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聪,李妙媛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柳州 545000)
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据报道,痛经的国内发生率为60%-70%。中医学称痛经为“经行腹痛”,以“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其主要病机[2]。并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以及疼痛的程度辨虚实寒热,此为辨证之大要,临证须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及素体和病史综合分析[3]。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也不是简单的个性化,相关性所涵盖的范围和领域几乎覆盖了我们所见到的方方面面,相关性在不同的学科里面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差异。本次研究对就诊的痛经患者进行相关调查,总结痛经患者的相关临床特点及体质分布,探索痛经好发体质及情志因素对痛经的影响,为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提供情绪康复,体质调节方案。
对2018 年3 月份到10 月份来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的痛经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其中,就诊人次179人,发放调查问卷179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回收率为88.3%。
1.1.1 诊断标准
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2]。
1.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对2018年3月份到10月份来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就诊的痛经患者符合痛经的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病例资料完整,愿意接受治疗和回访,配合收集病例信息;排除标准:同时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病例资料不全,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1.2.1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国际认可的焦虑自评量表[4](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SDS[5](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制定的《中医体质量表》[6]以及自制的痛经调查表(包括患者月经的基本情况、年龄、初潮年龄、初次痛经年龄、月经周期、天数、经量、是否有血块、疼痛程度、疼痛性质、得温热是否缓解、经前乳房胀痛、嗜睡、烦躁易怒,以及伴随情况、带下情况)。
自制痛经调查表的制定原则:①必须按照中医理论对痛经的认识和痛经的证候特点进行设计;②适宜患者自评和医生对被研究者的测评,条目尽量采用五级判定法,并易于理解和计分;③为利于中医辨证,保留部分二分类变量,可多选;④评价指标(条目)必须代表性好、独立性强、敏感性高,应该是辨证的重要指标,并且对每一个被研究者都能作出评价;⑤内容应详尽,涵盖原发性痛经的每一方面。
1.2.2 疼痛程度的评价量表
根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 法),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说出,即语言描述评分法,这种方法病人容易理解,但不够精确。具体方法是将疼痛划分为4级,0 级:可以忍耐;I级(轻度):需要卧床休息,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Ⅱ级(中度):坐立不宁,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痛到晕倒,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让患者根据自身痛经时的腹痛程度感受,评估并表明自己月经来潮时的疼痛程度。
1.2.3 资料收集及分析
现场直接发放调查问卷,将全部有效问卷进行核准后,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 表,运用SPSS13.0 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表1 痛经患者基本情况
表2 痛经患者月经基本情况
痛经年龄最小的患者17 岁,最大的患者48 岁,平均30.22 ± 6.31 岁;初潮年纪最小的10 岁,最大的17岁,平均13.08 ± 1.217 岁;月经周期平均29.96 ± 5.76天;平均月经天数6.27 ± 2.82 天;初次痛经年纪最小11 岁,最大25 岁,平均16.06 ± 3.71 岁。调查发现,患者平均痛经年龄发生在16 岁左右,即初潮后3 年左右发生痛经。
通过调查量表的分析①月经量:平均量中等为120 人,占75.9%;②经色:经色暗红人数较多,为64人,占40.5%;疼痛程度以坐立不宁为主,人数为66人,占41.7%;③疼痛性质以坠痛为主,人数为126 人,占88.7%;疼痛时腹部:喜揉喜按100 人,占63.2%;④得暖痛减:可以缓解120 人,占75.9%;⑤乳房胀痛:经前乳房胀痛86 人,占54.4%;⑥烦躁易怒:经期或经期烦躁易怒126 人,占79.7%;⑦痛经伴随症状:腰部酸痛,四肢凉80人,占50.6%;⑧白带情况:白带正常120人,占75.9%;⑨疲倦:经前及经期疲倦100人,占63.2%。
通过调查量表得出,痛经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是: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40 名,占25.3%;气郁质30名,占19%。分析原因:因柳州近期降雨量多,空气潮湿,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导致体内津液聚停,从而形成內湿,故痰湿体质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女性月经期气血紊乱,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瘀滞,故气郁患者比例也较大,具体构成比详见表3。
表3 痛经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表4 疼痛分组分析结果
表5 体质分组分析结果
表6 痛经患者疼痛程度、体质情况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调查发现,痛经患者多数为坐立不宁66 例,其次是可以忍受,占58 例,其中,痛经程度为可以忍耐的患者,在情绪抑郁程度上,明显小于其他3 组;可以得出患者疼痛程度与情志因素之间是有关系的。坐立不宁、卧床休息、痛到昏倒3 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
在158 名痛经患者中,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40名,占25.3%。气郁质30 名,占19%。通过体质分布,同体质类型情绪障碍分布有差异,其中平和组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0.05),气虚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P <0.05),气郁较痰湿、阳虚、阴虚重(P <0.05),湿热、痰湿、阳虚、阴虚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表5,表6)。通过调查,偏颇体质更易出现痛经,调查结果显痛经人群多兼夹2种甚至多种体质,其中气虚夹气郁质者高达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40 名,占25.3%。气郁质30 名,占19%。而通过原发性痛经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8]亦发现消极情绪可能是原发性痛经的危险因素。
