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霞 严文阁
摘 要:2018年中考历史探究题突破了原有的解题套路,使得很多考生捉襟见肘,反映了课堂教学在探究实践方面的力度不足。一线教师宜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其探究思路。
关键词:中考;探究题;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8-0026-06
(2018·河北)27.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爭。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致的比较表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2分)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8分)(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参考答案:(1)交战双方遭受了惨重损失。(2分)(2)每天死亡人数最多。(2分)
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8分)
以上是2018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历史探究题。该题与前几年中考试题中的同类型试题相比,形式有了很大不同,颠覆了大家对探究题的狭隘认识,即“探究题就是论证题”——从而体现了探究题应有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笔者以为深入研究该探究题的命题形式以及考生答题情况,有助于教师开拓思路,更新观念,提升今后指导学生学习历史、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探究题的特征分析
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历史探究题是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一定探究能力的试题。探究题有多种形式,如:《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文科综合》的题型示例部分中例23“读图说史”的小论文;例26“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编制大事年表;例27“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的历史论文;例28“学以致用,活动探究”的阐述理由;例29、30“探究问题”的观点论证等。分析2018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历史探究题,发现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探究性
探究,即探索研究、探寻追究的意思。探究亦称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反思。历史探究题便是在此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是指通过图片、文字等历史材料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相关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本题三则材料提供了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情境,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与三个历史情境息息相关的问题。该题以“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的思维开展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相关信息对“一战中每天死亡人数最多”这一特点进行因果分析,在对信息进行取舍、整合后,最终形成解释,获得答案。该题打破了“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旧框,有助于学生跳出照搬现成答案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增强对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灵活性
1.提供素材的灵活性。三则材料都源于课外,材料一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描述了战争的结果及作者对战争胜败的认识;材料二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战与以往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数据表,通过战争危害中的一个历史细节,提供了学生感知历史的新情境;材料三摘编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018年毕业的学生没有使用),叙述了战争的规模以及使用的武器。试题提供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的历史感知情境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表述。尤其材料二《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突破了前几年探究题使用文字材料的固定形式;在内容上选取对近代现代战争中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超越了教材的叙述,但没有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没有超出学生对战争的认知。
2.设置问题的灵活性。试题围绕着战争的危害进行设问,第一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问:“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这些都是根据材料设定的问题指向,完全摒弃了“死记硬背”的设问形式,注重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领会、运用的灵活程度。
3.探究题型的多样性。2018年探究题的题型突破了之前“观点论证题”这一传统题型,颠覆了师生尤其是教师对探究题的狭隘认识,体现了考查方式的多样性。除了“观点论证题”外,还有很多形式的探究题,探究题型的多样性既对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学生自身的分析、解释、探究能力有了明确要求,这样才能在中考考场上灵活应对历史探究题的新题型。
(三)开放性
1.思维的开放性。试题通过“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对“一战中每天死亡人数最多”这一特点的成因做出关联性解析,通过“需答对4个成因”的提示,引导学生聚焦一战的相关史实进行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对“一战中每天死亡人数最多”这一特点的成因做出合理解释。这种有方向又不封闭的设问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2.答案的开放性。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三内容,可以得出“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这两点是造成“一战中每天死亡人数最多”的成因,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可以得出“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长期扩军备战;凡尔登等惨烈战役的进行等”的成因。答案既有对材料内容的归纳,也有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概括。这样,只要学生根据试题要求,对材料和所学知识做言之有据的分析、言之有理地作答即可,从而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话可说。
(四)综合性
试题对学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查。第一问考查了对战争总体危害的认识,第二问选择了战争危害中的一个细节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这一危害的成因——就危害这一角度,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象进行设问,对具体历史现象的成因进行了重点考查——第一问需要学生回答材料一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一结论的史实依据,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第二问学生通过比较材料二中一战与以往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多少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然后进一步设问,引导学生探究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该题的隐性立意则是通过一战的危害来说明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巨大破坏,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尊重生命、避免战争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彰显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高远立意。该试题的题干提供了多种材料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作出解答,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认识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是对学生运用材料和所学史实解释历史问题的学习方法与过程的综合考查。同时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学生的世界视野和大局意识。这是《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文科综合》中坚持“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价值立意”考查理念的综合体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问题:
(一)以刻板的论证方式作答
2012到2017年的6年中,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历史探究题有5年是论证题,有时是给出一个观点,让学生选择同意与否,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有時是提供的材料有多个观点,让学生归纳观点,然后选出一个观点论证。这种情况使一些老师或学生认为探究题就是论证题。所以有的学生在作答该题时是这样写的“观点是:每天死亡的人数最多。理由是1~4,所以是我认为每天死亡的人数最多是正确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学生用旧的套路应对2018年新类型的探究题,缺乏灵活性。
(二)不能结合所学知识
该题由于材料三给了学生探究成因的一些素材,而且是来源于教材内容。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材料,就可以写出“战争规模大、杀伤力大的远程大炮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两点,但除此以外,却不能联系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由此看出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材料能力,但是在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素养的方面,却表现得不尽如意,实际是没有掌握“点线式”学习线索,这说明了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培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三)审题不准确
该题第二个设问要求学生分析“一战每天死亡人数多”的成因。但在作答过程中,有的学生因为审题错误,答案不是每天死亡人数多的原因,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比如武器装备、战争时间、战争规模等等,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是战争持续时间——这说明学生缺乏理解问题以及在具体时空下对历史现象作出解释的能力。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如:长期养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有教师对学生指导方面的原因,如:有的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提出的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使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机会,致使学生思维深度、广度、灵活度不够;甚至有的教师不注重学情的分析,上课只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讲述史料,忽视了学生的认知逻辑,致使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因果联系、纵向或横向联系等,不能很好地把教师所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的教师在复习备考阶段,把论证题的 “三段论”教成了 “八股文”,过多地强调答题形式,忽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当新的题型出现,学生没有应变能力。这样,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情境,就难于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探究能力就会显得薄弱。 以上种种,都说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策略,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研究学情,寻找探究契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因此,教师要研究学情,还要思考“如何才能激励学生多思考并深入思考?”
