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瑶瑶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江苏 徐州 221400)
胃脘痛以疼痛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主要包括胃炎和慢性胃炎两种[1]。该病病程长、迁延不愈,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就本次研究而言,在我院选取的32例胃脘痛患者采用加味肝胃百合汤进行治疗,旨在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3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6例)和研究组(n=16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50岁,平均(38.42±7.60)岁;男7例,女9例;研究组年龄27~52岁,平均(38.78±7.92)岁;男8例,女8例;经检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予以硫糖铝咀嚼片,使用剂量:2片/1次,4次/d。加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使用剂量:口服 1粒/1次,2 次/d;加上研究组给予加味肝胃百合汤,药剂为:蒲公英16 g、丹参15 g、乌药10 g、柴胡9 g、百合14 g、郁金10 g、川楝子9 g、黄芩10 g,混合以水煎方式进行熬制,服用剂量为:1 剂/d,早晚1 次。根据患者出现不同症状再依次加药方,若出现大便干结则加火麻仁9 g;出现显著疼痛感则加五灵脂10 g、九香虫9 g;
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 分数及总有效率,以上三项为观察指标,根据数据变化对比分析其疗效。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
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照组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是:8/16(50.00%)、6/16(37.50%)、2/16(12.50%);研究组为:9/16(56.25%)、6/16(37.50%)、1/1 6(6.2 5%);经过治疗,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VAS分数(±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VAS分数(±s)
组别 例数 时间段 VAS 生活质量对照组 n=16 治疗前 6.39±1.87 52.50±5.38治疗后 4.59±1.40 69.12±7.30研究组 n=16 治疗前 6.59±1.90 63.70±1.69治疗后 3.40±1.35 85.51±9.08
胃脘痛属于一种常见的病症,主要由脾胃失和、肝胆气上逆导致发病,属中医“脾胃系病症”范畴。该病主要表现为:大汗、恶心、面色苍白等,具有病程长、迁延不愈等特点,在我国胃脘痛检出率高达14%~37%,临床常以调节内分泌失衡、抑酸止痛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其花费较高,治疗效果欠佳。因此进行有效的降逆和胃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加味肝胃百合汤具有疏肝和胃、促进气血协调等特点,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药剂中,川楝子行气止痛;乌药行气宽胀,顺逆止痛;百合理脾健胃、宁心安神;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甘草补气益脾可用于调和诸药;蒲公英可用于清热解毒等。对症给予治疗药方,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加味肝胃百合汤。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以及VAS分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胃脘痛患者给予加味肝胃百合汤治疗疗效更佳,缓解疼痛感,改善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