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分析——以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为例

2019-04-19 08:39毕晓红李春艳尹婷婷
关键词:文化站文化馆基层

周 静,毕晓红,毕 东*,李春艳,尹婷婷

(1.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2. 云南农业大学 离退休工作处,云南 昆明 650201;3.云南农业大学 机关党委,云南 昆明 650201)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国家将财政力量主要投入到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忽视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造成城乡之间公共文化建设差距越拉越大,发展严重不平衡。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落后,造成信息闭塞,基层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凸显。文化作为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对提升基层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势在必行。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通过第三十五条、三十六条等多个条文进行规定,重点对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不足、资源短缺等难题进行了“破题”,进一步强调国家和政府在精神富民层面的责任和义务。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下,其文化主体为边疆各少数民族群众,由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处于边缘化态势,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以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处于落后状况,分析这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对于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建设和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姚安县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总面积1 803 km2,多为山区地带,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截止2016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20.9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81万人,占总人口的27.76%。全县辖5镇(栋川、光禄、前场、弥兴、太平)、4乡(适中、左门、官屯、大河口),共77个村(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地栋川镇。据统计,截止2017年末,全县拥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

二、姚安县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姚安县文化馆建设现状分析

从表1可知,姚安县文化馆在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作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主阵地的县文化馆,馆舍面积较小,馆内设备总值仅有5万元,信息网络传输和数字化服务设备只有2件,远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10台的标准;二是在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上既没有配套的室外活动场地,也没有艺术展览和演出设备,更没有任何县市拨款经费和事业收入;三是在经费上,整个文化馆的工作开展仅靠国家财政每年20万元的免费开放经费补偿来勉强运转。

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姚安县文化馆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馆处在县城中心区域,寸土寸金,很难征集到馆舍扩建所需的场地,致使馆舍面积和室外活动场地严重不足;二是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文化馆的正常运转只能靠国家财政补贴,地方财政没有指望,设备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措施不力。

表1 2017年楚雄州姚安县文化馆办馆条件

(二)姚安县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在人员配备上,楚雄州姚安县文化馆队伍人数偏少,仅有5人;职称偏低,没有一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70%,管理和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一是基层政府对文化人才和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没能按照国家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文化队伍;二是管理队伍后期的培训不足,不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长此以往,难以适应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和保障的要求。

(三)姚安县文化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通过表2可知,楚雄州姚安县文化馆公共服务时间、内容、活动次数、辅导和培训、刊物和资料等基本有保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量只有1件,没有设立档案室,也没有数字化服务设备。

通过对问题分析认为: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化程度低,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遭到破坏,却没能得到基层政府的重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开发和保护;二是当地政府财力有限,人员紧张,没有安排人员和经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没有经费支持建设和购买数字化服务设备。

表2 2017年楚雄州姚安县文化馆公共服务情况

(四)姚安县文化馆管理现状分析

从调查可知,楚雄州姚安县文化馆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能够认真执行各种制度,但是群众满意率不高,只有70%。通过对问题的深度挖掘发现虽然姚安县文化管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但是在对群众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上还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要求,这也是导致群众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

(五)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办站条件基本现状分析

表3 2017年楚雄州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办站条件基本情况

从表3可看出,姚安县9个基层综合文化站在设施建设上:站舍面积基本达标,除栋川镇和适中乡两个综合文化站外,其他7个站均有配套有室外活动场地;太平镇、左门乡和官屯乡没有建设相应的宣传橱栏,且各个综合文化站的建设面积参差不齐,最大的与最小的差距较大,差距最大的有200 m;馆内设配备同样存在巨大差异,多的达40万元,少的则只有4万元,有十倍之差;在下设的综合文化室中,多的有10个,最少的一个也没有,分别是弥兴镇和适中乡, 4个乡镇只有一个,所占比例高达45%;在县市乡村拨款经费方面也是差异较大,多的达30多万元,但仍有55.56%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根本没有专门的拨款经费;虽然半数综合文化站已经达到省二级以上,但是和发达地区相比,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较为低下。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一是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部分乡镇在进行综合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并没有将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政府规划当中,导致各乡镇之间在综合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由于部分乡镇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没能进行很好规划,使得部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紧张,如土地供给,就无法满足高密度人口地区的文化需求;三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各乡镇政府在对综合文化馆内的设备进行配备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触角还没有延伸到村(社区)这一区域,“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还足够遥远,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难以保障[1]。

(六) 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表4 可知,楚雄州姚安县9个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服务时间基本达标;公示服务内容健全;文化活动组织较好,但是不同乡镇综合文化站在组织的文化活动次数上相差较大,最多达25次,较少的只有4次;在对职工进行辅导和培训上,举办的次数也是相差较大,多的达12次,少的仅有1次;在配备刊物和资料方面多的达24期,有4个乡镇则根本没有配备相关刊物和资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多的有36项,少的为0项;有三分之一的文化站没有设立档案室,有78%的文化站也没有数字化服务设备,配有数字化服务的乡镇其数字化服务的存储量也相对较小,仅有1~2 GB的小容量存贮设备。

