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
【摘 要】抗战剧作为网络时代传播红色经典的一大渠道,近年来却加入其它流行元素,并在极端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下逐渐异质化,具体表现为近几年兴起的“抗战神剧热”。抗战神剧一方面弘扬了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消费历史,消解民族情感,影响红色经典传播。由此,本文从抗战神剧的兴起原因及其本身的特点出发,分析其现存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抗战剧创作理应遵守的原则,并提出网络时代传播红色经典的新方法。
【关键词】抗战神剧;红色经典;传播
《人民日报》指出如今的抗战剧中“‘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如今的抗战神剧则是打着抗战剧旗号实则将与抗战无关的、时代流行的元素相互融合,迎合受众群体的口味却没有带领大众进行相应的历史文化思考。为何抗战神剧层出不穷并且愈演愈烈?
一、抗战神剧兴起背景及其表征
抗战剧与红色经典密切相关,重现革命历史,发扬民族精神,是红色资源大众化、娱乐化、消费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市场与国家双重作用下的产物。红色经典影响下大众形成的关于抗战时代的态度看法有利于增强大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对中老年人来说,他们能从红色经典中回想过去,从而引发怀旧情感并从中寻求情感认同。对青少年人而言,这更是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手段。時下,抗战神剧对于人们来讲,更像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是生活中娱乐消遣的工具。编剧倾向于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根据大众的喜恶和文艺传统创作文艺作品。如今的影视剧则更加突出其娱乐功能和消费功能。
每当建国、建党的纪念日,抗战剧便更为频繁地出现,这取决于抗战题材电视剧本身的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激发大众的爱国热情,引起对抗战历史的深刻缅怀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增强民族凝聚力,由此鼓励大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在这其中,某些过度娱乐化、荒诞化、带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抗战剧混杂在制作优良的抗战剧中逐步出现并占据了影视剧市场,以先代优秀抗战剧为基础,继承并采用当代先进的表现手法,融入时下流行的元素,诞生了各种各样的抗战神剧。
抗战神剧区别于抗战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抗战神剧的剧情设置偏离了真实的历史,某些剧情并未进行史料考证,更有甚者违背抗战时期的历史常识,除此之外,抗战神剧缺乏相应的历史反思,而是以戏谑、幽默的手法消解战争的残酷惨烈。诸如战争双方战斗力悬殊,战场上出现一边倒局面;同时编剧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剧中的战略战术制定没有相应的军事理论知识的支撑故而略显荒唐。其次,抗战神剧的人物设定表现出脸谱化的倾向,多以人生导师类型的革命前辈、桀骜不驯最终成长为优秀战士的草莽英雄或是高级军官、美艳又有革命觉悟的女战士女间谍、猥琐狡猾的反面人物为主进行艺术塑造;以一己之力挽救颓势左右战局的这种人物设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作者的英雄主义倾向。再次,其表现手法较为夸张,主要表现在中日双方对战中故意弱化日军的军事素质突出我军的战略水平、装备服装台词等同时代不符、战斗过程不符合逻辑等方面。最后,某些抗战神剧融合并突出了武侠、爱情、偶像等各种元素,本身的历史、军事元素却有所弱化,抗战题材沦为背景。
二、抗战神剧反映的问题及其影响
问题成因主要表现在创作者的历史观有失偏颇。将残酷的战争、沉重的抗战历史消解为充满喜感的闹剧,当抗战神剧展现出的这种抗战胜利是如此容易就能获得的,后人还怎么对革命先烈怀有尊敬之心,对国家怀有敬畏之心呢?创作者对历史的戏说以及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容易混淆大众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扭曲人民的价值观、历史观,更不必说抗战神剧中一些低俗、暴力的场面和剧情了,无论是为了迎合部分大众的兴趣还是宣泄民族极端情绪,这都体现他们对那段历史没有正确认识,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对大众建构自身对抗战历史的理解十分不利,甚至助长民族自大心理。
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社会效益。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属于主旋律范畴,易于过审,收视率较高,近年来市场需求较大。部分编剧、出品方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罔顾历史真实和文艺工作者的道德,不断迎合大众兴趣,降低作品本身的审美高度,抛弃应有的民族情感。当制片方试图将重点放在电视剧过审而不是专注于其精神内涵以及能否引起社会反思方面,这样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一种哗众取宠、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这样一来,何谈社会效益,何谈红色精神传播?抗战历史成为娱乐消费的工具,社会效益为经济利益让步,这样的作品既没有体现历史真实,也没有表达对和平与战争以及人性的思考,缺少应有的内涵和价值,仅仅作为一种消费品供大众娱乐消遣。
电视剧不仅是一种文化产业,还是一种艺术事业,文艺工作者们有自己坚持的文艺道德与文艺精神,如何将历史进行再创造使其既符合史实又能体现时代潮流十分困难,诸如改编形式较为模式化、内容较为空洞、传播渠道和方法单一无法提高吸引力等。抗战神剧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丧失了艺术的独创性,将各种利润最大化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创作的作品不免流于同质化,通过各种手段和噱头吸引受众群体导致其传播的民族情感有所削弱。许多文艺工作者缺乏必备的文化素养和文艺道德,未能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追逐市场和经济利益,满足大众的口味和取向,一定程度上作品的艺术观赏性和思辨性是有所减弱的,优秀的作品能够引发大众的共同记忆,涤荡大众的心灵,获得大众的价值认同。
