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诺敏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扎鲁特牧民离开牧区选择去城里发展,“牧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导致其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也发生变化。扎根于民间生活的扎鲁特长调民歌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着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难题。
[关 键 词]城市化;格日朝鲁;长调民歌;传承保护;思考
扎鲁特旗有着广阔的天然草原,在历史长河中,这一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笔者从2018年开始对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传承情况进行了多次田野调查,也有了整体性了解。其中格日朝鲁苏木流传着大量的长调民歌曲目,而且当地牧民的演唱极具特色,更能体现出长调民歌的地域性特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长调民歌依附的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这一民间音乐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扎鲁特长调民歌的地域分布及其传承人
扎鲁特地区的民间文艺中好来宝和胡仁乌力格尔高度发达,成了该地区的符号标签。正因为曲艺艺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了解不够深入,知之甚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劳动生产方式的改变,大多数牧民们脱离了传统的游牧生活,过上了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长调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消失直接导致了与之相连的文化走向衰落,濒临灭亡。为进一步探索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主要分布区域及传承情况,笔者多次深入牧区进行走访调查。值得高兴的是,扎鲁特旗北部的纯牧业地区流传着20多首“原汁原味”的长调民歌,其中乌力吉木仁苏木、阿日昆都冷镇、鲁北镇、格日朝鲁苏木及巴雅尔图呼硕镇是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主要流传区域。在当地牧民的民俗生活中长调民歌占据着主导地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婚礼、寿宴、那达慕等重大的仪式性活动来展现。这些传承人在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重要的传承主体,也是核心力量。
目前扎鲁特长调民歌的传承人从年龄上可以划分为老、中、青三代人。第一代传承人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出生的老一辈民间艺人,这些人从小对当地民歌耳濡目染,学歌主要是受到同村长辈及家庭的影响,通过家庭聚会、婚礼寿宴等场合自然传承。他们的演唱极具代表性,在长时间的演唱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第二代传承人指20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民间歌手,他们的学歌途径既有传统的“口传心授”,也有借助新型媒介的现代传承。他们不仅从长辈艺人身上学会了众多家乡的长调民歌,也从收音机上间接地学会了一部分扎鲁特长调民歌。这些人身上保留着大量的扎鲁特长调民歌,是重要的长调民歌传承主体。第三代传承人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年轻歌手,这一代的接班人受到环境和时代的影响,大多数不喜欢传统的民间音乐,反而更喜欢与时俱进的现代音乐。只有少部分长调专业的年轻人受到家庭的影响会演唱家乡的长调民歌,随着学歌途径的多样化,多数人在学习长调民歌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传唱率较高的锡林郭勒长调民歌。因此,他们演唱扎鲁特长调民歌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加入锡林郭勒地区的演唱技巧,与传统的演唱技巧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整体上来看,扎鲁特地区仍然保留着长调民歌的活态传承。虽然扎鲁特地区长调民歌的分布较广,也有着众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但在传唱过程中存在演唱技巧变迁的问题。
二、城市化对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牧民脱离原生环境搬迁到城镇去居住和生活。“牧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必然会接触到“主流文化”,从而产生文化的碰撞。在城市的多元音乐文化中,蒙古族音乐会随着环境、文化、族群的不同发生变化,很难保持原来的面貌。
(一)社会语境的改变,导致长调民歌慢慢退出舞台
蒙古族社会生活中不仅重视民俗,也重视音乐。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音乐可以反映民俗生活”“民俗生活中必须有音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年轻人婚俗观念的改变,目前格日朝鲁苏木的年轻人在举办婚礼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城镇里条件好的饭店,而不选择在家中置办。蒙古人讲究“有宴必有歌,有歌必有酒”,因此婚礼仪式上会邀请专门从事婚庆服务的“乐队”来助兴。歌手们为了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演唱的歌曲往往以短调民歌、流行歌曲、创作歌曲为主,只有少数年长的牧民歌手才会演唱长调民歌。据了解,过去格日朝鲁苏木的传统婚礼仪式会举办几天几夜,且演唱的长调民歌也有着严格的先后次序。当地流传着“图林四首歌”和“赏金八首歌”的说法,前者主要在婚礼开始的时候由德高望重的民歌手演唱四首规定的长调民歌,而后者是指长调歌手在得到新娘家的賞赐后演唱的八首传统的长调民歌,只有按照规矩唱完规定的十二首长调民歌以后人们才可以自由演唱其他歌曲(资料来源于对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歌手呼日勒巴雅尔、斯日棍其木格、图门吉日嘎拉的口述访谈,时间为2019年2月27日)。
