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科,山东济南250012)
合理膳食表示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满足人体各种需求,如生长、发育与体力活动等,可改善健康情况,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病危险。肾移植术,即换肾,是指为肾脏病变患者移植健康肾脏,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需增加对术后的注意事项[2]。饮食作为术后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不当的饮食影响抑制药物的治疗效果,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糖等不良反应,如增加钠含量的摄入可控制术后血压,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300例在我院行肾移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品管圈活动。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6例与124例;年龄在28~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5±4.71)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行肾移植术,认知正常,符合本次研究的标准,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药物过敏,精神障碍,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3名与护士6名组成,圈长由一名护理人员担任,负责策划活动与制定方案,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监督、指导与评分,其余人员为任务实施。
确定主题,根据我院的实际需求,以圈能力、本期达成性、重要性与领导重视情况为四要素,以共同标准法为评定方法,将主题定为“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合理膳食正确率”,其中四要素的评分分别为12.80分、13.60分、7.65分与12.30分,总分为46.35分。
拟定计划书,时间2018.4.15-2018.7.29,共15周。计划如下:1周,主题确定与拟定计划;2周,把握现状;3周,设定目标,解析问题,拟定对策;4-10周,实施对策;11-15周,确认效果,实现标准化,检讨并持续改进。
问题解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分析调查,造成合理膳食正确率较低的原因如下:环境因素,气候、经济条件、个人习惯、饮食卫生等;方法因素:宣传力度不够、方法单一,膳食搭配无标准,不严格等;人员因素:医师问诊不全,患者食欲差、文化低、语言不通、不重视等;管理因素:无针对性,排班差,频次少,未体现责任包干等;材料因素:食品放置太久,食品隔夜,种类单一,宣传手册缺乏等。
对策与巩固措施制定。根据所解析的问题,制定对策与巩固措施如下:实现膳食评估流程的规范性,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与进行评估,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营养状况越好。术后膳食搭配方案的规范化,综合患者所使用的治疗药物,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实现膳食结构、用药与运动的合理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指导,并及时调整方案。健康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述术后有关知识,使其充分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提高重视度,加强对日常生活中饮食的注意,特别是对于出现不良反应,需如何饮食。
对比实施前后的合理膳食正确率,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
运用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前后合理膳食正确率对比
实施前,膳食不合格76例(25.33%),其中床头卡病情不符27例(35.53%),未及时更改医嘱18例(23.68%),不合理的饮食搭配14例(18.42%),不合理的食物药物间隔时间10例(13.15%),无针对性饮食7例(9.21%)。实施后,膳食不合格25例(8.33%),其中床头卡病情不符14例(56.00%),未及时更改医嘱7例(28.00%),不合理的饮食搭配4例(16.00%)。
实施后合理膳食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合理膳食正确率对比(n/n%)
品管圈是一种质量控制手段,是以质量管理小组的形式开展,通过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按照实际需求,集思广益,制定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并完成课题,其品管形式较为活泼,具有提高质量与工作效率的特点。在肾移植术中,合理膳食是术后较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引起人们的重视[3]。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通过活动制定、营养评估、问题分析、解决等阶段,提高了患者对合理膳食的认识,同时使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责任感,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改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膳食的正确率,促进疾病的治疗。
本次研究显示,实施后合理膳食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综上,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改善了合理膳食情况,促进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