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泽琴 图+王斌
如果没有勃兰登堡门,人们无法想象柏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这座著名的城市地标,一直默默地矗立在德国柏林市中心,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心酸与成长。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著名的地标性建筑,每一个到柏林旅游观光的游客,都必然会到这里打卡。这座历经岁月风霜的城门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东侧是巴黎广场和菩提树下大街的尽头,西侧是三月十八日广场和六月十七日大街的起点。
最初建成时,勃兰登堡门东侧是柏林老城,西侧则通往城外。二战结束后,由于德国分裂,勃兰登堡门以西人烟罕至,周边一片荒凉。如今,随着德国统一,柏林城市面积扩大,这里已经变成了繁华的市中心。
勃兰登堡门是柏林城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在建成以来的两百多年里,这座古老肃穆的城门,一直默默矗立在柏林城中,见证着这座城市的荣耀与屈辱,与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变幻。
左右页图: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柏林市中心,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巨大的砂岩条石将大门分为5条通道,正中间略宽,为王室成员通行。华灯初上,勃兰登堡门沐浴在厚重的夜色里,街道静悄悄的,城门平顶正中央的胜利女神驾驶着驷马战车,默默守护着沉睡的柏林城。
18世纪中叶,腓特烈一世统一了勃兰登堡选侯国与普鲁士公国,成为普鲁士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并将王国都城定在柏林。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了增强普鲁士王国的防御力量,下令修筑柏林城墙,而勃兰登堡门就是随之一起建造的14座城门之一。从这座城门往西走,是普鲁士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堡,故而以“勃兰登堡门”为名。最初建成时,勃兰登堡门仅为一座用两根巨大石柱支撑起的简陋石门。1756年至1763年,腓特烈二世在七年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统一了德意志帝国。1786年,其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继位。1788年,为了庆祝七年战争胜利和纪念德意志帝国统一,他下令重建勃兰登堡门,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卡尔·歌德哈尔·朗汉斯接受了国王的委托,承担新城门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朗汉斯设计的勃兰登堡门,以雅典卫城的古希腊柱廊式城门为蓝本,并结合了当时欧洲盛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1791年,新城门竣工。重建后的勃兰登堡门一改旧城门的简陋面貌,显得宏伟壮丽:高20米,进深11米,宽65.6米。12根高15米、底部直径1.75米的立柱支撑着城门的平顶,立柱为多立克柱式风格,简洁大气。城门东西两侧各有6根立柱,依照爱奥尼柱式风格进行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巨大的砂岩条石将门楼分隔成5条通道,与中国宫廷建筑的大门类似,中间那条通道最宽,毫无疑问,这条最宽的通道是身份的象征,在德意志末代皇帝退位之前,这条通道都只允许王室成员和受国王邀请的贵宾进出。
用来分隔城门的巨大砂岩条石也不普通:通道内侧的石壁上,镶嵌着20幅大理石浮雕画,由德国著名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创作,上面描绘着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士、战神马尔斯等人物的英雄事迹;城门正面的石门楣上,装饰有30幅大理石浮雕,描述的是古希腊神话“和平征战”的故事。因此,勃兰登堡门重建之后,曾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
新城门展现出的辉煌壮丽,也与设计师赋予它的复杂装饰分不开。1793年,沙多为勃兰登堡门设计了一套青铜塑像,安放在城门平顶正中央:4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车上的女神头戴桂冠,微微张开双翅。她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持着带有月桂树花环的权杖,花环上站着一只头戴普鲁士王冠的鹰鹫,睥睨傲视,展翅欲飞,象征得胜归来。勃兰登堡门的庄严肃穆、巍峨壮丽,充分显示了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
重建后的勃兰登堡门,成为了柏林乃至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象征。在此后的两百多年里,这座城门的命运与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左右页图:用来分隔城门的砂岩条石上镶嵌着大理石浮雕画,城门正面的石门楣上也装饰有大理石浮雕,描述的均为古希腊神话故事。城门顶上的胜利女神张开翅膀,驾驶驷马战车面向柏林城内,象征着得胜归来。
