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玲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东广州511457)
母婴分离主要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与产妇分离的情况,多数产妇因对婴儿的思念及对其疾病的担心而出现焦虑、抑郁、自责等消极心理状况,加上乳房未能及时得到吸吮,导致乳腺管阻塞,进一步引发乳腺炎等疾病,最终无法顺利进行母乳喂养。为改善母婴分离产妇的不良情绪,促进其早期母乳喂养,我院采取个案护理管理对母婴分离产妇进行干预,现将内容总结如下。
将1 2 5 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其中对照组62例,年龄21-40(25.13±2.07)岁;孕周35-41(38.26±2.91)周;初产妇4 3 例,经产妇1 9 例;阴道分娩4 5 例,剖宫产分娩17例。观察组63例,年龄21-39(25.27±2.12)岁;孕周35-41(38.04±2.73)周;初产妇41例,经产妇22例;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分娩19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管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挤奶技巧指导、乳房按摩、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个案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档案。为每位产妇建立个人档案,档案信息包括产妇基本资料、各项检查、诊疗及护理工作等;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和生理状况,及时针对产妇出现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获得产妇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制作母乳喂养手册。将母乳喂养、乳房护理、并发症预防等相关知识整理成册,发给每位产妇,同时向其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对产妇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及时纠正其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知,指导其喂乳姿势,介绍预防乳腺炎的方法。(3)心理疏导。晨间护理时告知产妇新生儿情况,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并给予产妇安慰和鼓励,消除产妇的焦虑等不良情绪。(4)产后2h对产妇乳房进行按摩,详细记录产妇泌乳情况,采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并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出院时告知产妇注意事项,定期对产妇进行电话回访,了解产妇出院后母乳喂养情况,及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率、产后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提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SAS评分>53分、SDS评分>50分,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症状。
借助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充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母乳喂养情况
干预后产妇SAS评分与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对比两组心理状况(±s,分)
表2对比两组心理状况(±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n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6349.66±5.1336.01±5.82*#55.92±5.1342.06±4.92*#对照组6251.25±6.4046.85±6.13*56.03±6.2251.33±4.87*
研究显示[1],多数母婴分离产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不仅会对产妇产后恢复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其内分泌系统和中枢神经,导致泌乳减少,甚至大出血发生。因此,做好母乳分离产妇的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其痛苦、提升产褥期康复质量至关重要。由于传统护理缺乏规范性及针对性,因此较难从根本上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而个案护理管理的实施,通过对产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个案管理护理流程及内容,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方面的宣教,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为母婴健康提供保障[2]。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充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SAS评分与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对产妇实施个案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母乳喂养情况,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
综上,个案护理管理模式的可操作性强,且能够提高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率,并改善心理状态,对产后乳汁分泌及早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