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丽
(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症,是由于肩关节及其周边韧带、肌腱等发生无菌慢性炎症或退行性病变所致的软组织广泛黏连,引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临床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为5%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虽然其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西医及中医等多种疗法,但疗效差异大,且西医治标不治本,易引起复发。我院通过临床应用肩痛宁搽剂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包括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42~62岁,平均年龄(57.44±10.36)岁,平均病程(2.41±0.57)个月。观察组包括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6.78±11.12)岁,平均病程(2.63±0.6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肩周炎的诊断标准[3],并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①不接受针灸治疗或对肩痛宁药物过敏者;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及精神障碍者;③由劲椎病等其他疾病导致的肩部牵扯疼痛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4.1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单纯针灸治疗[4],取穴:阿是、肩贞、肩前、肩髃及肩髎穴,根据患者临床病证进行穴位加减。对气血虚弱患者加气海及足三里,血瘀气滞患者加膈腧及内关穴,寒湿凝滞患者加风池及合谷穴。患者取坐位或者侧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处理,毫针型号:0.25 mm×45 mm,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另取1.5 cm艾条置于针柄,点燃艾条对患者各穴位施予温针灸,待艾条燃尽、针柄冷却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留针20~30 min后出针。施温针灸期间注意高温过热情况,预防患者烫伤。1次/d,连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间隔1天后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情况。
1.4.2 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肩痛宁擦剂(湖南邵阳华仁堂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国药准字:B20050012,规格50 m L/瓶)进行治疗,外用,涂搽患处,按摩5~10 min,使患处发热,2~3次/d,1周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疗效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5天、7天、14天时疼痛情况及临床疗效。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5],分值范围为0~10分,0~3分为无痛或者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但能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情况有所改善;无效:疼痛等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5天、7天、14天时疼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5天、7天、14天时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比较(±s,分)
注: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后5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对照组 33 7.11±2.72 5.44±1.27*4.32±1.18*2.58±1.09*观察组 33 7.09±2.58 3.15±1.13*®2.12±1.02*®1.13±0.75*®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25例(75.76%)、有效6例(18.18%)、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18例(54.55%)、有效8例(24.24%)、总有效率为78.79%。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肩周炎在祖国医学中又称为漏风肩、五十肩等,属中医“痹证”范畴,临床发病常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群,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且以体力劳动患者居多。患者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与压痛、关节活动受限、肌肉怕冷及痉挛与萎缩等。肩周炎的发病原因较多,包括长期慢性致伤力、软组织发生退行病变、肩固定过久及肩伤治疗不当等原因。中医认为,肩周炎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外伤劳损所致气血不足、经络不通、肝肾亏损、筋失荣养等,最终引发肩周炎[6]。因此,中医治疗肩周炎以活血行气、经络疏通、祛风寒及补肝肾为主要治则。
本研究以肩痛宁擦剂联合针灸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肩痛宁擦剂主要药物构成中的威灵仙、制草乌、莪术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和镇痛的作用;姜黄、三棱、红花、制马钱子具有活血、行气、通经、祛瘀、生肌及止痛的作用;此外冰片具有祛湿邪、散郁火的作用。因此,肩痛宁擦剂具有祛湿邪、通经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功效。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其主要原理是运用针刺手法对患者经络、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用于其他一些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7,8]。根据《针灸甲乙经》的记载,针刺阿是穴具有通经气、祛湿邪的作用;针刺肩贞、肩髃及肩髎可通经活络、散风祛湿、疏筋利节;临床报道也显示,肩贞、肩髃、肩髎及阿是穴等是临床经典穴位,对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9]。因此,本研究采用针灸结合肩痛宁擦剂对肩周炎进行内外联合治疗,针刺穴位及外用药合用可发挥疏通经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双重功效。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临床疼痛及肩关节功能均有较大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针灸联合肩痛宁擦剂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综上所述,针灸是临床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手段,针灸联合肩痛宁擦剂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疗效更佳,且更为简便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