1.抓住学生愿意探究的主题
在学习中,学生愿意探个究竟的情况,一是感到“有趣”,二是心存“疑惑”。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两个方面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探究中,不必刻意追求探究结果,而是重点让学生有探究的意识,体验探究过程。
比如:笔者发现,每一届学生(尤其是男生)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一些男生已经阅读过关于二战的书籍,了解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这一学情出发,让学生先自己阅读课本,梳理出来二战的发展过程以及二战中重要的历史人物,然后由学生自己选定一个主题或观点,用历史事件做论据;也可以选定一个历史人物,写一篇人物简介(重点写在二战中的表现)或帮他写一个简短的二战回忆录。这样学生既通过阅读课本了解了基础知识,又通过自己搜集的相关历史补充知识、认真学习教师提供的补充资料,深入学习了二战的相关内容,形成了自己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认识,掌握了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2.做实学生需要探究的主题
一般来讲,如果课程标准中有的知识点的知识目标用“认识”“理解”“探讨”等等理解或应用层面的行为动词时,这往往是重点知识,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在帮助学生主动地掌握重点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比如《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中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课有这样的要求:“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由于辛亥革命这一内容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以来社会习俗内容的关联度高,因此教师可以在本课学习结束后提供一些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设计问题: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可能有以下几种观点:只开花不结果;开花而且花还很大;开花了,同时也有果,但果实很小;开花了同时也结出了大果实等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一定的史料做支撑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就会使其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钻研教材,整合探究资源
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重要的途径,是学生探究所必需的背景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在帮助学生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为学生提供历史细节
统编教材相对于原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从体例到内容上有很大变化,设置了相关史实、人物扫描、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等板块,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创造了条件。但是教材中还存在着专业化的倾向,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水平增加一些有关历史细节的史料,让学生“亲眼目睹”过去所发生的,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各种历史史料,去探究历史、解读历史,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比如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第6页有一段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的叙述:“但是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但是教材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这一段结论。教师可以补充四组史料(如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武器到战术到臣民观念的典型细节中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这样既有助于改变学生停留在对教材内容表面的理解、套用教材上的语言分析历史问题的做法,也使学生对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有了具体的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信息。
2.符合学生认知逻辑
教材编排往往是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的。然而学生的认知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难以改观。
如实践中,笔者对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第一步,阅读课文94~97页的内容,梳理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①历史学家认为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为什么不是飞梭?②结合以上梳理的内容,请说一说你认为在工业革命进程中,哪一事件重要?③根据95页的材料研读及相关史实,分析现代工厂制度与手工工场相比有何特点?④结合工业革命的进程,归纳这场工业革命的特点。⑤英国具备了哪些条件使其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⑥阅读本节课内容,并结合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工业革命发展的进程做深入思考,加深了对历史现象及历史概念的理解。
3.增强学生思维广度
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的界限,整合教学内容,在关键时间节点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横向聯系、纵向联系、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联系等。
比如教授统编版九下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梳理两个国际组织的基础知识,把这两个组织标画到年代尺上(如下图),然后设计探究活动,设置问题: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的安全与和平,从它的建立到现在,能不能起到这一作用呢?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把中国史、世界史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分析,继而得出认识:1945~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比较有限;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说明美国操纵联合国、联合国是美苏争霸的工具和场所;20世纪70以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显现出第三世界维护和平的力量增强,逐渐改变了联合国被美国操纵的状况。又比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可以进行横向联系:在罗斯福新政实施之际,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苏联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会不会被当时的美国人认为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等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打通学生对历史逻辑的认知,增强学生思维的广度、灵活度。
(三)优化复习,提升探究能力
1.主动建构
教师组织复习课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由学生采用列表格、知识结构、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形式,自己梳理知识体系;先由学生整理每一课内容,然后整理一个单元的内容,也可以以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核心梳理相关内容,重点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因果逻辑。
2.逆向追问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复习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形式,由结果出发,逆向追问,引导学生推导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助其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比如复习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这一单元,可以设问: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国家有哪些?什么时间?政治制度是什么?然后以英国为例说一说怎样确立的?为什么能确立?有什么影响?再如:复习八年级上册可以设问:中国近代史以什么事件为结束的标志?为什么以这件事为结束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是什么事件的结果?为什么会发生解放战争?……如此追问下去,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
3.自主命题
初三学生在复习阶段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综合解题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命题,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站在命题者的视角,对史料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在研究中考历史试题的基础上,不断反思和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8.
[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魏 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