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琪
摘要: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情境、情绪强度、社会经济地位、调节目标等方面综合论证了情绪调节的效果和作用,旨在更深层更全面地理解情绪调节目前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分析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调节策略 情境 情绪强度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254-02
情绪被认为是对诱发情绪事件的认知评价、生理改变、动作倾向和情绪表达这几个部分相互作用的过程。[1]情绪调节目标被激活后,对负性或正性情绪的强度、对情绪的持续时间进行调整的过程叫作情绪调节。[2]情绪调节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同时也会因情境、社会经济地位、动机、调节目标的不同而使各种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受到影响。
一、相关研究
(一)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根据对心理和情绪障碍的诱发,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适应性调节策略和非适应性调节策略。前者能够极大限度地降低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并且帮助个体实现长期目标,如认知重评、正念等。而后者会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其目标的实现,如压抑、冗思等。Hu T等人发现认知重评与跟心理健康有关的积极指标呈正相关,与消极指标呈负相关,而压抑策略的结果则与之相反。[3]有相关研究证明:对不良情绪调节策略的过度使用会增加个体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但是长期使用良好情绪调节策略会阻止精神疾病的发生和身心障碍的发展。[4]
(二)情境的影响作用
个体的情绪调节会受到情境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情境效应不是完全自发的,在被告知情境和目标相关时,它们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来调节。该效应并不受到年龄的影响。情境的可控性也会对个体的情绪调节造成影响,并不存在绝对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其效果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有理论认为情绪的可控性是影响调节努力适应性的关键的中介变量。[5]当面对不可控的情境时,个体对情境所做的努力就是徒劳的,这时候个体能做的只有通过认知重评来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当情境是可控时,个体就会采用问题集中式处理方式来改变情境,而不是去改变自己的情绪。
(三)情绪强度的影响作用
特定过程时间假说认为情绪调节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发生的时间越晚,情绪强度越容易影响情绪调节的效果。[6]情绪强度在情绪产生早期的过程中较弱,因此情绪信息可以通过早期的过滤机制,只需以少量的认知资源为代价,情绪产生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冲突就得以解决,而在后期的情绪强度较强,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资源。
情绪强度不但影响调节策略的选择,还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比如分心、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接受策略。
(四)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作用
有研究表明高收入的个体比低收入的个体的悲伤情绪水平更低,但快乐情绪水平不存在差异。关于情绪识别能力、政治技巧和人际促进的研究表明[7]: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与政治技巧和人际促进正相关,与年收入存在相关。也有研究发现: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能从认知重评策略中获益更多。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使用认知重评策略能力越强,其抑郁症状就越轻。
(五)调节目标的影响作用
情绪调节目标是个体调节情绪的方向,是通过情绪调节这种方式需要达到的目的。根据情绪调节的目标来自个体还是他人,情绪调节分为内部和外部的情绪调节;根据调节目标是外显还是内隐的,调节分为外显调节和内隐调节;根据情绪调节目标是增强(上调)还是减弱(下调)情绪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增强调节和减弱调节;情绪调节目标还分为短期的享乐主义目标和长期的功利性目标。短期享乐目标促使个体降低当前的负性情绪体验,而长期功利性调节目标促使个体选择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来实现长期目标。研究表明为实现短期享乐主义目标,个体会倾向于在短期内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标。
二、总结与展望
从总体上看,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硕果累累,但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研究对象方面可以进一步扩展,现如今大多数研究对象为健康成年人,但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才迫切地需要心理治疗,儿童和老年人更需要得到心理上的关注。
测量方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多数研究对个体情绪调节各项指标的测量还局限于量表,很少有研究采用实验范式等方法客观地对个体的情绪调节结果进行测量。
情绪调节的变量范围狭窄,虽然Gross提出了五种情绪调节策略,但大部分的研究仍局限在对认知重评和压抑两种策略的研究上,未来应更多地扩展其他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
综上所述,情绪调节的研究发展空间很广,现有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并不完善。
参考文献:
[1]Scherer,Schorr,&Johnstone.Appraisal processes in emotion:Theory, methods, research[M].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李萍.分心和表达抑制策略对不同强度情绪的调节效应[D].辽宁师范大学,2017.
[3]Hu TZhang D,Wang Jet al.Relation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and mental health:a meta-analysis review [J].Psychol Rep,2014,114(2):341-362.
[4]Grezellschak S,Lincoln TM,Westermann 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evidence for effective re-appraisal and distraction[J].Psychiatry Res,2015,229(1-2):434-439.
[5]Heth,J.T.,& Somer,E.(2002).Characterizing stress toler-ance:“Controllability awareness”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erceived stress and reported heal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33, 883-895.doi:10.1016/S0191-8869(01)00198-2.
[6]Sheppes,& Gross.Is timing everything? Temporal considerations in emotion regulation.Pers Soc Psychol Rev,2011,15(4):319-331.doi: 10.1177/1088868310395778.
[7]Momm,T.,Blickle,G.,Liu,Y.,Wihler,A.,Kholin,M.,& Menges,J.I.It pays to have an eye for emotions:emotion recognition ability indirectly predicts annual incom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5,36(1):147-163.
責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