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银笙
年少时,在一篇课文中读过毛主席给凯丰的一封信,老师说凯丰是中宣部长,只是建国初就病逝了。年轻人没能力追根究底,也就当作了耳旁风。后来研究党史中,才知道凯丰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他原名何克全,1906年2月生于江西萍乡市老关乡。遵义会议上,他错误地与博古等人一道攻击毛泽东,但在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性之后,一直坚定地拥护毛泽东的领导。他曾担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代部长等职务。
大革命失败后,凯丰根据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于1927年底赴莫斯科,到中山大学和少共国际团校学习。1930年秋奉派回国,同年12月由秦邦宪介绍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初,他作为团中央巡视员,往香港巡视两广团的工作。3月,回上海参加共青团五届四中全会,被增补为团中央委员。会后赴香港任两广团省委书记,化名“开封”,后取谐音“凯丰”。同年8月底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和《东方青年》主编。
“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红旗周报》《东方青年》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反对日本的武装侵略,肯定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并指出学生的抗日爱国斗争应与工农斗争密切结合。1933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安排,凯丰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任团中央书记。1934年1月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后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仍主要从事共青团工作。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前夕,曾任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负责人、少数民族委员会主任,1937年2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团成员。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看到凯丰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非常高兴。战友们称他为“长征路上的笔杆子”。1935年5月,红军进入彝族地区,发生了带有传奇色彩的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为盟的故事。随后,凯丰代表中央撰写了长文《番民工作的几个问题》,刊登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前进》上,此文代表了中央的民族政策,成为我党民族政策的经典文献。在沙窝会议上政治局委员分工时,凯丰负责长征路上的少数民族委员会工作。不久后的班佑会议上,又受命组织中央宣传委员会,担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干部必读》编委。他的理论水平比较高,担任这些工作显示了中央对他理论和宣传才干的肯定。特别是在长征途中坚决与张国焘斗争,写出了长文《列宁论联邦》。那是在懋功,正是寒风凛冽的日子,凯丰席地而坐,伏在弹药箱上奋笔疾书。这一情景被踏着夜色的毛泽东看见,多次夸奖凯丰是可造大才,可堪重用。
到延安后,凯丰担任中宣部长,毛主席常光顾他的小屋。这天,凯丰正吃午饭,主席突然来了,凯丰妻子廖似光赶快让座。可窑洞里只有两把凳子,主席说:“你把凳子让给我,你能站着吃饭啊?”似光笑着说:“你说过站着吃饭可多吃一些,我今天想试一试。”笑声中,毛主席让勤务员把饭菜热一热,说凯丰肠胃不好,应少吃冷东西。凯丰问主席是有任务?主席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看了你昨天发表在《解放周刊》上的大作,对西安事变后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这样的文章应多写。这篇文章是1937年5月1日发表的《我们所望于北方青年者》,对于激烈争论的“左”右两派的青年行为进行了入情入理的分析,要两派消除分歧,在团结救国的基础上统一行动。凯丰谦逊地说,我怕不能完全阐明中央意图。毛主席说:“你都说不清楚,延安还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你可是党内笔杆子,应当多写,还要动员其他同志一起写!”凯丰没有辜负主席厚望,接下来写了《寄语北方青年》发表在6月22日《解放周刊》上。
1937年2月27日,凯丰写了3万字的《党中央与国焘路线分歧在哪里》长文,列出13个问题,历数张国焘从进入鄂豫皖苏区到三军会合中分裂党、分裂红军的罪行,这是打向张国焘的十三发重磅炸弹,给张在党内的政治地位以致命一击,还参与起草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之决定》等文件。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凯丰出席洛川会议,参与讨论《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同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七大”准备委员会,凯丰为成员之一。1938年2月,党中央派凯丰到武汉工作,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宣传部部长、党报委员会委员、国际宣传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同年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翌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后,任南方局常委兼宣传部部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0年11月,凯丰被党中央调回延安。不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后又任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1941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任弼时、王稼祥、王明、张闻天、陈云、凯丰组成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毛主席与凯丰一道找文艺家谈话,又以两人名义印制请柬,凯丰主持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那篇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对解决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促进文艺工作者与人民大众结合起到重要作用,留下深远历史影响。会后,他积极组织文艺家到群众中去,研究党报的办报方针和翻译工作,和毛主席有多次书信来往。根据毛主席批示,撰写了《什么是列宁主义》《马克思与中国》等文章,编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程》等著作,满足全党学习马列主义的急需。同时为抗大写了校歌,由吕骥配曲,雄壮激昂的歌曲响彻延河两岸:“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毛主席给予高度评价,并把歌词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定为抗大作风。
延安整风中,凯丰积极参与对整风运动的领导。1942年2月8日,中央宣传部召集延安干部会议,凯丰主持,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题为《反对党八股》的著名报告。随后,凯丰提出中央宣传部目前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中心,这一建议得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此后,中央宣传部相继颁发一系列关于整风学习的文件。同年6月,中央成立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为主任,凯丰是委员之一,并担任宣传系统和延安各学校整风学习委员会的负责人,还被指定负总责组织陆定一、胡乔木等人解答各方面提出的问题。
前排左起: 项英 、凯丰(何克全) 、王明、陈云、刘少奇
1945年4月至6月,凯丰出席党的七大。会后担任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和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凯丰始终清正廉洁,保持人民公仆本色。1951年3月,凯丰得知二女儿成家并参加工作,写信勉励女儿、女婿:“在工作中仍应继续学习,提高政治文化。”告诫他们“应当时时注意廉洁奉公守法”,并在“廉洁奉公守法”几字下加着重号。后来,二女儿生了孩子,负担加重,给父亲写信,想调到父亲身边,以求得到照顾。凯丰虽然很关心疼爱女儿,但并没有答应她的要求,回信说:“还是靠你们自己去养活你们自己及你们的小孩。”1954年,女儿何淑英到北京中南海看望担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凯丰,他没什么礼物送给返家的女儿,把女儿带进卧室,打开那只唯一的白皮木箱,翻了半天,只翻出两件衣服,一件中山装,一件毛线衣,毛衣袖口和肘部都烂了,还打了补丁,他把衣服装进女儿行李包,愧疚地说:“爸爸没钱,只能把这好点的衣服送给你……”看到高级干部凯丰模范执行党的政策、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亲属子女的事例谁能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