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的应用

2019-04-19 10:22:52吴柳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石术经皮微创

吴柳艳

泌尿系结石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结石类型,近些年随着我国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微创经皮穿刺取石术在我国临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该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等优点,术式提升的同时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已经成为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另一大因素,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提升手术护理水平,对降低手术对个体生理造成的刺激显得十分重要[1-2]。现研究比较我院2018年1—12月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与37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麻醉前、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论证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7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为(53.15±1.12)岁。对照组37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5,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为(53.11±1.11)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排尿困难,同时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入院,经B超以及X线检查显示患者均符合泌尿系结石临床诊断标准。排出标准:(1)排除年龄超过80岁的患者。(2)排除合并泌尿系感染或机体全身性感染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心、脑、肝、肾等内科重要脏器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5)排除合并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医师完成手术,术后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护理操作。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探视患者,查看患者住院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并向患者、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流程、术中配合要点以及手术治疗的优越性,从而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耐心回答患者、患者家属手术顾虑,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②指导患者行截石位以及俯卧位等体位适应性训练,逐渐延长患者上述两种体位耐受时间,一般情况下患者初始训练时间应在30 min,而后逐渐延长至45 min、1 h、2 h、3 h。(2)术中:①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截石位,患者术中由截石位转换为平卧位时应先缓慢放下一侧下肢,而后缓慢放下另一侧下肢;摆放俯卧位时避免翻身动作剧烈致使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出现剧烈波动。②手术室温度应恒定25℃,对患者非手术区域加盖棉被,给予保温处理,术中灌注冲洗液应放恒温箱加热到37℃,从而保证患者体温在37℃。(3)术后:①手术室护理人员应清点、核查手术器械,将患者送入病房内,并术后24 h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②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做好导尿管及肾造瘘管护理工作,避免导管发生弯折、堵塞等不良事件。③术后24 h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翻身,对患者背、臀等长期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血压、脉搏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从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操作三方面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优。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总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具实验组患者麻醉前血压、脉搏等血流动力学波动小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s)

例别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脉搏(次/min)麻醉前 术毕 麻醉前 术毕 麻醉前 术毕实验组 37 125.56±8.14 135.93±6.57 80.15±4.15 84.16±6.16 82.27±4.12 85.15±6.17对照组 37 125.59±8.13 141.73±6.38 80.14±4.14 87.16±6.28 82.29±34.11 90.14±6.19 t 值 - 0.016 3.852 0.010 2.074 0.004 3.473 P值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在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操作评分方面,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分, ±s)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质量 护理服务态度 护理操作实验组 37 95.4±3.2 94.7±2.4 95.1±3.0对照组 37 81.5±3.3 80.4±2.4 83.4±2.6 t值 - 18.394 25.628 17.927 P值 -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中对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者25例,一般10例,不满意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4.6%(35/37);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者16例,一般9例,不满意者12例,护理满意度为67.6%(25/37)。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9,P<0.05)。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尿痛、尿不尽,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取石手术,该取石术与传统取石术相比对患者肾脏、肾脏周围组织造成的损伤小,术中患者肾脏无需暴露在空气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切口感染率,创口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5]。除此之外,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术中可精准判断结石位置,术中视野较为清晰,从而提升了手术操作的准确性,但是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术中需更换体位,除此之外,患者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术中配合度也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6]。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术前术室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可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缓解患者术前紧张以及对手术治疗的担忧[7-9]。近些年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恐惧、紧张为手术患者术前常见负面情绪,若未及时给予有效干预可对个体植物神经造成持续刺激,降低机体耐受度,致使个体血压、脉搏等血流动力学指征出现剧烈波动[10-12]。陈萍[13]临床研究显示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血压、脉搏等血流动力学各项数据波动少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围手术护理干预可影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各项数据平稳,有利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顺利进行。另外研究还得出实验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6%,优于对照组的67.6%,可见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实施还保证了较高水平的护理质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石术经皮微创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
世界中医药(2010年3期)2010-08-02 13: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