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先生 74岁
我和老伴年轻的时候工作忙,没时间照顾两个孩子,尤其是对大儿子缺少关爱,于是,等我们退休的时候,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子的任务。儿子和儿媳没啥文化,我就带着孙子学习,转眼孙子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我们的阶段性任务也算完成了,接下来就把注意力转向了远在北京的女儿。小外孙也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照顾,但女儿长时间和公婆住一起,难免有各种抱怨,我便提议和亲家轮流过去帮忙。
双方老人,都是高知家庭,有文化有涵养,每半年轮流从沈阳到北京照看孙辈。但我们双方的“轮值”从不交集,从来都是一方离开了,第二天,另一方才坐火车赶来。
女儿家里的房子也够大,足够两家人居住,但我们双方老人都刻意避开和对方不必要的见面相处。我们两家的关系其实也不差,对方家里有什么大事时,也会偶尔见面,寒暄问候、红包礼仪等等,人情往来并不少。
在北京的时候,我常常带着小外孙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有一次,我听到邻居的妈妈说:“我又要扔掉冰箱里的咸菜了,那个味道,实在是受不了。”原来,那份咸菜是邻居婆婆临走前的杰作,是婆婆的心头好,但邻居的妈妈,讲究养生,不习惯吃咸菜,甚至有点深恶痛绝。深谙相处智慧的两家人,将这份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尴尬,处理得悄无声息,给对方留有余地,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
其实,我也是因为这件事的触动才有了和亲家减少交集的决定,尤其是在带孩子的时候,更要避免接触。虽然我和亲家都是当年的高材生,但对待小孩子的教育却很不同,我主张用爱和宽容来教育孩子,主张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长处,不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要;而亲家教育孩子也有自己的那一套,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不溺爱孩子,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前途,偶尔动动手都是可以的。你看,这完全是两种教育观念,怎么能在一起和平共处?所以,我们选择避开,不去评论对方的对错,坚持自己的做法。总之,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也没必要去较真谁对谁错。
正是因为这种相处模式,女儿和女婿便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工作,我和亲家的“轮值”在短时间内还得继续。大儿子对我的做法也很赞同,他说,距离产生美,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尤其是亲家之间更受用,因为双方有距离,重合的时候少,即使有观点的碰撞,也不至于当面拆台,给彼此留下颜面,也给日后的相处清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