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光是讲授知识,授课本身是一种艺术,其授课是有层次的、立体的、全方位性。
一、虽有教学设计,但教学内容和对内容的理解只是照本宣科,完全依赖教参教辅资料,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也不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特理解。
这样的教学教的是“死”的知识。由于没有独到的理解,也不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特理解,必然使教学步入一种“假顺畅”“伪效果”的境地。现在各种版本的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学生手中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语文教辅资料。教师照本宣科的“预设”学生的教辅资料上都有,学生照搬教辅资料的回答,看起来准确无误,是“标准答案”,实际上很少经过大脑的思考,很少有思维活动。如果教师只满足于学生答到了“我”的“预设”,实际上是被这种“伪效果”所欺骗;师问生答的教学过程似乎显得丝丝入扣,中规中矩,顺利推进,其实是一种“假顺畅”。这种教学必然使学生的思维“固”化、“懒”化、“死”化,更别说培养创新思维了;久而久之,教师就会遭到学生的小觑,因为所授内容学生的教辅书上都有;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之心,感觉老师讲与不讲一个样,有老师与没老师一个样,反正教辅资料上都有。这也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老师的原因之一。现在,有好多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固然与语文考试的“标准答案”有关;也和语文老师的急功近利和不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有关。我周围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不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研读文章,而是背诵“配套练习”答案,考试成绩却也不差,这是不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呢?
二、重视教参,但不拘囿于教参,有自己独到合理的领会和理解,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多维理解。
这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课文要读得细,品得深,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何其芳的《秋天》诗里有这样两句:“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教参对“飘”字的理解是“贴切传神”。如果教师只满足于这么笼统的“答案”,那只能说是浅尝辄止。其实,教参编者给出这么笼统的理解,其意图就是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去发现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其“贴切传神”的原因和妙处。妙在何处呢?妙在“飘”字写出了山谷的幽静,是以声写静,所谓“禅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妙在“飘”字写出了声音的轻盈、似断似连,给人轻轻悠悠的感觉,从而写出了山谷的深远;妙在“飘”字使人联想到清晨山腰缠绕的缕缕烟雾,让人产生梦幻般的感觉;妙在“飘”字给人远岫深峡之美感;妙在“飘”字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形的声音为可视的形象;妙在“飘”字……可见,只有教师细品深思,并启发学生多维思考,才能发现文章多方面的意蕴和妙处。
写人的文章,一般要通过概括事件来熟悉人物特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王几何》一文,王几何是一位幽默风趣,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受学生爱戴,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充满教育智慧,教学技艺高超的老师,为了让学生熟悉这一人物,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以上是教参上给出的答案,为了不囿于教参,也为了使学生不依赖教辅资料,并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要求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进行概括。下面是综合结果。
这种方式既锻炼了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可谓一举多得。其实,好多课文在概括内容时都可用这种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可见,,教师在深入教材和教参后,一定要走出教材和教参,这样,才能使教学不断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三、不只重视独特理解,还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
我们知道,语文课本中,除了少量的语文知识短文以外,就是一篇篇文章,即所谓的例文,也即叶圣陶所说的“例子”。所谓例子,就是用来辅助说明或证明某种说法的事物。“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便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个范例。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其目的绝不是仅仅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而已,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该篇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向学生传授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宁鸿彬)。可见,引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他是学生开启知识殿堂的金鑰匙。教师无论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都是有限的;而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小说,渗透阅读小说的方法;教诗歌,就教给阅读诗歌的方法……
余映潮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结束时作了如下总结:说说短篇小说的欣赏。
屏幕显示:
1.欣赏短篇小说展开故事的视角2.欣赏短篇小说设置活动的场景3.欣赏短篇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4.欣赏短篇小说不同人物的性格5.欣赏短篇小说丰富表现的手法。
师:这篇小说通过儿童的视角展开故事情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也是通过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视角来观察社会,来展开故事情节。作者把故事情节安排在一个儿童的眼晴里、耳朵里来表现是有深刻的含义的。毕竟成人世界情与儿童世界不一样,成人、儿童为人处事也不一样。
小说一定要在特定的场景来展开故事情节,长篇小说的场景可以转移,短篇小说的场景常常要在一个地方。《孔乙己》的故事场景只是一个小柜台,《社戏》的场景一个是在家里,一个是在看戏的地方——船上。
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大起大落的:父亲第一次发现于勒时是不相信的;母亲去看,母亲看了,还不能确定;到船长那里打听,确认了面前的就是于勒。这其中的情节就有“波澜”。
于勒和菲利浦的性格都很生动。
对比、衬托等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老师总结的这五个阅读短篇小说应注意的方面,正是贯穿在他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这里既有阅读一般小说的方法(注意小说三要素),更有阅读短篇小说应注意的独特之处(短篇小说的场景常常要在一个地方)。他把阅读短篇小说的方法紧密的渗透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教学手法实在高妙!
