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报纸视觉冲击力的提升

2019-04-19 03:02高波潘艳刚
新闻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媒体报纸

高波 潘艳刚

【关键词】全媒体;报纸;头版创意;视觉冲击力

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国内报界知名公众号“编前会”推出的15期全国报纸“一周好版面”中,安徽商报有20个版面入选,其中14个版面进入前十名,4个头版进入前三。安徽商报正在形成自己鲜明的头版视觉特色。

视觉信息化

报摊时代,报纸的头版需要简单而强烈的视觉冲击来快速地吸引读者关注,促使其购买报纸。那时的头版,大多使用大面积、现场感强、构图简洁、主体突出的照片,以及人物面部等特写照。偶尔使用制图设计,亦偏重简洁有力的风格。目的就是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无需承载更多信息传递功能。

如今,报纸已进入后报摊时代,更多的读者是订户。长期订户,对简单粗暴、华而不实的视觉冲击,会产生疲劳感,甚至不信任感,他们需要的是一张有深度、有思想、够真诚的新闻纸,这就衍生了“视觉信息化”要求。我们的头版呈现,一定程度上要抛弃“画不惊人誓不休”的思维,要在品质上下功夫。读者拿到报纸之后,可以被极具美感的设计所吸引,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坐下来安静地阅读,认真地思索,这就要求我们的视觉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经得起推敲,每一个创意元素都要贴切而意味深长,设计要精美,表意要丰富。

与此同时,报纸也进入“薄报”时代,我们要逐渐改变头版的导读思维,使其承载一定的传递信息的功能,将最有价值的版面留给最重磅的文章。也就是说,从节约版面考虑,我们可以将当天最亮眼的稿件直接放在头版报道,或者是在头版刊登具有更多信息量的内容。这样一来,头版文字就多了,视觉上的美感势必打折扣,怎么协调?依然需要“信息视觉化”来解决。同样的信息,可以用一段文字来传递,也可以用一个图表来传递。通常来说,图表传递的有效性高于文字传递,尤其是信息量大的稿件,因为图表达更直观、生动。

以2018年10月13日的头版为例。当天头版除了导读,还放置了三条新闻稿件:一条安徽省老年人口数据,一条供暖信息,一条天气信息。若按正常文字排版,必将拥挤且无美感,版面也无吸引力。为此,我们将这三条稿件进行整合处理,以“老吾老”“知冷暖”两个民生感很强的词统领,并经过色彩变化形成视觉整体感。同時,将信息量更多的老年人口数据稿件化整为零,抛弃文字块,主要信息图示化呈现。如此一来,三条稿件形成一个图区,起到版面视觉中心的效果,同时丝毫未减弱信息量。(见图1)

整版视觉化

当遇到一些题材比较重大的稿件时,头版无法完全容纳其丰富的信息量,但我们又必须使其呈现出足够的份量。这时,整版视觉化是一个有效途径,即将主打稿摘拎出部分信息进行创意设计,其他导读在视觉偏区安置。

以2018年12月13日的头版为例。当天最重要的新闻是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展开幕。无论从大背景还是新闻事件本身,该报道都值得在头版重点推出。

第一步是怎么呈现的问题。考虑到科技类题材特殊性,用视觉直观性呈现,比仅仅用文字呈现传播效果会得多。第二步就是创意。报纸发展到今天,头版创意设计要求也有了很大变化。由单纯强调视觉冲击力,向视觉信息化转变。现在的头版创意设计需要更踏实沉稳,需要承载信息传递功能。在这个头版创意设计上,我们考虑到用一张或几张现场照片,但总显得单薄,无法反映科技展的全貌和深厚的含义。于是,我们想在有限的版面区域内,将安徽科技成果以最简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便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3类科技产品名称的文图。怎么样将这些文图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视觉体?经过反复揣摩,科技——未来——太空,三个词汇递进出现在编创人员脑海里。用“太空”的形象来表达科技,是非常契合的方式。

最终,创意方案尘埃落定:制作一个“太空”图景,以细节放大的视觉设计方式将安徽地形图居于“太空”中间,13类科技产品文图以“卫星”的表意,环绕安徽地形图。该版整体设计大气,视觉制作精美,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安徽科技创新的丰富成果和远大目标。(见图2)

主题提升化

有时候,头版缺乏非常重磅的导读稿件,或者有两条或两条以上难分伯仲的重磅稿件。我们会选择使用集纳整合的方式,努力寻找稿件之间的交叉点,进行主题提炼,并做到提炼出的主题在维度、深度上对原稿有一定的升华、点睛效果。

以2018年11月7日的头版为例。当天有两条重磅新闻,一条是报道小区绿地与车位的矛盾,一条是报道我省搬迁重污染企业。两条稿子一条重要性强,一条民生性强,新闻价值难分伯仲。如何在头版都能得到强化呈现,难题摆在编创人员面前。整合,应该是最好的方式,接下来就是寻找整合点。细思考,小区绿地与车位矛盾,其实也是涉及生态问题,这点与治污稿件是相通的。

