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理理论的产权性质与成本费用粘性相关性研究

2019-04-21 07:05李丹
财会学习 2019年8期
关键词:粘性成本费用代理

李丹

摘要: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成本费用粘性,本文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控制人不同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代理理论入手来对具有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国有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要高于非国有企业的,而中央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又要高于地方国企的,原因在于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产生的代理问题程度不同。

关键词:成本费用粘性;“三去一降一补”

2015年12月在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其中降成本是指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孙峥等(2004)首次采用实证的方法证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成本费用粘性。自此之后,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成本费用的研究上来,理论界自此也开始涌现出了很多关于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成果。

一般而言,企業要有利润,除了增加销售收入外,控制成本降低成本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此,要对企业的成本费用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管理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下代理问题的普遍存在性,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成本费用粘性,而我国特殊的政治背景,又直接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间的代理问题程度不同,虽然对于成本费用粘性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是从代理角度去考虑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仍然不多,从这方面考虑,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特殊的产权性质,从代理理论入手对企业产权性质与成本费用粘性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揭示了产权性质与成本费用粘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王满(2014)以成本费用粘性的形成原因为切入点,选取了中国沪深两市A股 2009—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总成本粘性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成本粘性受各个行业,政策环境以及行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陈灿平(2008)研究也发现成本费用粘性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且存在从东部到中部到西部依次增强的规律。刘晋、赵丽萍(2015)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不同,会导致企业的成本粘性不同,即成本费用粘性与企业的竞争程度相关。邓少伟(2015)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存在着经理人和投资者间的代理冲突,以及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导致经理人会偏离投资者的利益行事,从而产生费用粘性。耿影,陈海燕(2018)在以2014-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时发现,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现显著负相关,而负向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刘嫦(2014)发现成本费用具有粘性特征,并且其粘性程度会受到诸如管理者的能力、企业的性质以及公司代理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我国,根据产权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一般而言国有企业多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大企业,国家或多或少会进行经济的补贴或扶持,以发挥其有利优势,因此管理层容易将扩大投资规模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出于自身政治升迁的考虑会扩大企业规模体现其业绩。从这个角度来看管理层容易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有些项目即使其NPV为负,管理层也会进行投资,这就会加大管理层与投资者的代理问题。而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经理人的行为更多地受到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监督和约束,加上企业的显性契约和隐形契约的约束,以及经理人自身的职业前景考虑,会使得经理人更多地按照投资者的意愿行事,从而可以降低代理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一:基于代理理论下,国有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要大于非国有企业。

在中国国有企业按照最终控制人不同又可以区分为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政府控股企业,中央控股企业相对于地方控股企业而言,规模要更大一些,国家的政治干预也更多一些,中央控股企业的资金相比地方控股企业要更充分。从代理角度而言,国家有专门的审计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进行审查,但是中央控股企业作为权力的上层,本身就容易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因此管理层容易出现代理问题,而地方控股企业迫于每年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层不得不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为以后的职业晋升做好铺垫。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二:基于代理理论下,中央控股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要大于地方控股企业。

三、研究设计与分析

本文选取2007—2016 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样本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依据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实际控制人分类将样本企业进行分类,在对数据经过处理和筛选后,再利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发现,我国非国有企业占所有样本数据的60%以上,说明非国有企业是上市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成本费用变化率有着较大差异。从中央控股企业和地方控股企业的描述性统计可以发现,中央控股企业的(总成本-收入)大于地方控股企业的(总成本-收入)。

(二)相关性分析

对本文涉及的主要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系数检验,发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以及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较低的相关性,可以进行回归性分析。

(三)回归性分析

本文用总成本自然对数LNtc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发现我国的上市公司整体存在成本费用粘性。通过对比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国有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回归系数要高于非国有企业,而中央国企的成本费用粘性的回归系数要高于地方国有企业的回归系数。因此,本文假设一,假设二得到验证。

四、结论

本文从代理理论入手,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发现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成本费用粘性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企业要管理并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除了日常的营业管理外,还要注意企业的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粘性,于是如何减少企业的代理问题是企业控制成本的一个重要点。由于产权性质的不同产生的成本费用粘性不同,因此企业要注意采用合理的公司治理办法和内部控制流程来减少企业的代理问题,从而从根源上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琪.成本费用粘性的文献回顾[J].中国农业会计,2016 (4).

[2]刘嫦,杨兴全,李立新.绩效考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成本费用粘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 (3).

[3]王满,刘水,石瑞.基于行业差异和成本类型的中国成本费用粘性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0).

[4]邓少伟.费用粘性研究现状综述及未来展望[J].会计理论,2015 (9).

[5]耿影,陈海燕.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猜你喜欢
粘性成本费用代理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中国建筑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实证分析
1号异星球餐馆·不可思议的代理老板
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相互影响机制的探究
三方博弈下企业成本粘性驱动性研究
地勘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浅析
《航空模型》团体代理招募
澳航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船期表
中国经济换挡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