1793年,青铜塑像刚安放在勃兰登堡门顶上,普鲁士便加入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对抗法国的入侵。1797年,联军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打败。同年,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去世,留下一支老化的军队和一个近乎破产的国家。 1805年,奥斯特里茨一战,拿破仑大败俄奥联军,并迫使普鲁士屈服。为了巩固对德意志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的统治,拿破仑决定成立莱茵同盟,此举使普鲁士陷入不安中。1806年,腓特烈·威廉三世加入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对法国宣战,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两场战役中,普军几乎全军覆没。当时,拿破仑刚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不久,风头正盛,他率领着强大的法国军队,如飓风般地席卷了欧洲中部。
1806年10月,拿破仑率领法军攻陷了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他们以征服者的姿态从勃兰登堡门进入柏林,不可一世,耀武扬威。沉默的勃兰登堡门、高高耸立的女神像与普鲁士王国一起,充满了被征服的屈辱。拿破仑甚至下令拆卸掉城门顶上的女神像与驷马战车,将它们作为战利品运回巴黎,永久地存放在卢浮宫,成为见证法兰西帝国荣耀的一部分。拿破仑知道,勃兰登堡门上的女神像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象征,将其作为战利品带走,对普鲁士王国来说,不仅是精神上的羞辱,更是意志上的摧残。
女神像与驷马战车,被法国士兵粗暴地拆卸下来,装进箱子运回了法国。但普鲁士人民没有忘记法国带来的屈辱,他们知道唯有战胜的荣耀,才能洗雪战败的耻辱。1814年,普鲁士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占领了巴黎。欧洲同盟军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后,普鲁士作为战胜国,向法国索回了女神像与驷马战车,并重新将它们安放在城门顶上。普鲁士人将这座失而复得的塑像称为“归来的马车”,德国著名雕刻家申克尔还为此雕刻了一枚铁十字架,镶嵌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此,普鲁士铁十字架勋章便成了荣誉的象征,被用来表彰在战场上表现英勇的战士,或是为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等。
此后,“和平女神”被普鲁士人称为“胜利女神”,成为德意志民族的象征。胜利女神塑像的失而复得,也给普鲁士王国的崛起带来了好运。1870年,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军队打败了拿破仑三世带领的法国军队,取得了普法战争的最终胜利,一统德意志。
胜利女神回归后,勃兰登堡门度过了一段和平、宁静的时光。但在二战末期,勃兰登堡门及周边的建筑均遭到战火的摧残,青铜塑像被毁得面目全非。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纳粹冲锋队安排了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趾高气扬地从勃兰登堡门通过,庆祝希特勒上台掌权。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占领了国会大厦。当时,苏联士兵还在胜利女神像上撑起了红色旗帜,德国士兵便用大炮轰击,致使胜利女神像和驷马战车被炸毁,只剩下一颗残损的马头,现保存在柏林博物馆里。
德国战败后,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由各支盟军进行管理。勃兰登堡门虽划属东柏林管辖,却地处东、西柏林的交界处,位置极其特殊。战后,因东、西方不同的城市建设规划,其两侧重建的建筑风格迥异。
1956年,东柏林决定修复勃兰登堡门。当时,虽然东、西柏林还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中,但在修复“德意志的精神象征”这件事上,文物修复专家摒弃成见、携手合作。根据从二战中抢拓下来的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他们重新铸造了一套驷马战车和胜利女神像,将其稳稳地安置在勃兰登堡门顶上,并且撤掉了代表普鲁士军国主义的铁十字架勋章和鹰鹫。
左右页图:冷战时期,位于东、西柏林交界处的勃兰登堡门,成为了军事禁区,两侧广场变为荒地。与其门楼相连的南北两边的翼房曾作为守卫和关卡,两德统一后,柏林墙被拆毁,便改建为敞开的立柱大厅,与勃兰登堡门的风格实现了统一。
然而,兄弟同心的好景不长。1961年,东、西方陷入冷战。为了防止东德民众逃往西德,东德政府筑起了著名的“柏林墙”,东、西柏林的市民都不准自由穿越边界。勃兰登堡门及西侧广场被柏林墙牢牢围住,因其正好处于隔离区中央,东德政府派有士兵把守,普通民众无法靠近,两侧的广场便沦为一片荒地。作为德意志统一象征的勃兰登堡门与柏林墙一起,分隔了东、西柏林人民近半个世纪,成为了军事禁区,也成为了德国分裂的标志。1989年,原东德发生和平演变,12月22日,西德总理赫尔穆特·科尔由西往东走过勃兰登堡门,走向了在门另一侧迎接他的东德总理汉斯·莫德罗。就这样,勃兰登堡门见证了柏林墙的建成和倒塌,也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分裂后的重新统一。
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再次对勃兰登堡门进行了修复。1991年,修复工作完成,铁十字架勋章和鹰鹫也回到了胜利女神雕像上。同时,广场周围的建筑也进行了重建,新建筑的形状、风格都与勃兰登堡门的风格统一,用以烘托勃兰登堡门。
如今的勃兰登堡门,终于告别了历史的喧嚣,告别了战争的伤痛,找回了和平年代的安静肃穆。在德国每一个重大的日子里,它都像一个威严而温和的守护者,默默注视着它的人民,与他们一起,记录每一个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