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宇 任磊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参与者。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促进管理工作成效的提高,是当前高校辅导员最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立德树人角度,就如何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进行了相关论述,旨在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提高。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新时期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逐渐成为了全国各大高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基于此背景下,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高校辅导员工作总体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立德树人视域下而言,高校辅导员工作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已经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提高的制约因素。因此,有必要注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出一条能够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发挥出更大成效的工作途径。
1.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驱动力,也是行动的指导方针[1]。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想发挥出更好的“立德树人”作用。首要工作就是创新工作理念,这是一切工作创新的基础。同时,高校辅导员需深入研究,寻找到一条辅导员工作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2]。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展开,由此取得預期的工作成效,真正意义上使得“立德树人”教育成为现实,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之前,需深入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贴近大学生,并与之交流,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式。同时,高校辅导员需深刻认识到思想素质教育的全方位,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在娱乐中等都需要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再比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工作中,倡导知行合一(比如在高校构建知行合一新媒体平台,利用教育信息化使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下图1),除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是学习中体验知行合一,由此提升教育效果。
2.高校辅导员工作领域的延伸
“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长期教育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3]。高校辅导员要想切实做好辅导员工作,需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促使其能够适应每一方面的工作需求。基于这一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领域的延伸,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多元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辅导员需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更是需要高校辅导员深入学生中心,展开合理的调查。只有在明确高校辅导员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才能结合具体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值得注意的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需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开展一些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有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活动。同时,针对大学生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需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开思想死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由此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另外,注重高校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积极探索一条校园文化与辅导员工作有机结合的途径,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总之,高校辅导员需基于立德树人角度,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凡是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均需要进行实践,并完善,由此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
3.高校辅导员工作机制的完善
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在于当前高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辅导员管理机制。尤其是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更是需要注重辅导员工作机制的完善。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将工作机制的完善列入工作重点,便将党建工作、教学工作以及辅导员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形成三维一体的运行体系。例如,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需与高校党委取得联系,争取获取党委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由此保证立德树人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党委的支持下,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另外,为了进一步做好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高校辅导员需在实践工作之后,进行必要的反思与总结,将一些良好的经验总结并延续使用,对于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结合实际加以完善,由此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以此形成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高校辅导员需以高度责任心,长期坚持,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进而提升辅导员工作成效。
4.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执行者,也是组织者,其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成效。同时,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同样需要高素质的辅导员才能胜任。一旦高校辅导员自身综合素养,远远达不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势必会影响到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别谈辅导员工作创新。因此,高校需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全面实施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升计划,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当中,采取宣传活动与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对辅导员开展专业教育活动,以此促进辅导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中,需多加强调辅导员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的培养,促使辅导员各方面的能力,均能够满足当前辅导员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培训内容的选择,需符合当前社会实际需求,选择相适应的培训内容。只有这样,高校辅导员才能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中,真正意义上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另外,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需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件管理工作。同时需要注重学习,不断增强个人能力与素质,保证自身素质胜任此项工作,以此推动辅导员工作创新。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成效。尤其是在国家高度重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立足于立德树人视角,从工作理念的创新、工作领域的延伸、工作机制的完善以及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工作创新,由此促进辅导员工作成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波,王艳,李冬琪.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才智,2018(04):46.
[2]董萱.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3):15-18.
[3]田海斌.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03):48-50.
(作者单位:晋中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