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贸易壁垒研究

2019-04-18 07:44范蕊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

范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外贸竞争压力空前增大,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根据现有关于中国纺织业贸易壁垒的文献为参考,分析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研究当前中国纺织业面临的贸易壁垒,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作为我国制定应对当前其他国家对我国纺织业设置贸易壁垒策略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纺织服装业;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全球产业要素面临新格局调整,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正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发达国家实行“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其在价值链高端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以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纺织业传统成本优势的有力竞争者。

一、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

在过去一年里,纺织服装产业处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减速调整、出口需求持续低迷、国内消费升级变革、要素成本持续攀升等负责发展环境,全行业总体发展基本良性,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内销总量继续扩大;出口虽有所下降,整体较疲弱,但受“一带一路”战略等影响,我国新的出口市场正在开拓和培育;行业效益规模继续扩大,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和制造业;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基本稳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均有增强。行业经济运行的平稳、良性带动投资信心增加,投资总体处于高位,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制造业、消费制造业和纺织行业。[1]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每年增加150万新生儿。“4+2+1”或“4+2+2”的家庭结构和品牌意识增强的消费观,将催生出一种孩子主导的新型文化。同时,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童装购买价格也在逐年提高。据数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5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童装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平均在15%以上,从2014年后增速大幅下降,但仍处于增长中。同时,自2009年起,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童装销售单价增速一直保持在3%以上,2011-2013年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销售单价仍在增长。

同时,随着近年来以“微信晒步”为代表的各种运动软件促生了“圈层化”的生活特征,运动健身成为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消费群体的生活时尚,消费者通过物联网将运动数据在社交平台分享,获得朋友的点赞和自我满足。而伴随着“跑步经济”的兴起,户外运动休闲服装的销售量也在近年来快速增长。[2] 据数据统计,2010-2015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运动服零售量增速均在4.5%以上,其中2011年更是达到了13.8%的增速,2014年增速有所上升,达到了8.3%,2015年增速虽有所下降,仍然达到了6%,说明我国运动服销售发展前景较好,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增速与全国、工业、制造业相比,增长速度快,其中服装业甚至达到了22.25%。从这一数据中我们我们可以看到纺织服装业的巨大发展潜力。[3]

(二)中国纺织服装业存在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成本费用21444.76亿元,同比增长5.87%,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高0.2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5.86%,营业费用同比增加7.14%;2016年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低于上年同期增速1.4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73,302.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838.7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7.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09%,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23、1.51和1.4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的持续上升,进一步挤压服装行业的利润空间。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对服装企业运营成本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服装企业运营成本逐步上升,其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最快,尤其是缝纫工用工成本近十年来持续提高,社保金额增长较快。因成本上升挤压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空间,而国内企业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不得不降低服装价格以获得生存空间。同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科技含量低,很难适应全球化的竞争环境。这主要体现在:缺乏研发能力和研发资金,数据显示,中国的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高端装备60%以上需要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其次,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小。

在我国加入WTO后,歧视性的配额体制将依据相关协议逐渐瓦解,但由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增速快,占国际市场份额大,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领域表现为:利用中国入世时签订的相关承诺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加以限制;颁布相关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纺织品出口;加强区域贸易集团的合作和建立双边自由贸易体制,排斥我国纺织品出口。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品额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是欧盟、美国、日本和香港,对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为1009.9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纺织服装品全部出口額的58.9%。近几年,虽然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寻求到了一些新的贸易伙伴,也增加了对其他地区的出口量,但仍有极大部分出口额集中在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其他很多市场仍未得到应有关注。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出口结构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成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一大阻碍。

二、中国纺织业面临的贸易壁垒

(一)技术性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方采取的限制或者禁止进口的各种技术性措施,它是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具体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由于各国或地区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的制定或实施不当而可能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到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等方面,内容比较复杂,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通常是发展中国家,作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出口国家,无法完整准确及时地掌握由发达国家制定的相关产品标准。[4]

而在纺织服装领域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在纺织品生产、加工、市场准入、消费使用及后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包括纺织品贸易中的环境政策、技术性法规及标准、标志标识要求和合格评定程序。当这些技术性贸易措施对纺织品出口造成限制和影响时,就对出口方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极具广泛性,涵盖了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以及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有四种: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认证制度、产品检验制度。

(二)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简称 GBs),也称为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s,簡称 ETBs)是指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环境标准越来越多地利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出口国的产品出口以此保护本国相关产业。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出台了许多针对纺织及服装产品的环境标准和要求,对纺织及服装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和限量做出了具体规定。在欧盟出台的各项纺织品环境标准和要求中,有一些国家颁布了强制性法令法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德国1994年颁布的针对偶氮染料的禁令——《德国消费品法令第二修正案》;另外一些是生态标志标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荷兰的Milieukeur、Eko,德国的Oeko-Tex Standard 100、Toxproof等。[5]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绿色壁垒悄然高筑。欧盟出台了环境足迹产品指导目录(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即PEF)。PEF在评估方法和标识认证上全面统一欧盟现有的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只有评价结果达到要求的产品才有资格进入欧盟市场。随着发达国家对环境和安全的日益重视,绿色贸易壁垒体系越来越健全,标准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国纺织服装产业制定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这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出口将更难。而且美国、欧盟等国家均为世贸组织中“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他们的行动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效仿,从而使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6] 据数据统计,每年中国有将近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贸易壁垒而受阻,其中纺织服装行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优势,以他们国内的技术、环保水平为标准,通过立法或其他非强制性手段制定了许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限制别国产品进入本国。但是这也迫使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逐步从依靠低价竞争为主向依靠质量(特别是绿色质量)竞争为主、由资源消耗为主逐步转向以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主。

三、对策建议

(一)加速“互联网+服装制造”实践,推进制造服务化和智能化转型

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以消费者为中心,加快推进B2B,B2C,C2C,O2O等电子商务的创新与应用;鼓励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批量定制,促进由基于产品的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加强服装设计与工程知识库、服装用人体数据库等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技术标准、工程服务、数据管理等云应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建立有效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它通过物联网、服务网将企业设施、设备、组织、人互通互联,集计算机、通讯系统、感知系统为一体,实现对企业物理世界安全、可靠、实时、协调感知和控制。创建智能设计系统,构建完善的智能生产系统。

(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由于中国纺织服装品出口集中地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地重合,导致一旦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纺织服装品采取贸易壁垒的措施,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出口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目前日本、美国、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纺织品服装出口目标国,而这三个经济实体又恰恰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水平最高、技术标准最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严格且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挤压之下,以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难免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针对这一问题,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寻找不同的市场空间,把握好一带一路带来的新的市场和贸易伙伴,明确政策导向,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从而有效规避欧盟、美国等主要出口国实施的相关贸易壁垒措施而给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带来的损失。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纺织品产业出口达到扩张出口区域的目的,还可以分散出口纺织品国家的不确定风险,提高应对突发贸易状况的水平,尽量免受贸易环境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产业链

为了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措施,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需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产业链,从原料的使用生产到产品的最终销售都需要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推行环保生产、环保治理的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纺织业,带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向着自动化、环保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
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分析
出口企业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绿色包装提高产品竞争力
TBT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有关建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