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凤,秦 曼 ,李小局,赵 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榄香烯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主要成分为β-榄香烯、γ-榄香烯和δ-榄香烯。基础研究发现β-榄香烯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已作为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上市[1]。榄香烯凭借其广谱、高效、低毒且能通过血脑屏障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观察经PICC通路使用榄香烯(石药集团远大( 大连) 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14)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参考。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个肿瘤病房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PICC带管患者,将其分为使用榄香烯组和没有使用榄香烯组,统计2组的血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血栓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
应用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个肿瘤病房通过传统方式置管者合计859人次,其中没有使用榄香烯组677人次,使用榄香烯组182人次。两组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血栓发生率及其相关情况
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于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凭借留置时间长、减少患者反复输液穿刺的痛苦、有效减少患者血管损伤、留置技术较简单、无需麻醉及缝合等显著优点得到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青睐,已在临床得到大面积的应用。PICC能更好的满足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输注,在其应用期间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榄香烯注射液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粘稠液体,其辅料成分为蓖麻油聚烃氧酯(35)、丙二醇,近几年广泛用于临床,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它抗肿瘤治疗的效果[2-4]。作者所在医院是2014年进入临床使用,新药进入临床,没有对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医嘱下达不规范,如说明书要求使用10%的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而回顾医嘱发现很大一部分患者是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同时没有进行静脉炎的预防性处理。这与同期还有另外一种规格和性状不同的榄香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有关,所以进入临床没有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没有把它作为新药看待。
由于短时间内该院肿瘤科各病房PICC带管患者出现多例血栓,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原因,针对上述原因予以改进。护士执行医嘱时发现不规范者及时制止,同时给药剂科及相关职能部门反馈此问题,希望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拦截不规范的医嘱,减轻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压力。这个提议得到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目前该院已经实现医嘱审查信息化,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
①胃癌多次化疗后,2次PICC置管史,四肢水肿,机体呈脱水状态,血液粘稠度升高;②置管后没有及时松解弹力绷带,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流缓慢;③肿块压迫血管通路,导管送管困难,尖端位于锁骨下,在第3次化疗时出现血栓,与导管异位相关;④带管回家3个月没返回医院进行正规的维护,导管部分脱出,引起血栓,也与导管异位有关;⑤患者常玩麻将,肢体处于固定的体位,血流减慢,血栓位于肘关节下的前臂。
从上述原因可以分析出,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均有明确的原因,如果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置管前从血栓相关的三个因素评估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在置管后给予干预措施,或增加活动,或增加血容量。置管中减少血管损伤,确保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置管后宣教带管相关注意事项:每天坚持握拳训练3次(上午、下午、晚上),每次3-5分钟;定期维护,如有异常,及时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维护。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榄香烯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较没有使用榄香烯组要高(P<0.01),具体原因与本规格榄香烯的刺激性有关。患者出现静脉炎后,予以减少肢体活动、热敷、外涂药物或使用药用敷料等常规处理效果不明显,最终恶化致血栓形成,只有停用榄香烯才有好转。榄香烯(石药集团远大(大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14)局部刺激性强,即使通过PICC通路输入,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使用,同时可以加入小剂量地塞米松作为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性处理,以避免严重的静脉血栓形成,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