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为
中国戏曲是载歌载舞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生旦净末丑”有各行当的程式,“唱念做打舞”也有严格的规范,而流派唱腔又有独特的工尺。穿衣戴帽、举手投足、引车卖浆、钹刀赶棒……从演唱到表演,舞台表现语言包罗万象:从服装到道具,繁复庞杂又有着深奥的讲究。因而,传统戏曲就有承担“导引”功能的综合者,但一般限为兼职,其中有班社的班主,有师门的师傅,也有后台的“坐钟”,相当于现在的舞台监督。映衬着戏曲导演体系逐渐形成的其走向现代的背景,一是其演出场所由茶楼戏台走进了现代剧场,二是受到泊来戏剧样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与现实生活关联密切的现代戏创作的需要。而其中,新中国后的戏改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它提出“改戏、改人、改制”,废除班主制、养女制和“经励科”,表演团体也逐步由私班变为国营,同时,包括导演的一系列新制度也开始建立起来。
沈阳戏曲导演的产生及体系的完善,也是伴随着中国戏曲的整体发展。1951年沈阳评剧院的前身东北戏曲研究院集体创作了评剧《小女婿》,曹克英不仅执笔改编文本,而且和黄晶联合执导该剧,成为沈阳戏曲发展史上导演的先驱。曹克英生于1920年,自幼学戏,专工小生,1948年沈阳解放就来到东北,曾任东北实验评剧团团长兼编剧,作为有组织能力的领导和整体把握情节要点的编剧,导演更像一个自然衍生而来的身份。王明楼与曹克英年龄相仿,其不仅能够胜任小生及各类角色,深谙戏曲程式表演并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还有着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娴熟的导演技巧。王明楼的主要艺术成就集中在导演领域,不仅有花派代表作《茶瓶计》等古装戏,现代戏《霓虹灯下的哨兵》也颇为成功。
1959年11月,辽宁评剧团、辽宁评剧二团、沈阳市评剧团合并成立了沈阳评剧院。建院伊始,沈阳评剧院就确立了导演制度,李芳(笔名:昉震)等为沈阳评剧的导演体系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其对于沈阳评剧导演艺术风格的确立也功不可没。李维鲁是沈阳至今仍然活跃在创作第一线的资深戏曲导演,曾先后五获中国评剧节导演奖,《魂断天波府》更是沈阳评剧新编历史剧的代表作品。李维鲁对沈阳评剧导演艺术的形成有很深的研究和体悟,而他对李芳导演更是推崇备至。他认为李芳的导演风格明快流畅,情节推进跌宕起伏,人物把握鲜明准确,灯光和布景都被赋予了独特的形式语言,使舞台充满动感和活力。其尤其善于把板腔体的梆子音乐戏剧化,使之成为戏剧有力的表现手段。李芳的导演风格形成于新中国初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地域性。他的创作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方法,接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导演理论,坚信生活是艺术的唯一的源泉,深入生活,学习生活。但与此同时,李芳注重吸收古今中外的创作经验,尤其重视传承戏曲的民族艺术精髓,在表现上尊崇中华美学精神和民族审美传统,追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李芳先后执导了《江姐》《洪湖赤卫队》《霓虹灯下的哨兵》《杜鹃山》《南海长城》《家》等近百部作品。1962年,他还曾主持对《小女婿》进行了再度修改和打磨。他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精神与历史文化精髓的辩证关系,昨天的现实就是今天的历史,而今天的现实又成为明天的历史,两者绝不能割裂,所以他主张传统戏应向现代戏学习,现代戏也应向传统戏学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辅相成,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共生,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高度统一等美学思想,是李芳留给沈阳评剧现代戏舞台的艺术财富。