何其芳的《秋天》是一首弥漫着清远轻柔氛围的诗歌。且看四川广安实验学校胡孔银老师的《秋天》教学片段:
在师生朗读诗歌,概括出三幅画面后:
师:是啊,正是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正所谓美的秋景、美的图画,必然要诉诸于美的文字,尤其是诗中一些关键而传神的词语必能将大家带入一种美的意境中去,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板书:传神的词语)。下面就请大家看大屏幕,您能将第一诗节补充完整吗?(课件展示不完整的第一诗节)
(一)示范赏析学方法
A:农家丰收图
师:第一处应该补上哪一个关键而传神的词语?
生(齐答):飘。
师:大家能猜猜这个词美在何处,妙在何处吗?
生1:“飘”字写出了秋天早晨的幽深、清静。
生2: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伐木声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感觉。
师:对,这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
师:第二处应该补上哪一个关键而传神的词语?
生:饱食。
师:谁来说一说“饱食”这个词能不能少?
生:不能,因为它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师:“饱食”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对,采用了拟人这种贴切的修辞方法(板书:贴切的修辞)。
师:“稻香”这个词是从哪种感觉器官来写的?
生:嗅觉。
师:这样看来,诗人从多种感觉器官来写的秋天丰收的景象。(板书:感官的运用)
师:请孩子们想一想,当您看到这把饱食过稻香的镰刀,您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金黄的田野;
生2:我仿佛看到了大人们在田野中忙碌的景象;
生3: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在田野中拾稻穗。
师:还有哪句话写出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生: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师:“肥硕”是什么意思?
生: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师:看到这片金黄的田野、肥硕的瓜果,这俨然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丰收图)让我们能感受到农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喜悦(板书:喜悦)
师: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何其芳对于这样的秋天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生:喜爱、赞美
师:第三处应该补上哪一个关键而传神的词语?
生:栖息
师:栖息的意思是什么?
生: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生:后来“栖息”的意思引申为栖居、居住,这是把秋天当成人来写。
师:对,诗人就是运用拟人这种贴切的修辞来写的。
師:这句话我们或许可以倒过来说,也就是我们能在哪里发现秋天?
生:农家里。
师:因为在农家小院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什么?
生:墙壁上挂着一把把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生:晒坝上晒着满地的稻谷;
生:屋檐下挂着喝醉了酒似的高粱。
生:背篓里装着肥硕的瓜果;
师:那里还有——
生:黄橙橙的梨;
生:红彤彤的苹果;
生:像月亮一样的香蕉;
生:紫色的葡萄;
生:像灯笼一样的柿子;
……
师:好一幅秋天的丰收图,所以诗人说:
生(有感情地读):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诗人仅仅用上了“饱食、稻香、肥硕、栖息”这几个关键而传神的词语、贴切的修辞方法,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就将虚无的秋天形象化了,营造了夏忙后农闲的景象。请大家再读一读。
生(饱含感情、有节奏地齐读):读第一节。
师:谁来小结一下我们学习第一节诗歌的方法?
生1:抓关键词来品味(板书:品词);
生2:注意对诗中的句子展开合理的想象(板书:想象)。
生3:还要注意多朗读。(板书:朗读)
师:是的,“品词、朗读、想象”是我们学习诗歌应当采用的方法。
(二)自主学习用方法
师:下面请大家通过刚才学到的诗歌学习方法,结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自主学习诗的第二、三节,把自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批注在书上,并提出自己认为最难理解的词句。
……
学习这首现代诗歌,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意蕴后,教师没有逐节逐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第一节诗歌中省略词语的补充和领会,明白阅读现代诗歌要注意抓“传神的词语”、“贴切的修辞”及“感官的运用”等要领;同时,启发学生归纳出“品词、朗读、想象”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可贵的是教师没有就此而止,而是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学诗“要领”和“方法”自主学习第二、三节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并且,这些“要领”和“方法”就贯穿和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学的是一首诗,教给学生的却是学习一类诗的方法,训练出的是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三个层次既有质的高下之分,也有联系。就联系而言,第一层次是基础,第二层次是提高,第三层次是发展。一定要重视教参,深读教参,领悟教参;教参是“语文大家”智慧的结晶,是“方向”问题。也必须重视合理合情的独特理解,每个学生都是思维的花朵,都是具有无限创造力的个体,重视独特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更要重视给学生传授方法和形成能力,这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雒世全,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