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地域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又是中国革命文化的象征,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对于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革命文化为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文化扮演了符号性的角色,各地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地域文化展现出独有的精神魅力。正是地域文化的熠熠生辉汇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鲜活内涵和个性魅力,实质上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齐鲁文化,诞生于黄河流域,由齐国实用主义的政治文化、朴素辩证的兵家文化与鲁国的儒家文化融汇而成。齐鲁文化所彰显的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礼尚义的救世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核的文化枢纽。
形成于春秋时期的吴越文化,是隶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域文化。江南水乡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江浙人开拓进取、经世致用、冷静机敏、外柔内刚的人文传统。在这一文化传统的滋养下,吴越地区自古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东晋南朝以后,受到士族文化的熏陶,吴越文化中逐渐注入了“重文轻武”的特质,将士族精神与经世致用的实干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精致典雅的代表。
海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谱系中最具兼容性的地域文化,是在东西方文化、古代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形成的。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伴随着中外商贸的频繁往来、内地移民的大量迁入,各种文化也相继登岸。尤其是江南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激荡融合,共同促成了海派文化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特点,实现了中华文明与现代世界的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与革新。
革命文化的象征
地域文化是革命文化生长的基础,培植了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域性。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阵地,根据地产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正是这些地域文化为革命文化的孕育输送了源源不断的营养和智慧。
建党初期形成的“红船精神”孕育于经济发达文化先进的浙江嘉兴。基于嘉兴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外开放的历史,自古就形成了“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崇文重学、求真务实”的文化传统,具体表现为嘉兴发達的地方教育事业、自由活跃的文化风气、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等,十月革命后嘉兴成为全国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这种地域文化在中国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与革命精神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红船精神”,成为建党精神的象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革命实践,激活了江西地域文化中的革命因子,其坚持家国情怀的爱国传统、甘贫苦节的文化品质以及坚忍不拔的主体韧性,构成了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文化的地域基因,孕育了星火燎原的井冈山精神,锻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
延安精神诞生于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陕西大地上,其地域文化深深蕴藏着农耕文明的精髓——生生不息的生存意志。正是在这种精神脉动的涵养下,面对着危险恶劣的生存环境,党中央在领导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奋发向上的顽强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精神依托。
成长于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在沂蒙这片热土上共同缔造的以“生死与共、水乳交融”为特质的革命文化。沂蒙人民具有忠孝仁义、公而忘私、乐于奉献、不计回报等中国精神的人文关怀情结,涌现出了“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等英模人物,党和人民建立起的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成为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的内涵是不同的,只有与具体的省情、市情、县情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实质,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正是在地域文化的滋养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0世纪60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秉承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以“革命加拼命”的气概投身于油田的开发建设。在此过程中彰显的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共同汇聚形成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特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一系列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观念率先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展现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奋发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品格,引导和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谱写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华丽篇章。
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魅力
新时代弘扬地域文化必须建立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发挥其在坚定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功能。
凸显地域文化的特色。地域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影响着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方式、行为习惯乃至自我认同。在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地域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方针,在理性的文化自觉中构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系,在维持文化联系的同时保持地域文化的特色,积极培育适应时代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主体文化是新时代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根本方向。
强化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发展文化、评估文化的主体,人民群众对地域文化的建设过程其实也是人民群众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不断产生文化自信的过程。因此,要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凸显人民主体性,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渠道凝聚人民,激发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使地域文化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顺应时代潮流。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烙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推进地域文化进步的重大历史机遇。只有在历史进步中、在追随时代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一切违背时代潮流的文化形态,以时代精神激活地域文化的生命力、挖掘地域文化的软实力,地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绽放新的光彩。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