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

2019-04-19 12:12余军奇
文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竞合共创共生

余军奇

内容摘要:共生是超越竞生、关注全体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教育发展的工作方法与手段。共生范式包括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等多个方面,需要平等共在,合作共创,相融共生,成果共享,最后达到共长共成。共生态是教育发展的理想境界,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旨在实现马克斯倡导的“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关键词:竞生 共生 共生教育 共在 共创 共享 共长 思维方法

过去的教育是基于竞争的思想而设计的,旨在“教”人去追逐、适应、改造外部世界,但它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但是我们今天知道万物的生长不仅有竞生,更多的是共生,物竞天择只是物种进化的一种方式,而且还是非主流方式,推进物种进化的主要范式是共生。基于竞争思想而推进的教育是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工具人”,而非“主体人”。在呼吁“万众创新”的当今时代,这种教育越来越暴露其弊端。

教育的共生范式是基于人类的共享发展理念而提出的。尤其是新世纪科技突飞猛进,人类即将进入智能时代。随着机器人的日渐应用,劳动者角色和地位将发生较大改变。今天的教育应着眼未来社会和人才需求,适当超前发展;要努力改变那种疯狂自私、彼此敌对、相互冲突的恶性竞争,倡导竞合型教育;改革选拔淘汰型教育,推进共生共赢型教育。

一.共生范式的内涵

“共生”本来是一个生物学名词,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共生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实现进化的奥秘。共生问题被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们所关注。

共生是基于某些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向异质者开放的一种社会结合方式与关系,是人类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独立、相互开放、尊重差异、允许竞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生存关系。“从内容与范围来说,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社会的共生、人与人的共生、人与自我的共生。”i从性质来说,“共生的本质是和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特别是不同自我之间相互提升、共同创造的内在和谐适度的关系”ii。

教育中的共生是以人为中心、以生命成长为目的、以尊重个性差异和促进多元发展为前提、以建立协同共创关系为方法、以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为途径的生命状态与进程。共生教育是超越保护范式、准备范式、竞争范式的新的教育,是一种基于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共在性教育环境,以“人本”为思想内核,以人的和谐、共生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交流、对话、共创、共生、共享为主要方式和基本过程,构建各个教育要素、教育条件、教育功能的和谐关系,促进具有共生 性思维、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

共生教育强调教育各相关主体基于生命成长的目的,尊重生命个 性,关怀生命过程,共创课堂、媒介等教育环境中诸因素和谐共生的场域或界面,实现信息、能量、思想的交流创生,产生思想活跃、心灵共振、潜能激发、个性生长的生活状态和生命自在生长过程。共生教育的关键词是融合、协同、共生、共享;其内容和过程包括异质的学习主体相融共在,学习内容和技术相和共创,学习资源、意义与价值竞合共生,思想、精神与生命相生共长;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追求“四相”——相融、相和、相生、相成,达成“五共”——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

1.共在

共在是不同主体间平等的、活泼的生命共同存在状态,是需要共同建设的学习共同体。“共”,示意有多个主体,教育中主要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个性差异的师生;还可指多元文化、多极价值的异质主体。“在”是存在,“共在”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时空,即“共时”“共地”;但仅此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共境”和“共情”,全身心参与进来。“共境”指期望引导师生进入同一特定情境中,遭遇同一事件,感受同一氛围,面对相同的问题与困境;“共情”是期望共在的人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体验他人处境,理解他人情感,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超越个人的自恋,乐人所乐,悲人所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达到情境共融,异质者共在。相融与共在互为条件,是共生教育的基础。

共在还指师生相处的一种平等互助关系,也是师生对待教育问题中的他人与万物的一种态度。这是一种以“存在的方式”平等相待,而不是以“控制或支配的方式”审视其他的人和物,甚至也没有控制欲或占有欲的态度。个体和世界是“我—你”的关系,是可以一路同行的朋友,是相互合作的伙伴。人与媒介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也是平等的。师生都是自然万物的思考者、发现者、参与者、协调者和创造者。