现如今,婚礼程式的简化以及演唱歌曲不规范的情况比较普遍。城市化进程中这种现象不仅在格日朝鲁苏木存在,整个扎鲁特地区亦是如此。当代社会语境的转变,致使长调民歌的社会功能弱化,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二)人口的流动,导致长调民歌的传承面临危机
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大量的格日朝鲁苏木牧民离开牧区到旗里生活,这种流动人口群体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在校学生。目前牧区孩子们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质量选择去城里上学的现象比较常见。牧区孩子们的音乐生活中民歌是非常普遍的,每个民俗活动中都可以听到民歌的传唱,从小耳濡目染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家乡的民歌,从而达到民间的自然传承。但到了城里以后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使他们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大众音乐。音乐审美的变化导致孩子们对传统的长调民歌失去兴趣,从而与家乡的传统文化日渐疏远。二是陪读老人。伴随孩子们进城求学,一些老人也来到城里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格日朝鲁苏木宝日呼硕嘎查的塔木瑟老人是长调民歌传承人,也是当地公认的优秀民歌手,曾为了照顾孙子的生活在城里住过一段时间。据老人介绍,城里的生活与牧区的生活完全不同,在牧区老人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演唱长调民歌,但来到城里后几乎没人请她演唱长调民歌。传承平台的缺失,加上孩子们不喜欢演唱家乡的民歌,目前长调民歌的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三是音乐工作者。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内蒙古众多地区出现了专门招待游客的旅游区。无论是城里的大酒店,还是草原上的景区,都有着专业的艺术团队,团队成员主要由牧民歌手和音乐院校毕业的专业歌手组成。牧民歌手呼日勒巴雅尔和图门吉日嘎拉经常到旅游区为游客演唱当地的长调民歌,既可以丰富音乐生活,同时也可以赚取可观的收入。另外,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会利用假期时间打“场子”,如格日朝鲁苏木的乌恩吉雅、桃拉、图门琪琪格等人均为长调演唱的专业学生。为了取悦听众,他们的演唱不受地域的限制,多数情况下演唱的都是锡林郭勒地区的长调民歌,即使演唱家乡的长调民歌也有着浓烈的锡林郭勒“韵味”,与传统的演唱有一定的差距。
(三)媒介的传播,导致传统长调民歌的风格异化
现代化的发展,媒介的普及使人民对音乐的追求不再是“点—点”的单一性,而是“点—面”的多样性。目前微信沟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音乐交流。过去格日朝鲁苏木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牧民歌手们经常会聚在一起演唱长调民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如今媒介的便利让更多的牧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听到各个地区的民歌,有效促进了民间音乐的传播。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民歌的传播也不例外。虽然人们通过微信平台学会了很多家乡的歌曲,但由于网络的局限性,多数牧民在学歌的时候会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长调民歌。
在长调民歌的演唱过程中,方言和诺古拉是至关重要的,各地区的方言及诺古拉的运用也有着很大的差距。通过走访后发现,目前格日朝鲁苏木部分歌手的长调演唱存在“扎鲁特曲调,乌珠穆沁诺古拉”的现象。即长调民歌的旋律和方言没有变化,但在诺古拉的装饰上则借鉴了乌珠穆沁的风格。主要原因在于这些人通过手机、收音机等媒介学会了锡林郭勒长调民歌以后直到近十几年才学习家乡的长调民歌。从微观层面来讲,这种演唱受到大众的喜爱,传唱和传播速度较广,利于长调民歌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这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演唱风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形成另一种风格,直至取代传统。
总之,格日朝鲁苏木的牧区生活是相对封闭的,而城市音乐生活则是开放的。在城市化推进中,社会环境的改变、人口的流失、媒介的传播均是影响民间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多元音乐文化中,长调民歌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体现出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城市化进程中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对策
目前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牧民劳动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长调民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走向衰落。长调民歌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当今社会,运用科学的传承方式对长调民歌进行保護显得极为重要。