新时期以来,一批与共和国同龄的艺术家走上了前台的前排,生于1948年的徐培成,生于1949年的黄伟英,生于1950年的杨晓彦,生于1954年的李维鲁。其中,杨晓彦也是一位颇具代表性的导演。一方面她作为演员成名早,进而作为导演成功早,近60年的表导演生涯几乎贯穿了沈阳评剧院的一甲子;另一方面她导演作品多、质量高,30多年的导演经历和近40部导演作品,几乎展示了沈阳评剧的全程。近年来,评剧《宝玉和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显声》和京剧《青天道》等,年近70的她仍然是沈阳戏曲最为活跃的导演之一。沈阳评剧院刚刚成立,为充实后备力量计划招收10名学员。10岁的杨晓燕本不够报考年龄,但她依仗出类拔萃的个人条件,最终从全市几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沈阳评剧院的一员。此后,在筱俊亭、郭少楼、虹丽霞等艺术名家的悉心栽培下茁壮成长。1964年,14岁的杨晓燕就以AB角制与韩少云共同演出评剧《江姐》,她有时演前半场,韩少云演下半场,有时她独立完成全剧演出。在沈阳评剧院,她塑造了江姐、林黛玉、江水英、杨香草、李铁梅、苏小妹等近40个性格各异的艺术形象,并多次与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同台演出,不仅深度体会了各个流派的艺术精髓,更为日后的导演转型积累了丰厚的底蕴。而其最终走上导演的道路,也与前辈的影响密不可分。“没我戏的时候我会自然地坐在导演旁边,当时是李芳老师,边听他导戏边自己琢磨,经常会是在心中按照自己的创意构想出另外的一台戏,渐渐地对导演这项专业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4年,杨晓彦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深造,并由此完成了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型。她认为:“当演员只是演一个,而导演要从不同的角度进入‘每一个,要走进剧中所有人物的命运中去……走进他们的世界,去体验他们不同的命运和人生。无论是喜是悲,无论是美是丑,无论愿不愿意,你的感情会被撞击,你的心灵会被震动,你的灵魂会被荡涤。这时你会感到艺术神圣的力量,它引领你进入一种被净化、被升华的境界,你的精神世界会体验到一种惬意、一种满足、一种被吸引的魅力。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导演这个职业,在这个纷乱浮躁的社会里,它带给我几分沉静和豁达、几分享受和沉淀,赋予我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導演艺术释放了我的情怀,陶冶了我的情操,成就了我的人生追求。”
杨晓燕曾为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石家庄评剧院、黑龙江省评剧院、云南滇剧院、大厂评剧团等全国众多院团执导剧目,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还是在沈阳评剧。既有《山里人家》《疙瘩屯》《秧歌情》表现东北农村生活的现代戏,又有《宝玉和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时尚靓丽有着都市化色彩的古装戏。1990年开始排演的《山里人家》是其成名作,该剧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深沉、委婉、动人,好似一曲山中农民生命的咏叹调。而《疙瘩屯》虽然表现的是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愚昧保守思想的冲突,但却是以轻喜剧的方式表现,充满了农村生活的情趣和质感。复排的《宝玉和黛玉》和新创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则弥漫着江南的轻灵和飘逸,努力探寻着当代城市观众和中华美学传统的契合点,也赋予了沈阳评剧清新的气息。丰富的表演基础和对流派艺术扎实的把控,使众多演员在他的作品中声名鹊起。徐培成正是以《秧歌情》获得“文华表演奖”,冯玉萍以《疙瘩屯》荣获“二度梅”,宋丽以《山里人家》等两获“文华表演奖”,此外田敬阳、周丹、吴丹阳等都在其导演的剧目中获得过国家级表演奖。如今,徐培成是蜚声华夏的表导演名家,冯玉萍以晋剧《孝庄长歌》为契机开始涉足导演艺术,而田敬阳已成为获得过“文华导演奖”的沈阳戏曲新一代导演中坚。
在沈阳评剧院整整一甲子的辉煌历程中,杨晓彦贯穿了59年。她不仅在舞台上留下了40多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更是在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呈现了多部代表性的作品。杨晓彦不仅是沈阳戏曲舞台承上启下的重要导演,也是沈阳评剧传承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她的艺术人生本身就辉映着沈阳评剧的发展历程。