2.共创

共创首先是一种学习主体共同遵守的合作機制或合作关系,是共生行为的核心。为了共同的目标,学习的不同主体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班级、小组、圈子或社群),建立一种交流、对话、共探索、共创生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其次,共创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或手段,也是学习的行动和过程。伙伴们共同学习,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难问题。再次,共创的对象是学习的环境、目标和内容。过去,教学环境选择、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设计等工作主要由教师承担,而共创要求师生都要参与,一起研讨确定;共创包括共同创设教学情境、共同设定学习目标、民主决定学习内容、共同选择和创建学习资源、共同追求意义和价值。

共创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对话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创造;它承认价值多极、文化多元,欢迎多形式参与,追求多元融合;它视知识为流动的,学习为开放的; 它把过去从单方的价值传递转变成多主体共思、共求、合作、探究。共创践行的是一种以现代“社群”为本位的全新的生存文化与价值理念。

3.共生

共生是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多元并存、异类同生、互利共生等现象。共生的“生”一指生成,二是生长。共生包含三方面内容。

第一,共生是一种竞合或融合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共生体现各自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承认差异,欢迎差异,各取所需,各展其能,各彰个性,各美其美;另一方面,它又体现相互的依赖性与合作性,异质的主体之间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悦纳他人,在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也顾及他人的需要,利用差异相互学习,相互激发,合作发展,携手共进。

第二,追求有新的“生成”,获得新事物的创生。在融合或竞合的过程中,新的价值不断生成和升华,“真理在各种观点的共生中形成”。新的成果包括新的教育资源的“生成”、知识与主体的连接、新关系的建立、新意义的升华、新价值的发现等。

第三,呈现共同生长的蓬勃生态与良好的生长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每个人都超越自我单一思维,走向多元复杂性思考,从而在精神上相遇,思想上交锋。大家欣赏自己,也悦纳他人。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激发中,信息聚焦、裂变,生成新的学习资源;单调的信息与个人结合,变得生动而有意义;个体也在不知不觉中茁壮成长。

共生是万物融合的最美状态,是生命宇宙的存在方式和生长法则,是教育的理想追求。与“预设教学”“结论教学”不同,共生教育更开放,更注重过程的体验、感受、发现、创造,更注重过程的美好和结局的共赢。

4.共享

共享是指学习成果的共同创造和使用,包括学习资源共享,学习思想、方法共享,价值成果共享等。共享是一种思想,自觉遵循“人我互利共赢”的原则,承认多元,追求公平、正义,实现价值共享;共享也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共创、共生、共享学习资源,分享经验感受,共享发展平台,共享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更好的发展。共享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共同的心灵成长和共同分享生命的情感体验,它使学习更有价值和乐趣。

5.共长

共长是指学习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潜能激发,自由生长。教育即生长,共长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共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竞合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它是精神的相遇与丰富,是心灵的交流、灵魂共振,是身体、智能和美好心灵的和谐发展。

6.“五共”之间的关系

从空间的维度看,“五共”具有存在的层次性和动态的方向性。层次性方面,共在、共创、共生、共享、共长,“五共”之中,共在居于基础层面,共创、共生和共享是生长达到的不同层次,是逐级提高的境界,共长居最高层。“五共”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共在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是生命的共同存在状态;共在是共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媒介教育要努力创造的一种学习环境。没有主体间平等的共在关系,便没有共创的基础,没有共生的土壤,当然就难有教学活动的共创和教学资源的共生,也难有共享和共长的条件。

“共创”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等的对话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创造;共创是方法,是共生的条件和过程,也是共享的保障;没有共创,共生便难以发生,共享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共生既是共在、共创的必然结果,又是共享、共长的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共生居于承前启后的核心地位;它是目标,也是手段,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共享是阶段目标,也是成长的手段;共生和共享关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心灵成长和共同分享生命的情感体验。共享是共创、共生的升华,是一种高峰体验,是拔节的生长,是成长的最美好状态。没有高质量的对话和成果共享,就难有师生的共进共长。

