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菲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使幸福素养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就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教师思想的变革,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改变原有的备课思路,从就知识教知识的老思路中跳出来,从学科育人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根据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多元、丰富、开放的学习途径,引导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更加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英语课堂是围绕单元话题展开学习的,重视语用功能和知识结构,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而主题单元教学是教师在深入理解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赋予单元一个有意义的学习主题,在主题的引领下以各种有意义的任务为明线,以语言知识和技能为暗线,整体设计和规划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围绕主题交流思想、分享经历,促进认知发展和迁移,提高学习能力。
主题不等同于英语课本中的单元话题或章节标题,而是在梳理和分析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参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炼出来的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思想和内容任务。主题单元与话题单元的不同在于,话题单元遵循“话题—功能—结构—活动”的设计思路,因此,有的单元内各课间的情境、内容和任务并无较强的内在关联。而主题单元兼顾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进阶,遵循“主题—任务—内容—语言—活动”的设计思路,强调单元内各课之间的情境、内容、任务和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这样,可以避免课时间的重复和脱节,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感价值,培养学习方法和解决問题的能力。
主题单元教学对教师非常有挑战性,教师首先要突破自我舒适区,转变固有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突破教材的局限,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认真梳理单元语言知识和话题内容,以及整个单元的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筛选教学内容,提炼出单元主题,考虑单元主题的意义和价值。再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教学任务,体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然后再划分课时,每个课时都要有相应的小课题,课题要体现教学内容和思路之间的联系。
按照主题单元教学进行重新架构之后的学习单元,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跨学科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最优化的学习效果,促进了幸福素养教育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