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加速

2019-04-19 06:03:56朱昌海
中国石油企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油气天然气石油

□ 文/朱昌海

2018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7.1亿吨标准煤,与上年相比增长4.8%,为近7年最快增速。其中,煤炭消费量为39.1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1.0%;石油表观消费量为6.25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7%;天然气消费量为276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6%;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1.8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增长8%。

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加速,煤炭消费占比为59.1%,与上年相比下降1.3个百分点,占比首次降至60%以下;石油占比为18.9%,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天然气占比为7.8%,与上年相比增加0.8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占比为14.2%,与上年相比增加0.4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拉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两驾马车”。

全国电力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18年用电量为6.8万亿千瓦时,与上年相比增长8%,创7年来新高。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与上年相比增幅为23.4%;工业用电量与上年相比增幅为6.2%,但用电量是第三产业的4倍多。

2019年,我国能源清洁化继续加快。估计全年煤炭产量为36.4亿吨,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比为69.3%,与上年相比下降0.3%;原油产量占比为7.2%,与上年相比下降0.4%;天然气产量占比为5.6%,与上年相比上升0.2%;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发电占比为17.9%,与上年相比上升0.6%。全国新增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4亿千瓦,与上年相比增幅为3%,较上年明显放缓。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991万千瓦,占全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近70%。

天然气消费持续增长

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766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6%。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用气显著增长,化工用气下降,用气与上年相比增速分别为16.2%、20.0%、23.4%和-5.1%。估计全年天然气供应量为2827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6.4%。其中,天然气进口量为1254亿立方米,同比增幅高达31.7%,我国天然气进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对外依存度升至45.3%。天然气进口均价大幅上涨。1-11月,进口LNG和管道气到岸均价分别为2.19、1.49元/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分别上涨19.2%和9.7%。

天然气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冬季供气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表现:一是LNG接收站加快投产,全国有4座LNG接收站完成投产、扩建,新增LNG接收能力1055万吨,总量达6695万吨/年;二是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我国石油苏桥储气库群全面投产,港华燃气金坛储气库一期投产;三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调峰责任得以明确;四是打破企业间和区域间的分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程初见成效。我国海油蒙西管道一期与天津市区域管网、我国石化广西北海LNG接收站与我国石油中缅管道等,均实现了互联互通。但是,我国天然气产业链仍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为突出。

2019年,预计我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两位数增长(11%),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用气增速分别为12.1%、14.2%和9.8%。预计天然气进口量为143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14.0%,对外依存度增至46.4%。

油气探明地质储量继续大幅度增加

2018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升温,新增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有望分别保持在近10亿吨和5000亿立方米以上的较高水平。风险勘探力度加大,塔里木盆地中秋1井在秋里塔格构造带打开突破口,沙探1井在准噶尔沙湾凹陷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大石油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原油产量连续较快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预计全年产量为1.89亿吨,产量主要来自长庆油田以及大庆、胜利、新疆等老油区。天然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产量达158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为7%。页岩气产量首次突破100亿立方米,达110亿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增幅超过20%。

2019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将继续回升,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继续回暖,随着油气企业提质增效和增产能力的释放,原油产量有望止跌回升,重上1.9亿吨。天然气增产潜力依然较大,产量有望达到1680亿立方米。但国内稳油增气仍面临诸多挑战,因全国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划定导致油气区块退让,每年将影响1100万吨油气当量产量,给国内石油稳产、天然气上产带来了挑战。

全产业链有序放开加快推进

2018年,我国油气企业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推进矿权竞争性出让,新疆首次挂牌出让5个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的探矿权,参与竞价的国内3家社会企业中标3个区块探矿权;加大油气管网公平开放的监管力度,油气管道(不含城镇燃气设施)、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等及其附属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开放;出台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合资加油站中方控股限制;完善油气进出口管理体制,自贸区非国营贸易企业第一次获准取得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实现居民与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并轨;推进期货市场建设,上海原油期货市场投运。

围绕解决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不完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释放政策信号,包括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对页岩气减税及延长补贴年限,鼓励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海外天然气资源合作等。2019年,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体系建设的新政策将陆续制定出台。

2018年,环保新政对油气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各级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和指标要求,加强环保整治工作,加大环保督查力度,重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供应国Ⅵ车用汽、柴油。油气行业为满足环保新要求,面临退矿权、上措施、增投资等挑战。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2亿吨

2018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突破2亿吨,达到2.01亿吨油当量,较2017年增长3.7%,其中权益原油产量1.6亿吨,权益天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

“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全面稳步推进。2018年,我国石油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巴西的里贝拉油田、俄罗斯的亚马尔LNG等大型项目进展顺利,成功收购阿布扎比石油资产,中标伊拉克、巴西等国的油田项目,与卡塔尔签署LNG供应大单,完成哈萨克斯坦2座炼厂现代化升级改造,即将建成中俄天然气东线。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合作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降风险。国有企业更加注重现有资产的稳健经营和优化整合,注重资产间的战略协同,扩大与资源丰富且投资环境稳定国家的合作,注重规避国际化经营中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强与资源国的技术和标准合作,我国石油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签署“标准及合格评定结果互认领域的补充协议”,标志着我国企业的国际油气合作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放缓,在新项目获取上更加注重与公司战略的契合,更趋于理性和专业。

中美油气合作受阻。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美石油企业间已签署的数个合作意向协议,除我国石油与切尼尔公司的LNG长贸协议外,其他项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中美油气合作前景将取决于双边贸易谈判结果。

三大石油公司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生产运行总体平稳,效益明显改善。油气产量呈现油减气增、总量上升的特点。前三季度,三大石油公司原油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仅微跌1%,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5.59%;原油加工量、汽柴煤产量、成品油销量等炼油主要生产经营指标总体增长;收入和利润大幅攀升,我国石油、我国石化、我国海油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3%、18.8%和23.86%,我国石油、我国石化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7.16%、52.22%。我国海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6.8%。四季度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估计三大石油公司业绩增长将有所放缓。

2018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能源公司。在勘探开发领域,加大重点地区投入,加快新油田产能建设,搞好老油田稳产,提速页岩气和致密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布局可燃冰、油页岩等潜力资源开发。在炼化领域,积极打造炼化大基地,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绿色发展领域,积极发展天然气,加快油品升级,介入新能源发展,编制和启动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在国际合作领域,以“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抓好现有项目的运营工作,稳步推进大型项目建设,谨慎获取新项目,扎实推进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油气天然气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非常规油气(2021年2期)2021-05-24 03:23:36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能源(2018年8期)2018-01-15 19:18:24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5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