共长是最终目的,是共在、共创、共生、共享的自然结果,是生命的自由与极致。

从历时维度看,共生教育不仅展示了生命的丰富和高贵,也展示了生命的动态意蕴与成长进程。从动态的角度和运动的方向性看,“五共”体现了教育的条件、过程、运动方向和成长进程,共在是准备,共创是起点、是出发,共生、共享是成长的前后过程,共长是终极目标和结果。“共生教育”意味着平等、协调,意味着合作和共创,也意味着共生、共享,收获的是生命自由自在的个性生长。

二.共生范式的教育学价值

(一)共生是教育思想

教育是关于人的学问。人是什么?人是群居动物,人是“关系的存在”,是“共生性存在”。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1.共生思想首先是一种关系思想。全球化时代,现代人的关系更加复杂,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共生关系,其中核心是共生关系。共生和竞生以不同方式促人类进化。人虽然是自私的、利己的,但这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方面,不能过分强化。人不仅仅是相互竞争的、嫉妒的、敌对的存在物,更是相互合作、关怀和共生的存在物,这已被许多生物学家、社会学家从多个角度证实。如果把竞争看作是本质的,甚至是事实的全部,那就是一叶障目。共生是本質的,是基本状态和根本目的;竞争是次要的,是阶段性的伴随状态,是辅助手段。共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类追求的归宿。

2.共生思想是一种和谐思想。共生思想是关于生命的理念,蕴含着动态创生、协同发展、互动交流、互惠提升等思想。和谐共生,既是教育的目的和手段,也是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相融共在、相辅共创、相合共生、相和共享、相生共荣、和谐发展是共生的精要,也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共生教育是着眼于人的潜能激发与释放的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共生教育以关爱生命、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注重生命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和谐提升,注重主体间的共同心灵成长和共同生命情感体验,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发展是教育价值的判断标准。

3.共生思想是一种竞合思想。共生理论不排斥竞争,但反对恶意竞争,反对一味竞争,强调竞中有合,竞是为了合。竞合的本质是合,是互依、互惠、协同与合作。“竞”是各显其能,各展风采;“合”是相互激发,相互促进。因此,竞是手段,合是目的。人类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在竞合中共生。未来的教育也要从残酷竞争的泥潭中挣脱出来。竞争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灌输了知识,培养了精神,但同时也造成了诸多危害,很多是其自身无法解决的深层积弊。

过去上千年,人类中心主义及功利化的价值追求使得竞争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标识与维度。尤其是近现代工业社会,控制与掠夺理论被发展到极致,放大了教育中对竞争的追求,纵容了人的贪婪。如今,所谓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教育”大行其道,着眼于适应社会的“适应教育”,着眼于升学与工作的“准备教育”成为主流,竞争、适应竞争、准备竞争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制的基础性原则。教育本应该超越现在,成为破解竞争难题,引领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但现在被过度竞争绑架的教育反而成为束缚创新、遏制幸福的问题源头,成为隔离儿童、弱化共同体、培养冷漠、强化自私的工具。扭曲的竞争意识极易滋生利己自私,让人目光更短浅。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漫长的十五六年中,要面对枯燥而浩如烟海的书本知识、僵死而不可侵犯的教条、数不清道不明的考试、完全统一的作息、枯燥雷同的教材、单调空洞的道德说教、大一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学生的身心快乐被一点点侵蚀。

人成为经济的工具、社会的工具、他人的工具,自身的幸福目的被弱化。这样的教育有人性吗?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弱化竞争取向,强化共生教育。人类必须站在大视野、大背景、大思维的角度和高度,重新解读教育,给教育一个共赢的定位。“教育不仅要有竞争的视角,更应有竞合、合作与共生的视角,这也将是教育的价值选择与未来取向。”iii共生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

共生是人类幸福的保证,是未来教育的逻辑基础。共生教育不仅服务于人的生存,服务于阶级、党派和国家,而且必须要服务于人的幸福,实现人和社会、社会和自然、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从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要求来看,以利己、占有和控制为内核的存在方式正在失去其存在的依据,教育应立足于“共生”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己的和谐共生。未来教育将由竞争性教育向共生教育转向。

