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德国的文化环境促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理性的批判,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代表的新一代学者承袭了德国古典美学对现代性的思考。但和康德、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赞美不同,前者更重视对现代性阴影的清理。这种思考延續了德国启蒙思想家的研究路线,通过对理性多面性的思考,发掘了现代性的另外一副面孔。
关键词:德意志 审美 批判
文化环境往往影响文学和美学的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对欧洲现代性危机的批判植根于德国的文化环境中,是德国的文化环境促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理性极端偏爱。虽然英国、法国等国学者也对现代性展开批判,但德国学者在这个方面上的研究远超他人,其用力之深入,体系之系统,成果之厚重,影响之深远是他人所未及的。霍克海默、阿多诺、哈贝马斯代表的新一代学者承袭了德国古典美学对现代性的思考。但和康德、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赞美不同,前者更重视对现代性阴影的清理。这种思考延续了德国启蒙思想家的研究路线,是德国文化环境在文艺美学领域的折射。
1.德国文化土壤和德国文艺美学的发展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文化发展常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形成又和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地理决定论认可这种历史悠久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东西方都不乏案例。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屈庄文风的相通,诗骚体例的差异,就成为文学地域风格的有力证明,清代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指出北方土厚文学重实际,故多写实纪实文学,南方水多,文学虚无,故多抒情言志之文。西方持有类似观点也在少数,经过希波战争的希腊哲人把希腊和波斯的地理差异等同于文明与野蛮、西方和东方的差异。在启蒙时代斯塔尔夫人的《论文学》也结合欧洲地理差异论述了南北文学的特点。在今天,思考德国美学的形成过程,不妨从德国的文化环境谈起。
在今天,德国美学是西方美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但很难想象在18世纪之前,德国依然是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内的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其他国家。作为欧洲文化洼地的德国在歌德、马克思、恩格斯的笔下多次以负面形象出现,尽显落后暮气的一面。18世纪以来,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把德国携裹其中,让德国人领略了莎士比亚、但丁、拜伦、雨果的风采,也让德国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在歌德看来,由三百多个小国组成的德国缺少政治和文化的统一性,封闭保守成为德国文明的常态,这种落后让德国社会流动性凝固,让人思维禁锢。歌德在和弟子艾克曼的谈话中多次呼吁德国人应该打开眼界向外看,去发现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的价值。为此,歌德积极推介世界文学这个概念。在今天,歌德经常被作为世界文学概念的首提者被赞美。但需要明确的是,对德国人而言,歌德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启蒙的形式开启德国人的视野,唤起人的主体性。从这个角度看,歌德和康德的“什么是启蒙”的精神是一致的。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发现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政治意味,忽略了他们的文艺评论家身份。和德国众多思想家一样,马克思、恩格斯也非常重视文学的启蒙作用,在《致斐迪南·拉萨尔》、《致玛·哈克奈斯》等信件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席勒式创作,反对作家充当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恶习,他们赞赏《城市姑娘》的现实主义勇气,也批判了哈克奈斯不能写出时代的暗流,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不能写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缺陷。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中对古希腊以来的众多西方文学经典有大量的引用,显示了他们文艺理论思想和欧洲文学思潮的密切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学属性、文学价值的认识。结合德国文化环境来说,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要将其纳入欧洲文学传统之中,要纳入德国文学传统和德国美学传统之中,思考他们和德国审美现代性传统的关系,反思他们作为德国审美现代性传统有机一环上的承上启下功用,这样才能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文学思想有全面的认识,才能理解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美学思想的继承关系。
2.德国文化土壤和德国文艺美学的反思传统
在18世纪之前德国的社会进步十分有限。德国的权力属于容克阶层,容克是junker一词的音译,词根来自中世纪德语,最初指青年贵族,他们在德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德国是以容克庄园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容克蓄养农奴进行种植活动以牟利。这种经济模式沿袭了中世纪的生活方式。由于容克阶级是庄园的最高统治者,在庄园内部掌握行政权、立法权等权力,庄园内部的农奴没有完全的人身权利,靠出卖劳动力而生活。容克通过出卖粮食而生活,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使得他们不需要向君主效忠,可以保持十分独立的状态,甚至可以左右选侯的意见。这种独特落后的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影响了社会的进步,限制了新思想的产生,堪称德国社会的毒瘤,让德国社会远远落后其他国家。这种封闭状态一直到普鲁士王国成立之后才得以改变。