于是,我们决定从这方面着手创意。这类题材稿件,虽然关注度高,但可读性相对偏弱,这就需要创意独辟蹊径。经过讨论,我们认为“绿地与车位”、“经济与环保”,某种程度上都体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性,一个词便呼之欲出:选择。我们决定让大家来做两道“选择题”,创意方案水到渠成。绿地与车位,这道题目前来说答案较难给出,只能留给读者去思考,我们用了两个问号。经济与环保,这道题就报道本身来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用了明确的对错符号,表明了态度。该版设计整体生动有趣,化硬为软,传播力显著增强。(见图3)

设计悦读化

新时代的报纸有时候不仅仅是“新闻”纸,我们的稿件涵盖的题材会越来越广泛,“软”新闻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稿件中,过硬的信息点并不突出,更多传递的是一种情感共鸣。在视觉设计上,要求我们能够让读者轻松阅读、愉快阅读,创意上就要注重心理、情感揣摩。

以2018年12月4日的头版为例。这一天我们重头稿件是安徽风物系列策划第一篇。这类偏人文的题材,图片表达难以体现深厚的内涵与韵味,视觉创意设计又容易陷入虚空,新闻表达力较难掌控。于是我们想用与内容相关的新闻元素作为视觉主体,通过进行局部放大的写意方式,来完成一个多重含义的视觉体。这篇稿件写的是庄墓圆子。圆,在中国文化中承载内容丰富,所以主要视觉体我们选择了“圆”。用“圆”来表达,既符合稿件本身的新闻性,又契合稿件背后所涵盖的人文气息。在版面中心位置,我们设计了一个书黄色圆形色块,书黄色表达食物本身,及其历史感、记录感。其他设计围绕这个“圆”展开。背景是以合肥城隍庙为模板的建筑造型,体现地方特点。

“圆”中的场景想象图是点睛之笔。在版面中出现的视觉形象,不外乎人物、动物、静物、景物,以及一些抽象的形象。每种形象吸引读者的能力强弱不等。在视觉设计中,要了解不同形象的特征和表现力。通常来说,人物的吸引力总是大于其他形象。读者更容易找到共鸣与心理交流点。鉴于此,我们将场景想象图设计为以人物为主体,有现场感,且亲切有趣。置该场景于“圆”中,同时表达了透过窗户看过去的历史感。该版设计透露浓浓的人文气息,同时又不失烟火味,读来、看来,给人沉静和愉悦之感。值得一提的是,版面左下角一组导读的视觉设计,做到了与主导读的古典风相呼应,整体非常协调。(见图4)

在网络媒体不发达的年代,报纸承载的更多是信息传播的功能,强调信息数量,版面数、每个版容纳的稿件数越多越好,读者对视觉方面的品质要求并不高。但如今,传播信息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可由网络媒体来完成。报纸功能应该向深度方向转变,每篇稿件都要涵盖信息、思想、分析等全方位报道角度。故在视觉设计上,应形成“版面主题化”的理念,避免拼盘版面,每个版面都用一定的编辑视觉语言进行主题化提炼与设计,展现深度感,从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此外,报纸新闻“时效性”特点在逐渐消失,我们需要打造报纸的“阅读性”。当品质感、品位感越来越成为报纸的标签之一时,读者对报纸的视觉设计水平也会提出更高要求。视觉传播的“愉悦感”、“ 惊叹感”会成为一种期待,于是创意就显得格外重要。

安徽商报在《编辑手册》中对视觉设计做出明确规范,比如要求每个版有且只有一个视觉中心,围绕视觉中心进行编排,视觉中心首选精彩照片,其次是制图,然后是文字块特殊处理。其中,在图片缺乏或图片表达不够完美的时候,制图起到极其重要的美化与传播效率提升作用。在具体操作时,根据新闻类型的不同,要注意对不同版面的视觉风格进行差异化表现。比如时政类版面,在视觉上要求向读者传达权威感,版面不宜零碎花哨,要求善于化零为整,信息集纳化,版面图片画面要干净,主体要突出,进行制图等视觉设计时要注意用简洁的图像、线条、色块等;民生资讯类版面,要求梳理分类,并通过各种图示化的方式,将最有价值的信息用最吸引人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视觉上明快、热闹、图文结合紧密;社会类版面注重故事感与镜头感,要求主体文本部分保持完整,文图分开,图片使用到位,制图等设计要求力量感、现场感、共鸣感,鼓励使用写意与写实并重。

总之,无论媒体平台怎么变化,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做一份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报纸,我们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依然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安徽商報社)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全媒体报纸
带电的报纸
确实不容易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