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9-04-19 01:26杨洪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新课改

杨洪波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目标中,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素养为目标,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当前衡量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职高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职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运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到数学教学中来,这也是职高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课改;职高教学;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课改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加深,目前教育的重点已经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进而转变为了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我们作为职高老师的任务。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说过:“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方式进行。

一、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传统教学模式太过根深蒂固。在传统的职高数学教学中,老师非常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都是过分在意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再适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太过根深蒂固,部分老师还未完成转变,他们仍然还是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了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这对于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急需我们广大职高数学老师进行探索,想办法解决。

2.教学方式有些落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学校教学的方式都改善了,但是职高数学教学课堂却还是缺乏教学方式的更新,也就是说,目前职高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有些落后。在职高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大部分时候都是采用传统的“黑板”讲解方式,往往让学生觉得非常的枯燥乏味,不想、不愿意主动学习,也导致职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无法提高。

3.教学课堂中出现主客颠倒情况。无论在什么课堂中,学生都应该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处于主体地位,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应该处于客体地位,但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已经出现了主客颠倒的情况。学生应该是主体,但老师往往却成为了主体,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就是这样。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老师是主体,在课上讲解,而学生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4.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数学学科,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尤其是对于职高学生来说,他们本不太喜欢数学,怎么可能具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也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兴趣,学生就不愿意主动学习,甚至在很多时候不想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非常低,这是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不高的一大阻碍,也是我们作为职高数学教学老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关于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就业为导向。在传统教学中,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一直强调注重理论知識的传授。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仅仅学好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更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进行更有效、更有用的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步入社会。而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就业为导向,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教师摆脱传统注重理论知识讲授的观念,将注重点转移到实践教学;二是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更好的进行学习。

2.改变教学方式,多运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用黑板写,学生在下面看,满满一黑板上都是数学上的数字和字符,容易让学生一看就觉得晕,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是时代的产物,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在上课时一定不能忽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生动形象,可以将知识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有参与的兴趣,不似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因此,若是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一定可以提高职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注意课堂中主体与客体的定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一定正确地对自己和对学生定位。学生才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为老师,我们的作用是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让教学活动具有更高的效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则扮演着引导、辅助教学角色,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对于中职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比如,在讲课中,老师不要过分地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觉得这个学生可能不懂就多讲几遍,而是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不足进行重点讲解,满足一切学生对于学习的要求,多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就是一定要注意课堂中主体与客体的准确定位。

4.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于学习兴趣的大小对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对数学有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就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于一门学科非常有兴趣,那么在兴趣的引导下,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地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根本不需要我们老师刻意地去引导,但前提就需要学生有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直接任务,也是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被动地去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非常困难,也没有效果。所以,要想真正的使课堂具有高效的教学效率,那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是最高的。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职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要求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老师必须牢记这一点,在职高的数学课堂中,渗透给学生更多的创新创造意识,培养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让他们真正学到东西,而不仅仅只是课本上的那些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职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