的学校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遵循青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青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社会化活动,在教授青年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以及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德育的行为规范功能主要体现在促进社会规范的内化与个体实践等方面。一方面,学校德育促进青年的规范认同。学校德育强调以人为本、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等原则,通过灌输与疏导、内化与外化、教育与自我教育,帮助青年科学把握社会行为规范的价值,形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德育促进青年养成规范行为。通过行为养成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为青年提供践行社会行为规范的平台,引导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将规范意识外化为行为实践。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教育发展新形式的网络化教育,是青年社会化教育的新形式,不断解构着传统的学校教育。教育是一种历史性很强的活动,它随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网络化教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前正在发生和发展着的以数字革命为代表的“赛博空间”,打破了教育的时空束缚。其一,网络化时代的个性张扬与主体性的空前增长解构了制度化教育的“上施下效”形式,教师中心被推倒。其二,网络化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网络时代的终身教育超越了传统制度化教育的阶段性教育。其三,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特点使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青年不再单一接受规范安排的知识体系,而是在解构以往固化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建构。在此背景下,如果学校德育内容和方式无法转型,对青年进行行为规范,使其学习、认同并遵从一定社会规范的任务无法达成,一系列青年行为失范现象则有可能不断产生。当下,校园欺凌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重庆女生太邋遢被五名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安徽某小学副班长欺凌同学”“初二女生找男生说话遭掌掴”“宿舍里遭围殴,睡觉不敢关灯”等事件被广泛报道,令人触目惊心。这些青年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暴力行为,严重者构成违法犯罪,是当代学校青年较典型的失范行为。
特殊的主体认知:青年行为失范的自身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以及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表现为内部高度分化,难以用特定的群体特征来描述高度分化的当代青年群体。但从个人生命历程的角度来分析,青年的身心发展、思想认知和行为生活等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显著差异于少年、中年、老年。青年处于成长的过渡期,在思想认知上表现为片面化、易变性和情绪化,在行为生活上展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和表达欲望。
当代青年群体内部高度分化。青年群体带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性,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表现为内部高度分化。成长于不同环境中的当代青年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圈子等领域都表现出高度的分化,无法用特定的群体特征来描述高度分化的当代青年群体。其一,当代青年成长于多元文化社会中,这为其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基础,这种自主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群体共识,形成了以不同“文化身份”标榜的青年群體,如“文艺青年”“仿文艺青年”“物质青年”等。其二,阶层的固化造成了青年群体内部分化。社会资源分布的失衡让青年阶层分化、阶层固化趋势明显,不同成长环境的青年面临不同的人生境遇,通过自我奋斗获得成功的空间被严重挤压,导致青年个体的诸多行为发生变化,出现了“啃老族”“蜗居族”“蚁族”“屌丝青年”“空巢青年”等青年群体。
当代青年身心发展不平衡。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渡期,青年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青年在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中,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其身心发展特征总体上表现为身心发展不平衡,生理不断趋于成熟,心理成熟却滞后于生理成熟。在此阶段,由于冲动和激进引发的行为失范现象众多,特别是频发的校园斗殴事件。
当代青年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与表达欲望。青年的行为生活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容易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特点、个性特征以及人我关系进行自我体验及调控。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三个子系统构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90后”“00后”,其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要求摆脱依附,力求独立,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表达欲望,用惊世骇俗的装束打扮来确认自我的存在和与众不同的“杀马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综上所述,当代青年行为失范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取向冲突是青年行为失范的社会背景,学校德育效能低下是青年行为失范的学校因素,特殊的主体认知是青年行为失范的自身原因。为防治青年行为失范,要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引下,发挥各种社会化教育形式的功能特性,依法依规处置青年行为失范问题,形成防治青年行为失范的工作合力,加强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志存高远,要立鸿鹄志。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引导青年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将“国家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在心中最神圣的位置,为之梦寐以求、为之不懈奋斗。
注:本文系吉林大学硕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从‘村民向‘市民的嬗变——‘城中村二代社会化模式建构”(项目编号:101832018C09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