(二)共生是教育方法

教育是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遗传方式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共生教育既是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是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共生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系思维:从多因素、多关系入手把握存在的方法。事物的存在是在相互关系中的存在,事物的变化总是在内外关系的变化中改变、演化。共生的过程实际也可以看作是关系的变化过程,共生是一种新关系的产生。“共生的方法论不追求对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回答,它关注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人与世界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才是善的,所以共生的方法也是关系分析的方法。”iv研究事物,就是要研究其内外关系。内部关系包括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外部关系包括此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它是事物成长的环境。分析一个事物,要从生成这个事物的因素出发,看它生成的環境。若强化这种环境,密切这种关系,就会促进它的发展;若消解这种环境,破坏这种关系,就会瓦解它的存在。

2.过程思维:从时间性角度把握变化的方法。共生思维是重视过程的思维,是强调动态创生的方法。时间性是世界共生演化的第一特性。共生的教育方法要求从历时的过程中来观察和分析世界,从具体的事实出发分析和理解问题,避免片面地、抽象地、一般性地谈论事物。时间和思想是相互缠绕的,时间是我们思想本身的另一面,思想和情感总是因时间而变化,总是在事件发展的 动态中不断创生和丰富。我们分析问题时要深入聚焦特定时空,研究特定情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情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把握事件的性质和规律,理解事件中各方特殊的情感和诉求,在时间关系中认识事物、评价思想,看待事物的善和恶,利与弊,从而也不断发展我们自己的思想。因此,共生不单单是结果,更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是通过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

3.多元思维:从特殊性中把握整体性的方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孤立地存在。世间万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认识。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获得相对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做出相对恰当的决策。共生方法摒弃一元论和二元论等线性思维、平面思维,推崇网状思维、多元思维,主张多因素、多维度、多角度思考;摒弃非此即彼的二元结论,主张悦纳多元,尊重多极,充分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特殊性、复杂性;摒弃绝对思维,绝对知识,认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在变化。共生方法需要充分考虑事物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思维,换位思考;要从整体着眼,从具体入手,多元思考,融会贯通,整体把握,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达到融合共生。

共生还是关注个体特殊性的一种方法。“从普遍走向特殊是共生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强调事物的特性和人的个性,强调在独特性和个性的互动中实现事物的信息交流和发展演化”v。基于共生视野的教学情境是具体典型的,教学内容是立体多面的,教学策略是合作活动的,教学评价是多向多维的。共生教育倡导立体思维、跨界联通,倡导系统思考、换位思考,就是要吸收多学科的知识,依靠综合思维模型框架进行思考和决策,真正实现理解和尊重。共生教育摒弃二元思维与零和游戏,抑制自我中心、志在征服的功利化价值追求,用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从生态圈的角度去理解学校,从学习同行者、价值共创者、成果共享者的角度去认识学生。

4.竞合思维:从对话、交流中促进事物发展的方法。共生是在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滋生和发展的,共生教育的方法是促进相关主体互动作用、竞合共生的方法。这个互动不是恶意的竞争,而是语言的交流、思想的对话、观点的理性辩论,是个性潜能在挑战中不断激发、在竞赛中共同生长。共生是动态的竞合。竞合包括系统内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合作。共生教育主张从竞争到竞合,从独占到共有,从征服到合作,从控制到共享。

竞合共生的教育是一种交往教育、交锋教育、交换教育,它重视语言的交流,心灵的敞亮与接纳,灵魂的共振;它使学生从教育的对象走向共同学习者,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走向资源共创者、价值共享者。共生教育的竞合方法包括:对话交往;思想交锋;资源交换,交融共生。一方面,它鼓励建立学习共同体,建立平等共存的伙伴关系和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大家平等对话,积极交流。另一方面,它不排斥个性,相反,它尊重和保护个体独特性,鼓励在共生互动中发现差异,各自从对方获得信息、思想和能量,实现跨界联通,优势融合,促进新能量共生。

猜你喜欢
竞合共创共生
我国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及发展对策研究
论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想像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之关系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浅析刑法中的法条竞合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