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校《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2019-04-19 12:07杨婷婷杜俊变梁丽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酶工程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杨婷婷 杜俊变 梁丽琴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对思维过程进行导向和记录的发散思维图,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网络进行探索。将思维导图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基于思维导图的高校《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酶工程》;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180-02

思维导图由英国人托尼·布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从一个主题开始,对彼此间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分层、分类管理,逐步建立一个有序的发散思维图,对思维过程进行导向和记录[1]。因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2]。课堂教学是教育体系的构建支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与核心,因而探索高效的課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高效课堂是教与学达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高效率就是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高效益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由酶学、微生物学以及工程学交叉渗透而形成,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共同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体系[3]。《酶工程》作为一门交叉性技术学科,其内容繁杂且实践性强、更新快,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故设计使用思维导图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将课堂“还给”学生。

一、教学方案设计

针对教学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即课堂教学,设计以思维导图为主线,教师设置的问题为导向,小组讨论贯穿始终的“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师生总结+课后应用”的教学方案。

1.课前预习。课前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提供的简要思维导图及所设的关键问题,通过自主看书与微课学习对思维导图展开思考。这种课前预习不仅预先为学生搭起了知识框架,而且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将基础知识的讲授从课上转移至课下,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省了课堂时间,符合“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新型教育观。

2.小组讨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就预习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与疑问进行了讨论,引发深度思考,加深理解。小组讨论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及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听到了不同的想法,开始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维不再局限,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3.师生互动。学生填充教师板书的思维导图框架(较自主预习任务单上的详细),教师以学生填充的思维导图为主线进行讲解与答疑,对关键知识点进行生活实践与学术前沿的引导与讲解。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积极主动地去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设计以思维导图为媒介,学生与教师进行知识上的对接,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教师在本阶段要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性讲解,并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4.师生总结。以思维导图为主线对所学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并挖掘深层次的学术问题。读书学习实际上是把书读厚再读薄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讨论互动,已经将课本上的知识由粗到细的理解消化,但尚未形成系统。师生共同总结的过程就是舍弃的过程,将细枝末节舍弃,留下核心的框架,形成一幅思维导图。

5.课后应用。学生以自己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指导习题破解,并通过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科研项目撰写,或就自己感兴趣的应用实践参加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项目,提高科研创新与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思维导图的《酶工程》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使用该种教学模式必定会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引用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格外关注。

1.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要时时监督,时时调整。时时监督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学生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习主动性较弱,教师必须时时监督,实施合适的奖罚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时时调整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是适用所有课堂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尤其是在课前预习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预习工作,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思维的引导者。若学生在课前没有对知识有一个大体了解,课堂上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2.关于思维导图的制作,既可以利用软件制作,也可以进行手绘制作。软件制作省时省力、更改灵活,而手绘制作不需要任何硬件条件便可实施,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绘制方式。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有XMind、MindManager、FreeMind等。

3.在进行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在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学生在不清楚要求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引导学生思考。

4.评价体系需配套。对于成绩考评可以采取平时成绩50%(到课情况占20%,思维导图完成情况占30%)+期末考试成绩50%的计分原则。思维导图完成情况的评定方法可以采用课上小组间互评成型的思维导图并当场打分。对其他小组的思维导图进行计分,极大促进了学生思维导图制作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了学生客观评价的能力。改变单一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成果得到更加公平的评判,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结语

《酶工程》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实践性强、更新快,适合进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改革。基于思维导图的《酶工程》课堂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学生预习、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与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在庞大而繁杂的知识群中整体把握能力,学生能将繁杂难懂的内容简单化、条理化,建立清晰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合作交流与沟通能力,面对复杂问题时能站在一定高度尽快抓住重点、抓住核心与关键等。除此之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更给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想法与新观念。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新,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2005,(5):9-11.

[3]党琳,邓勖,魏敏惠.生物技术专业《酶工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2016,(5):125-126.

[4]惠岑怿,周宜君,王文蜀,孙洪波,冯金朝.浅析思维导图在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153-157.

猜你喜欢
酶工程思维导图教学改革
显隐性课程思政在酶工程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