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等。本节讨论的痛经,包括西医学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容易痊愈,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痛经属于祖国医学“经行腹痛”的范畴,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指出淤血内阻而致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诸病源候论》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认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宫,损冲,任之脉”为研究痛经的病因病机奠立了理论基础。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认为痛经有因于寒者,有气郁者,有血结者,病因不同,治法各异。痛经的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者“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痛经多发生于青春期。古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描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正直经气血旺盛的阶段,故此期患者发生痛经的数量较多,也比较集中于此期。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1971),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 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而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SAS 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心理学)抑郁自评量表。作为一种自评量表,在自评者评定之前,一定要让他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个问题的涵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评定时须根据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否则,测验的结果不可信。SDS目前广泛应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态评定以及调查、科研等,不能用于诊断。
近年来,中医学对中医体质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1],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对疾病个体化诊治的优势和特点,也符合现代医学诊治疾病的趋势,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进行初步的探索,为其辨证规范化打下基础,以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及科研研究中,我们通过本文对痛经患者的一系列调查,发现痰湿和气郁体质的患者,痛经的几率会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的患者;还得出,不同体质类型的痛经患者,患者疼痛程度与情志因素之间是有关系的,即与焦虑,抑郁的情志相关;古籍有云,《灵枢·五音五味》特别强调妇女的体质特点是“妇人之先,有余于气,不足以血。”清·萧埙《女科经纶》云:“百病皆生于气,而于妇女尤为甚……。”又云:“妇人以血为本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行,每致忧思忿怒,郁气思多……。隋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由此可知,痰湿、气郁体质以妇女为多见,而一旦痰湿内生,郁结形成,则易引起诸多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也就是调查中所得,患者发生痛经的体质,集中于痰湿和气郁的患者,明显高其他的体质的患者。
本次调查亦发现,偏颇体质者更易出现痛经。调查结果显示偏颇质占91.1%,平和质占8.9%,其中偏颇质出现频率最高的体质为痰湿质40 名,占25.3%。气郁质30名,占19%。并且不同体质类型痛经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差别,其中平和组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气虚较气郁、湿热、痰湿、阳虚轻气郁较痰湿、阳虚、阴虚重;经期前后,女性的身体由气血盛实转向气血骤虚,从而形成不通和不荣,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素体抑郁,气郁不舒,血行失畅,瘀阻子宫,冲任。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血失和,气虚则不荣,气郁则不通,故偏颇体质,特别是复合多种体质者更易发生痛经。而熊玲等[9]的调查也显示女性气郁质明显多于男性,且气郁体质比平和体质更容易处于忧郁症边缘,并且患重度忧郁症的概率高,对全国9 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10]亦显示女性气郁质明显多于男性。因此,对于原发性痛经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应积极改善体质,消除负面情绪,积极参加运动,实现对女性体质的综合调理,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为不同痛经患者防治痛经,提供情绪康复,体质调节方案,进而改善痛经患者生活意义重大。“不通则痛”发为痛经[12,13,14]。在最近的痛经文献中已有表明,其中郑良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研究[15]结果显示,气郁质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性影响;曾庆芳对不同证型的痛经患者进行研究,发现[13]寒凝血瘀证在痛经中占有率较高;张瑜对痛经的发生机制进行探究[16]认为,痛经的发生于气血的循行是有相关性的;喻姿容也是根据患者的体质,对痛经患者进行中药治疗[17]在研究中,也是不用患者运用不同的中药治疗,痛经的缓解效果显著;贾晓慧[18]用脐疗治疗痛经,也是根据不用的体质和疼痛程度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邬光福[19]运用中医八髎穴治疗痛经,通过不同的直径程度进行不同的取穴,发现对缓解痛经,效果明显。
因此,我们发现,无论是现代的文献研究表明,还是本文对痛经患者的调查研究,对于痛经的预防与干预措施,我们应积极改善体质,消除负面情绪,积极参加运动[20],女性在经期的护理也影响着其疗效,对疾病不重视、不了解造成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不利于药效的发挥,故在运用中医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实现对女性体质的综合调理,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当代女性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