随着普鲁士王国的成立,德国社会的风气才开始变化,最为直接是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开始萌芽,虽然当时占据主流的是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精神,但整个社会已经显示了新思潮的气息,这种新气息表现的非常温和,甚至缓慢,但已经清晰显示出市民阶级崛起后的文化需要。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因国家不同而多彩,在德国体现为巴洛克风和科学风。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意是异乎寻常,这种艺术的离经叛道实现了对贵族保守审美趣味的挑战。科学风则在法国百科全书派的影响下,开始提倡以科学精神取代基督教传统对人思维的控制,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康德。
众所周知,康德以深居简出的思想家形象出现在西方哲学史中,简单的生活经历却没有阻碍他在书斋中完成了庞大的理论架构。康德的批判思想检讨了启蒙以来对人主体性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不需要讨论知识的获得过程,而在康德看来,这恰恰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康德通过《关于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据》、《从物理学观点考察地球是否已经衰老的问题》一系列论文分析了地球转动、天体运行等问题,我们暂不讨论这些结论的科学性。但可以发现,从康德开始,德国古典美学就开始质疑习以为常的认知习惯,转而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思考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这是对启蒙以来欧洲思想界盛行的天赋人权、先天理性观念的深刻思考。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深化了审美的四个因素理论,他指出人类对美的感知并非是纯粹的印象式感悟,而是可以通过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实现的。康德认为美之为美的秘密在于四点,即从质上看,美是不涉及功利的快感。从量上看,美是不依靠概念具有的普遍有效性,是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从关系上看,美因无功利性实现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从情状上看,美是不依赖概念的必然的快感。康德对美的论断是振聋发聩的,在此之前,对美的阐述未有如此深刻、全面,从对美的溯源上可现,中西方早期多将美善视为一体,或“羊大为美”,不能辨析审美能力如何实现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康德以批判思想反思了欧洲长期存在的对美的诸多看法,综合了大陆理性和英国经验的经验,显示了强烈的质疑精神。
3.德国土壤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兴起于20中世纪中后期,这一学派的批判传统可以追溯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葛兰西。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革命的失败让葛兰西认识到市民社会的独特性。意大利的社会环境和俄国截然不同,作为地中海航运中心的意大利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形成高度独立的市民阶层和市民社会,他们和中央政府保持相对分离态度,佛罗伦萨、热亚那这些城市共和国的历史证明了这点。意大利的革命只能通过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方式进行,照搬俄国革命模式注定失败。法兰克福学派接受了这个思路,20世纪中后期的西欧社会和马克思时代不同,随着西欧国家全民福利制度的完善,白领蓝领差异逐渐淡化,无产阶级被同化于资本主义体系中,传统的暴力革命理论不再适用。但这个并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消费文化带有原罪,让生于物质丰富时代的人满足在文化工业构建的虚假镜像中,失去了改造社会的勇气,无法给人提供生活的意义,这样的生活注定是陷入了合法性的危机。于是,新的社会革命就势在必行。不难发现,无论是霍克海默对启蒙理性的质疑,还是马尔库塞对文化工业的指责,还是哈贝马斯对虚假公共领域的拆解,贯彻其中的核心都是强烈的批判精神,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被称之为批判理论的原因所在。德国文艺美学有文化批判的传统,这种传统热衷思考社会进程中人的主体价值。霍克海默以启蒙神话的发展史为对象,分析人的主体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马尔库塞分析了在商业模式下文艺的同质性带来的艺术价值的丧失,分析了工具理性指导下人性被压抑成为单面的残酷。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如果社会不能给人提供生活的意义,这个社会必然陷入合法化的危机之中。为此,哈贝马斯分析了自古希臘以来的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崩溃过程,指出只有恢复公共领域的对话功能,让主体间性的宽容取代主体性的狂妄,让人通过真诚交流达成共识,才可以消解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终实现对现代性的重建。
总之,德国的文化土壤形成了德国古典美学的批判精神,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入手,可以加深对德国古典美学复杂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哈贝马斯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15Q189.
(作者介绍:郑艳林,湖北文理学院文传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