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颈椎骨折脱位指患者同时发生颈椎椎体骨折和椎节脱位,患者主要表现为瘫痪、呼吸困难、压疮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由于其脊髓损伤发生率高、较严重,必须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预后。本研究对在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治疗的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所选的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符合研究标准,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例。对照组男4例,女2例,年龄20~65岁,平均(46.34±7.5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跌伤2例;骨折脱位节:C3-41例,C5-6例,C6-72例,C7-81例。观察组男3例,女3例,年龄23~67岁,平均(47.29±6.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跌伤1例;骨折脱位节:C3-41例,C5-61例,C6-72例,C7-82例。
个人及家属都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间各项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比较。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内容为:①心理护理:针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少应激反应,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后护理[2]:叮嘱患者去枕平卧,固定颈部限制活动,防止过度伸屈,术后密切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引流液(色泽、性质、流量)的变化;观察已经苏醒患者的脊髓、喉返神经、神经根是否出现受损,做好相关记录。③并发症护理[3]:针对性的预防压疮、感染等并发症,定期为患者测量颈围,观察其呼吸情况,防止颈部术口血肿压迫气道;协助患者每2h翻身一次,受压部位适当按摩,保持皮肤和床铺的干燥和洁净;长期卧床患者,可以采用压疮气垫床;高位截瘫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痰,叮嘱家属定时翻身、拍背;此外,对于高位截瘫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其截肢部位肌肉不受脊髓支配,导致血溶量减少易出现血压低;此外,患者继发性脑干网状神经损害会破坏血压的调节功能,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出现。对这类患者若护理不当就会造成猝死,持续中心静脉使用升压药,并行气管切开术,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④功能锻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功能训练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功能锻炼方案,鼓励患者多进行床上活动,对无法自主活动者可被动式进行全身肌肉的按摩和锻炼,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脊髓功能的统计记录;FrankeI分级标准:A级:完全损害,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B级:不完全损害,损伤面下还有感觉功能;C级:不完全损害,损伤面下还有感觉、运动功能,肌力<III级;D级:不完全损害,损伤面下还有感觉、运动功能,肌力≥III级;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正常。
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的统计记录。
文中所有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x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很大差别。
对照组C级2例、D级3例、E级1例;观察组D级1例、E级5例。
表1 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情况比较[n(%)]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2例(33.3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6例(100.00%),两组差异显著。
表2 两组对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n(%)]
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手术方式,可显著改善颈椎骨折患者的脊髓功能,对预后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术后易发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康复的进程。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合心理、术后、并发症以及康复干预,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以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术后脊髓功能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实施综合护理取得显著效果,改善脊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