大众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缺乏。抗战神剧塑造的英雄人物以及其中暴力、低俗的情节对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有所影响。甚至于抗战神剧本身满足大众欣赏闹剧的娱乐心态和暴力低俗情节的官能刺激。此外,电视剧市场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准入门槛较低,题材符合主旋律,有收视率就能上映。监管方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各大网络平台不能及时管控和掌握舆论导向同样影响电视剧市场规范发展。
抗战神剧的出现并流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受众群体方面,大众的历史观和战争观受到影响,未能客观真实地了解那段历史,并且容易对各国的综合国力有所误解,除此之外还会消解大众的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在思想领域方面,它推动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的进一步渗透。然而抗战神剧作为抗战剧的一种类型,存在诸多问题的同时其本身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可磨灭。其本身再现了抗战历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国家力量。除此之外,它暴露当今抗战剧的缺点,促使多方反思问题进而改善,最终完善创新红色经典的改编方法和传播方式、规范电视剧市场准入原则,提高大众审美水平,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对受众群体而言,它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发大众了解抗战历史、红色经典的兴趣,某种程度上传播了红色经典。
三、抗战神剧的应对措施及红色经典的传播途径
过度娱乐化抗战剧的出现主要会对学历较低的中老年受众以及三观尚未形成的学生形成不良影响。中老年大众沉浸于过去主旋律和红色经典的意识形态中,三观尚未形成的学生易被社会中的另类消费心理和作品价值观所影响。这就要求国家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严格控制抗战剧的准入门槛;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由此来引领大众的审美取向,最终大众能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自觉抵制抗战神剧。思想上的教育,现实中的引导,各方力量结合起来才能规范抗战神剧的出现,由此大众才能有选择的接受影视剧的价值观,才有可能在今天将红色文化正确地传承给后代。抗战剧必须有其历史依据,进入大众视野则必须得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阐发红色精神及红色文化。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波澜壮阔的近代史和现今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抗战剧的创作提供大量创作来源。抗战剧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史实为根据,对抗战历史以及两国关系和国力有清晰的认识并有所反思;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以严谨的创作态度进行艺术创造。
如今傳播红色经典主要以影视和网络为手段,其传播的效果明显优于过去利用红色经典书籍报刊的方法。这样的社会背景决定我们应该依靠现代科技手段,以现代的观念来改编红色经典,更好地弘扬红色精神,阐明红色文化的内核。针对大众不同需求,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由此使大众通过亲身感知,进一步增强人文素养和民族自豪感。艺术作品如何做到艺术性和历史真实并存,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文艺作品如何做到人文精神和流行元素结合,文艺工作者如何才能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精神、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又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仍是一大问题。在消费型社会,文艺作品不能被市场所导向所吞没,红色经典改编仍需慎之又慎。步入网络时代,搭建红色文化的虚拟平台,利用各种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来传播并及时接受受众群体的反馈,并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督管制,引导网络平台上的舆论导向,规范网络平台的红色文化传播力度和方式。
四、结语
抗战神剧作为抗战剧的一种类型,暴露创作者价值观有失偏颇、过分注重经济利益、大众文化素养缺乏以及电视剧市场管控不良等问题的同时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其受众群体较广,对传播红色经典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联合多方力量,创造优秀抗战剧并使之成为传播红色经典的有力手段。如今通过红色文化教育、红色经典改编、搭建网络红色文化平台等途径传播红色经典正是为了实现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洁琼. 消费文化视阈中的“抗日神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陈国恩.抗日神剧传播的错误价值观[J].文学教育(上),2013(10):136-137.
[3]李睿. 国产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过度娱乐化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张倩.“抗日神剧”的传播伦理研究[J].今传媒,2015,23(06):22-24.
[5]杨洪涛.抗战“神剧”的文化悖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2):93-95.
[6]杜彩.电视可以娱乐,历史不容调侃——再论“抗日神剧”的是是非非[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02):112-115
[7]陈旭光.“红色资源”与“抗战神剧”的娱乐化限度[J].中国电视,2015(08):21-25.
[8]侯亦菲. 消费文化环境中抗日题材电视剧研究[D].新疆大学,2015.
[9]贺纪乐.“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J].传播与版权,2015(09):90-91+94.
[10]文丽敏.“抗日神剧”泛滥原因探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