(一)城市化进程中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在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长调民歌是一种依靠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传唱的过程中常依附在传承人身上。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家族传承。家庭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基地,家里良好的音乐氛围可以促进孩子对长调民歌的喜爱,在日积月累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学会家乡的长调民歌。二是社会传承。牧民们通过传统的婚礼、那达慕等途径进行长调民歌的传播。这种民间传承的好处在于传播范围很广,传唱曲目丰富,受众人群较多。除此之外,人们可以利用新型媒介进行长调民歌的交流,也可以录制艺人们的演唱再模仿学习,有助于改善民间传承上的不足之处。三是授徒传承,主要涉及“授”与“受”的两个概念,“授”专指老师,而“受”指学生。民间的传授注重传统演唱技巧和民歌韵味,具有自然、淳朴和原生性的特征。高校的传授过程注重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够突破民间传承的局限性,从而追求特色唱法。民间与高校传承相互促进,相互依托,二者缺一不可。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间音乐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主要体现在长调民歌的“趋同化”、传统曲目的失传、老一辈传承人的减少、新一代接班人传承链条的断裂及牧民与传统生活的脱离等方面。另外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人由“牧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也导致牧民的社会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存在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的变迁等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的保护对策
近年来,扎鲁特地区众多的专家学者对家乡长调民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长调民歌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开辟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道路。
关于格日朝鲁苏木长调民歌保护对策,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1.重点保护传承人,提升其社会地位。在长调民歌的保护工作中要“以人为本”,要把保护传承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保护传承人是保护民歌的重要环节。长调民歌是“不可再生性”艺术,一旦消失将是永久性的损失。另外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承人的宣传力度,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这有利于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通过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为长调民歌的持续发展提供基础。2.出版长调民歌专著,发行长调民歌专辑。格日朝鲁苏木有着丰富的长调民歌资源,因此抓好民间歌曲搜集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这些民歌进行记录和录制,同时还需深入牧区进行搜集和整理,尽量做到全面挖掘,以免民族文化的遗失。在此基础上出版地方特色的民歌专著,并将所收录的长调民歌曲目制作成专辑进行全面推广,只有全面地传播,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3.成立民歌协会,定期举办研讨会和民歌比赛。格日朝鲁苏木有大量优秀的民间艺人,他们热爱民族音乐,擅长演唱长调民歌。民歌协会的成立可以促进长调民歌的发展,一方面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立协会能够大力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接班人,也可以提高牧民的演唱水平。另外,定期举办民歌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不仅可以扩大长调民歌的影响力,也可以发现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基层地区的民间艺人缺少传承平台,有必要通过比赛去锻炼自己。通过民歌比赛的方式带动民歌的发展,对于一些优秀的民歌手、传承人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有助于他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作为民族瑰宝的长调民歌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继而很难保持原貌。在城市的多元文化中扎鲁特长调民歌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命力。长调民歌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针对长调民歌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制定科学而有效的保护方案显得极为重要,而扎鲁特长调民歌保护必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探索出适合长调民歌传承与保护的渠道和途径,确保在“移步不移形”的发展规律中保持长调民歌的“原汁原味”。
参考文献:
[1]乐之乐.城市化进程中民间音乐的保护策略研究[J].艺术探索,2019,33(4):109-113.
[2]张婧.试论城市化进程中传统音乐的变迁[J].艺术评鉴,2018(23):185-186,178.
[3]博特乐图.城镇化与蒙古族音乐生活的变迁: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状况调查之一[J].音乐探索,2013(2):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