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受众的特性直接影响着对电影内容的定位,受众接受的差异性更会影响意义的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电影受众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受众差异性的表现,以期能够适应受众特性,更好的完成受众接受。
关键词:电影受众 差异性 接受
一、中国电影受众的观影状况
在《中国电影整合营销关键报告》一书中,针对电影受众的性别进行调查,并且认为电影受众的性别比例基本是一致的,从这个结论中可以看出,电影市场中最多的是情侣受众。该研究还得出了一个结论,受众会选择结伴观看,尤其是男女结伴,很少出现单一消费,即使有单人消费行为,也会是女性受众。
但是,这些研究报告大都集中在2006——2007的受众调查,从2009年开始,以情侣观影为主的模式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当然,情侣观影模式依然存在,并且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其他观影模式的比例快速增长,2009年12月合进电影数据工厂对电影受众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女性观影出现了新的结伴形式:朋友结伴或者同事结伴。而CHR影院受众调查数据报告于2009年7月更是调查出了具体的数据,在女性选择观影结伴对象中,选择朋友为观影结伴对象的占67%,选择恋人的占46%,选择配偶的占43%,选择同事的占42%,选择独自观看的占17%,选择同学的占13%。
受众观影年龄趋于年轻化。从年龄上看,电影的消费结构主力在15——38岁之间;根据合进数据显示,在观影的受众中,居于首位的是本科学历的受众,次之为大专和高中学历的受众,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观影受众的中坚力量应该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轻人。那么,对于电影传播者来说,在进行宣传工作的时候,就要选择这一部分人比较有价值的受众群体。
但是,不能仅凭上述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就认为电影受众结构被固化,会一尘不变。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观影人次逐年上涨,电影受众群体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老年群体受众的增加,所以,对于受众的研究是动态的、多变的。
二、电影受众的特征
(一)电影受众的广泛性
对于大众传播中受众的研究,一般都会将零散的受众集中到群体中去研究,这是根据社会分类论进行的做法。社会分类论强调的是受众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方面会有共同的特征,因此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组成该社会群体的个体通常有着相似的经历、价值观,还会对社会产生相似的认知和见解。那么,就可以将受众按性别、地域、职业、收入、文化背景、年龄等区分,而从上述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电影受众范围很广,虽然中坚力量是有一定是知识的年轻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他年龄层次、文化背景的受众依然会观看电影。所以,从受众结构层级上看,电影传播的对象,也就是受众不受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商业电影的传播者来说,想要盈利就必须让足够多的受众进入影院,所以,电影创作从一开始就在选择大众性很强的内容和题材,尤其是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得视听效果更加逼真、震撼,这也成为吸引受众的一大利器。电影传播的意愿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
与期刊、报纸要求受众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观看不同,电影对于受众没有文化水平的要求,反而电影内容通常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都为受众选择观看电影提供了条件。电影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具有大众传播的功能,尤其是宣传教育的功能,电影的主题的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选择弘扬主旋律的题材,尤其在重大节日或是纪念日的时候,各大媒体会适时地上映一些“应景”性的影片,这也是在满足受众的观影心理,扩大了电影的影响面和力度。
(二)电影受众的复杂性
大众媒介的受众范围广泛,数量多,每一个受众都具有个性,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也会产生变化,这些就造成了电影传播中受众的另一个特征——复杂性。虽然对于大众传播的受众可以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研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每个群体当中也会有特殊的案例和情况会影响群体的共性,根据“二级传播”和“沉默的螺旋”理论来看,群体完全会受到这些特殊情况和特殊的人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化。
电影受众的多变性是受众复杂性的另一个表现。受众的电影的审美观念是变动的,会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改变而改变。纵观中国电影史就可以发现,不同的年代,人们对于电影题材、电影角色的喜好完全不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经济初步发展,社会整体环境比较闭塞,国家重视经济建设,所以对于电影形象的塑造多是雷锋式乐于奉献、不图回报的人物,男演员的多是国字脸,而这些也受到了当时受众的喜欢。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广,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受众对于帅气的男演员的評价也不再局限于国字脸,电影中人物也越来越具有生活化。而对于受众的这些改变,电影传播者都是无法主观控制的,所以,对于电影传播者来说,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握好社会动态和时代主旋律。
三、电影受众对意义的差异性理解
电影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的发射端由电影传播者进行编码,受众在接收端对信息进行解码,实际上就是对传播者传播的信息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对于电影而言,这个过程就是受众接受的过程。但是,对于不同背景的受众,对于信息的解读也就会出现差异,即便每个受众通过同样的接收方式,接收的是同一内容。
之前提到过意义传播,电影实际上就是在传播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受众都会有属于自己理解的意义,甚至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传递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在电影传播中,传播者通过画面、声音符号来表达独有的意义,但是,传播者的意义会因为符号的多义性,或是受众的理解程度等原因造成意义不能够有效、正确的传达。
情境意义也会影响受众对于电影传播的接受和理解。情境意义指的是传播过程中,对整个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对于电影来说,受众的接受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政策的影响,比如,在反法西战争周年的时候上映具有爱国情感的抗战题材电影,受众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更加容易和传播者产生共鸣,对于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也会更加准确、完整的接受。
总之,符号本身具有意义,但意义又存在于传播的传播过程和各个环节当中,所以,对于受众接受来说,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和复杂性,再加上受众本身的复杂和多变,使得电影受众对于内容的接受更加不可捉摸。
即使是面对同样的电影作品,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甚至地域的受众都会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做出解读,这说明,符号本身带有的意义,和受众接受理解的意义也不一样。究其原因,就要提到符号的模糊性,符号的意义是人为创造的,所以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对于受众来说,处于不同的背景,对于同一个符号的理解就会在自己的时代背景下去解读,就会造成意义的偏差。除此之外,受众对于意义的理解程度受到自己的生活经验、经历,甚至利益关系的影响,这些因素不同,都会影响受众对同一符号的理解。对于电影来说,任何一个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電影中的符号又会因为电影内容、基调,产生特殊的意义,所以就需要受众根据整部电影的理解来明晰符号的意义,这又对受众的理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西方经典的受众理论对受众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比较著名的理论有:个人差异论和社会分类论。个人差异论认为,根本不存在统一不变的大众传播的受众,这一理论是从行为主义的角度进行阐述的。受众是由个体组成的,而每一个个体的经历和生活环境都不尽相同,造成受众的审美、心理结构、生活习性、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大众传播的认知也就不同。
上面所有的分析,对于受众的影响因素,都离不开个性结构的影响,甚至个性结构直接作用于受众对于电影的感知和理解。个性结构强调的就是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喜好,以及受众的知识结构、对于电影内容的熟悉程度,这些都是制约受众理解电影内容的因素。受众的知识水平不仅包括所取得的学历,还有对于事物的认知的不同,高学历的受众对于事物的观察和认知会更加全面,会做出相对比较正确的判断,而低学历水平的受众则相反。
另外,“固执的受众”又告诉我们,受众是一个很难被劝服的群体,尤其是对于他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如果想要借助电影传播媒介改变受众既有的价值观和认识态度,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些又关乎到了受众心理的研究。
(作者简介:仝美慧,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研究方向:电影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