通过对姚安县综合文化站的公共服务进行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乡镇文化站对开展文化活动重视不够,使得文化活动次数参差不齐,群众多样化的基本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少数文化站对群众的文化辅导和培训重视不足,各地举办辅导和培训班差异较大,比较重视的与不重视之间存在10倍以上的差距;三是大多数的基层文化站对老百姓读书看报的基本需求重视严重不足;四是由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大部分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视不够,也没有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足够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五是相关管理人员对文化资料的保管和存贮重视不够,也没有及时配备相应的档案室和数字化存贮设备,这将很难适应文化产品保护、保管和数字化开发的需要[2]。

表4 2017年楚雄州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公共服务基本情况

(七)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创建示范区现状分析

从表5可知,姚安县9个乡镇文化站在藏书量、投入经费、达标站建成数和专兼职人员年参加培训时间上都已达标,基本上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乡镇综合文化站馆舍建筑上,有两个站的面积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300 m2的业务用房;二是在人员编制和配备方面,近半数的文化站不达标,有的只有2名工作人员,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不少于3名人员编制的标准要求,这将严重影响服务水平和质量;三是在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方面只有一个文化站达标,有大约89%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低于每年不少于50学时的标准,有33.3%的文化站根本没有远程网络培训课时;四是在电脑设备配备方面,有两个文化站没有达标,分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适中乡和经济较为发达的栋川镇。

通过对姚安县9个乡镇的综合文化站示范区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馆舍建筑面积建设上,经济较为落后的适中乡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投入,经济较为发达的栋川镇主要是因为该镇位于主城区,土地资源较为紧张,无法对馆舍面积进行扩充;二是在人员编制和配备方面,基层政府重视不够,认为文化工作是虚的,可有可无,文化管理人员“专职不专干”,经常被借调或挪用,人员编制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在参加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网络培训方面,基层对网络培训重视不够,或者不能适应网络学习的需要;四是部分乡镇在对文化站的整体建设和投入上有些偏废,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3]。

表5 2017年楚雄州姚安县综合文化站创建示范区基本情况统计表

三、提升姚安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姚安县文化馆的办馆条件

针对姚安县文化官办馆条件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完善:一是在国家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大背景下,尽可能响应国家关于文化馆的建设要求,重新规划和选址,将新馆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协调国土、财政等各部门,尽快建设一个满足国家规范和要求的新文化馆;二是加大财政对基层文化馆的基本支出的投入,也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地方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捐资捐物,为地方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基础保障[4]。

(二)加强姚安县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文化服务和管理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二是在人员编制上要有保证,确保专职专干,不能随意借调和挪用文化管理人员;三是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竞争、评价机制,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办法,督促业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加大对基层骨干专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文化队伍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三)提升姚安县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一是牢固树立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理念,要尽快重视起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安排适当资金,及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二是投入必要的经费加强对数字化设备的建设,以适应文化产品保护、保管和数字化开发的需要,真正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提升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三是尽快建立起服务于文化馆发展的档案室,将文化馆历年服务基层群众的相关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归档,从中发现服务当中的不足,为文化馆进一步服务基层群众提供相关的依据[5]。

(四)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相关规章制度

一是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的前提下,深入实际,通过实地调研、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建立“自下而上”的群众意愿表达机制,群众需要什么就建设什么,真正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三是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队伍当中,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渠道,提升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6]。

(五)加强基层综合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县城所在地的栋川镇综合文化站不能适应高密度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新的选址,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建设;二是注重综合文化站的整体功能,要将室外的宣传橱窗和室内设备建设统一协调,力争做到每一项功能都不能缺失;三是加大力度,想方设法将村级综合文化室建立起来,可以在人员来往较多的村委会(居委会)设立,也可在商贸、集市等人员密集地建立。通过政府补助、企业赞助、个人捐款、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建立集红白理事会、农家书屋、党课宣讲、文艺演出、游艺娱乐、讲座会议、老年活动等多功能文化活动“综合体”,解决“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六)加强姚安县综合文化站的管理能力

一是加大举办文化活动力度,通过政府组织、协会组织、群众自发组织等多种方式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能够享受到文化精品和饕餮盛宴。二是加大群众的培训和辅导力度。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在留守的老年人群中,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需要通过培训和辅导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培养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三是加大纸质书刊和报纸的配备力度,因为受文化知识的制约,绝大多数老年群众还是以传统的书报阅读为主。四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五是加大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这是民族地区不可多得的文化血脉,要想方设法,通过财政专项、民间救助、百姓自发等方式,尽最大可能保护好少数民族的“根”与“魂”。六是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尽力建设保管和存储设备,有利于文化资料的长存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7]。

(七)提升姚安县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馆舍建设力度,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馆舍应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重新选址和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舒适的文化学习环境。二是严格按照人员编制的要求加强对基层文化专干的配备和管理,不得随意借用或挪用,确实做到专职专干。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网络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做到常学常新,及时更新自己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当好学习文化的领路人,不断提高文化育人的功效。四是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辐射作用,推进乡镇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从而发挥综合文化站“文化富民、文化育民、文化乐民”的整体功能。五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力度。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要不断向乡村倾斜,为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委会(社区)、自然村、小组和农户家中,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实现文化服务 “零距离”[8]。

四、结束语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要按照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积极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地方政府要大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与发达地区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在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防止“黄赌毒”等低俗文化和图谋不轨的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只有不断加强长期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并以当地的基层群众为主体,才能逐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才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党中央乡村文化振兴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站文化馆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基层在线
大爱有光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欠发达地区乡镇(街)文化站现状与亟待解决问题
唱响“工人先锋号”米市文化站获殊荣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乡镇文化站现状及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